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汽车人中国电动车出口欧洲,将遭遇什么风险?

  在政策明朗化之前,仍然只适合轻兵试探,不宜大举出击。否则,中欧光伏贸易战的故事,很可能重演。这是中国车企取得EV竞争优势之后,仍然要考虑的风险。
  作者丨齐策
  编辑丨田草
  出品丨汽车人传媒
  这几天,欧洲几个主要市场的汽车上牌数据已经出来,总体上处于负增长10%的状态,战争影响开始完整地呈现。
  燃油车负增长在情理之中,因为欧洲和全球其它地方一样,成品油价格飞涨;但是新能源的增长曲线也开始走平,不复去年高昂的态势。
  这可能源于CPI接近两位数,大幅削弱了消费者信心。生活基本开支扩张,让汽车消费不可避免地受到抑制。
  欧洲市场受伤,无损中企出口
  具体来看,PHEV受伤远比EV更厉害。
  瑞典(10.6%)、西班牙(7.8%)、荷兰(8.3%)小涨,但它们基数太低。瑞典是其中"市场最大"的,PHEV月销量不过6136辆,还赶不上中国一个二线城市。
  大头市场,德国(-14.8%)、法国(-12.1%)、意大利(-5.8%)都比较惨淡,英国的数据至今未发布,预计也不大乐观。
  好在EV还多在增长区间:德国(9.1%)、瑞典(61.4%,但只有6372辆)、法国(23.29%)、意大利(-13.1%)、西班牙(33.6%,也只有2421辆)、荷兰(50.7%,4980辆)。
  其中领头羊德国的EV上牌量为29215辆、PHEV上牌量为23206辆,两者加一起,不过5万辆出头,还不如比亚迪半个月的销量。
  一片惨淡当中,中国的汽车出口反而再度复苏,从4月份的低谷中爬上来。
  目前拿到的数据,1月份中国整车(包含燃油车和新能源)出口23.1万辆,2月出口24.5万辆,3月出口20万辆,4月出口17.1万辆。5月份数据未出,据《汽车人》推算,很可能在23.4万辆左右。如此,5个月累计约为108万辆。
  如果下半年疫情平稳,全年超过2021年的出口数据(200万辆)不在话下,很可能摸到250万辆一线。而去年德国整车出口约为230万辆,如此,中国很可能晋升为全球第一整车出口大国。这个转变来的有点太快,而去年还是第三。
  今年前五个月,中国新能源车(EV、PHEV)出口可能在23万辆左右。占据总出口量的比重,也比去年全年有所提升。
  去年的情况,根据英国咨询机构(艾尔西)的算法,2021年全世界EV产量为399万辆,其中中国产量为229万辆,占全球产量的57.4%;欧洲占22%;美国占12%;日本仅占0.9%。
  此外,中国有近50万辆电动车出口,超过世界其他国家,该数据与中国海关统计相符。其中,对欧洲出口EV为23万辆,几乎占了中国出口EV总量的一半。其中,比利时进口8.7万辆,英国进口5万辆。欧洲跃升为中国EV第一大海外市场。
  根据预测,今年欧洲进口中国EV的总量,将几乎维持不变。原因在于特斯拉柏林项目投产带来的变数。
  就目前而言,单论欧盟市场内,今年前5个月德国仍是第一大新能源整车出口国,中国仍排在第二位。不过,如果没有其它突发事件的扰动,在欧盟市场,中国超越德国新能源整车出口量,只是时间问题。
  毗邻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是国内最大的整车进出口码头。今年5月份(截至5月26日),该码头出口整车7.8万多辆,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31%。这显示了上海汽车生产和出口,正在强劲复苏。
  有人称海通码头,一家的出口量顶得上全国的一半,虽然稍有夸张,但也不过分。汽车出口的主力,上汽和特斯拉都用这个码头"出货"。去年上汽出口70万辆,特斯拉出口16.8万辆,合占出口总量的43%。
  欧盟电动车产业的成本劣势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去年中国市场每卖出100辆汽车,就会出口7.6辆;而每卖出100辆新能源汽车,则会向海外销售8.8辆。但是,如果把特斯拉拿掉,中国新能源车每卖出100辆,仅有不到5辆出口。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是否将特斯拉中国的出口,视为"中国能力"的一部分。
  特斯拉是中国供应链、位于中国上海的整车制造部门生产的,所用劳动力、纳税,基本都留在中国,看上去和上汽出口没什么区别。
  但是,特斯拉全球产能调配规划中,是否打算将上海产能出口到欧洲"长期化",还处于犹豫当中。至少目前官方宣称,"进口"只是特斯拉柏林产能尚未到位的临时替代方案。
  如果柏林产能到位后(即满足欧洲所有市场需求),特斯拉上海出口欧洲业务是否将全部丧失?特斯拉总部其实已经发现,在上海生产Model 3,与在柏林生产同样一辆车,成本有"很大"不同。
  具体相差多少,当然属于企业商业机密的范畴。其实只看电池,同样一家企业,在欧洲生产电池,成本至少比在中国高出20%。而电池成本平均占据整车的37%-45%。
  戴姆勒CEO康林松抱怨称,燃油卡车卖25000欧元,而电动卡车带400度电池,电池成本就有24000欧元。这样算起来,每度电(KWh)成本,合人民币只有424元。
  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宁德时代的电池出厂价,平均为783元/KWh。哪怕只算电芯,也不可能低于600元/KWh。除非欧盟官方在生产端提供大量补贴,但现在看补贴集中于销售端。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单是电池一项,欧洲整车成本就高出近9%。如果加上其它费用,整车至少高出20%的成本。这导致欧洲很难与中国企业竞争,哪怕它们都是特斯拉旗下工厂。
  只要海运和关税价格没有完全吃掉差价,欧洲从中国进口特斯拉,就不会完全取消,上海产能将一直在欧洲市场扮演重要角色。
  其实,其它厂家的成本构成也相差无几。新势力目前还不具备在欧洲设厂的条件,它们只会考虑整车进口。虽然新势力在欧洲出口的份额并不起眼(可能加起来每年不超过1万辆),但未来可期。
  欧盟可能举起"碳盾牌"
  销量规模只是竞争的结果。疫情后的两年时间,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含金量,同时与竞争对手拉开了距离。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获得相关专利超3万件,占全球相关专利总量的70%。具体到电动汽车领域,无论是在纯电动汽车专用平台、燃料电池汽车等整车技术水平上,还是在动力电池、第三代半导体等关键核心技术上,中国专利数量均领先于欧美国家,在电动车产业赢得先机。
  最大规模加上技术从追平到领先,中国已经奠定了电动时代的初步优势。这就是为什么2020年中国和欧盟EV市场体量基本相当,到了2021年突然就被中国甩开60%的差距。
  但是,直到现在,并未出现车企(特别是包袱较小的新势力)大规模向欧洲出口的动向。
  乍看上去是品牌认知的问题。但实际上,除了蔚来、小鹏、天际少数几家,大多数电动车企业都对欧洲市场持观望态度。
  一笔一结算的整车大贸,没有太大风险,但这种方式的销售网络、充电基础设施投入就不大值得。如果在当地铺直营销售/售后网点,甚至建厂,意味着重资产投入,就必须对欧盟投资的前景进行评估。
  欧盟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的"碳关税"规则,是当前中国车企投资及出口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欧盟的"绿色新政"要求的温室气体两个关键排放节点2030年(降低55%)和2050(碳中和),是众所周知的。
  长期看,这一政策不仅将"杀死"燃油车,也将限制EV。欧盟将很快采用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标定办法,这样既可以阻止欧盟企业在域外设厂,规避环保检查,也可以对中国电动车企竖起"碳壁垒"。
  目前的碳关税征收,只限于水泥、钢铁、铝业、化肥、电力等工业基础产品,这也是欧盟工业成本的重灾区。当前一些中国主机厂,不相信欧盟2026年才上线"碳关税"方案,是有道理的。"碳关税"想延伸到汽车,也不过是一纸动议、一次简单的投票行动而已。
  这份拟议中的"碳关税规则",不仅要求计入生产过程中的碳排,还要计入运载过程中的碳排。无论整车产品,还是电池产品,漂洋过海都要依赖货轮,而货轮的燃料是重油(也有少量使用柴油或天然气),运载碳足迹要摊销的每一个运到欧盟的产品中。
  这不仅要求电动车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譬如太阳能、风能发电),材料加工处理也要尽可能降低排放。除了承担海运费用,还要面临海运的碳足迹摊销。
  欧盟显然希望,这些七七八八的费用加上去,可以弭平欧盟电动车的成本劣势。
  只要中国厂商的电动车出口(包括特斯拉),足以撼动欧盟的产业格局,欧盟可能毫不犹豫地祭出"碳盾牌"。
  因为欧盟为扶持本土电池-EV整车产业链,政府和企业已经花费了数千亿欧元。倘若禁了燃油车,恰好给中企EV产品腾出空间,可就是十足的愚蠢了。欧盟绝不会坐视中企肆无忌惮地占领欧盟EV市场。
  如果抬高门槛,只是为了迫使中企采用来自欧盟的"更低碳"零部件,还有的谈,毕竟是合作为前提。如果是驱逐意图的政策底色,就很难在商务层面应对,必须依赖政府施压。
  因此,中企所谓的成本和技术优势,可能会因政策"跑步出台"而一夜清零。如果届时已经实际投资,损失将难以挽回。
  这里面还没有考虑到中欧关系的政治风险。自从欧盟冻结了《中欧投资协定》(CAI),中欧关系就迅速下滑。再加上俄乌战争,中欧的政治裂痕正在干扰经济合作,届时积累出什么幺蛾子,难以预测。
  眼下欧盟各国对碳关税还莫衷一是,原因是没有找到利益契合点。但如果一个从未见过的强大对手突然叩门,忙于内斗的布鲁塞尔,达成协议、一致对外的速度也可以很快。
  在政策明朗化之前,仍然只适合轻兵试探,不宜大举出击。否则,中欧光伏贸易战的故事,很可能重演。这是中国车企取得EV竞争优势之后,仍然要考虑的风险。【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13年贵州工人挖水库发现古墓,连棺材钉子都是纯金的,墓主是谁头条中国史引言几千年来,人们对于丧葬礼俗都极为重视。为了表达对亡者的尊重和怀念,期盼亡故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幸福与安宁,并且保佑家人平安兴旺。出生死亡这两件事都非常受重视,后者在跑龙套14年演狗演成影帝,他打了多少流量的脸内娱烂透了。这是近两天频繁刷到的一句话,是对流量为王时代的无奈。违法乱纪,哭穷喊累,念台词只读12345的数字小姐先生们他们拿流量做保护伞。这两天,主编看到一个视频,讲如今的演员行风行游艇斩获2022CCPC专业站四项冠军8月28日,经过激烈角逐,为期三天的2022CCPC中国量产车大赛专业站圆满落幕,在强敌环伺的赛事中,风行游艇(图片配置询价)脱颖而出,强势摘得四个比赛项目小组一名,再次印证了卓越妈妈的发胶与胎儿的命根王小姐在单位一直以有型女人著称,一头乌黑靓丽的卷发,狂野中带有几分优雅。最近,她和老公进行造人计划,想知道以后自己还能不能继续使用发胶来保持发型。妈妈使用发胶,孩子命根遭罪据统计,成大事的女人有哪些特征据我这些年的观察我身边凡成大事的女人,无不是能够很好的理解她人,又能很好的自洽。一钝从不表现自己比别人聪慧即便第一个领悟也会表现的后知后觉知道把优越感让给别人懂得内敛的女人才算大智好句分享1。农历八月,是庄稼人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不冷不热,也不饥饿走到田野里。手脚时不时就碰到了果实上。秋收已经拉开了序幕打红枣,割小麻,摘豌豆,下南瓜2。但是,他的心脏也开始健强了一些听话照做执行论语。泰伯原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译文孔子说可以使民众由着我们的道路去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当年批林批孔的年代,这句话被作为孔夫子最重要的罪状之一。那个时候你最后悔传承了哪个武将?三战中有一个潜规则,叫做单武将不拆某些武将因为承载了重要作用,所以当下用不到也必须保留,在游戏初期很多人像我一样没有考虑这点,一时冲动传承战法,再见可能要苦等数年我当初拆掉的这个武关于生死名言警句1一个人的死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不过是多了一座坟墓,但对于相依为命的人来说,却是整个世界都被坟墓掩埋。2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3要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9月14日,悲伤的事5点起床读书。9月14日,悲伤的事。欲唤墓中人,班荆诉烦冤百扣无一应,泪下如流泉。这是蒲松龄在亡妻墓前写下的一首诗,字字心头血,句句泪湿襟。悲伤是最有质感的情绪,因为它风吹不走雨淋听说,你的游戏版号申请又退回了?早在多年前,广电局发布的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正式实施以来,游戏版号审批从未暂停过。不过,游戏版号申报在审批环节中被退回,甚至是多次提交多次被退回。由于游戏版号的异化固然有
中国显示器厂商力追韩国LG显示器位于中国广州的第8代OLED面板工厂鸟瞰图韩国显示器产业带动了韩国的出口,仅在10年前,韩国就成为世界显示器强国之一。但由于中国显示器制造商发起的价格战和复杂的全球危机,中国哪里的路边摊最好吃?来源寻味星球阿球和贵州的缘分,想必各位小伙伴已经很熟悉了。我们讲过贵州的山与海,酸与辣也总结出了一套遵义毕节的逛吃地图!小游客图虫创意但今天阿球想说的,不是贵阳!不是遵义!贵阳高铁这次黑科技是真的,中国科学家研发新型口罩可检测空气中病毒2019年新冠病毒肆虐来,全人类就展开了一场口罩革命。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早前曾明确指出飞沫在新冠病毒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戴口罩成了人们出门的一件必需品。据本周发表在期台湾科技大佬张忠谋大陆若攻台,台积电会被摧毁,一切都会毁灭近期台湾岛内的科技界大佬纷纷对于两岸关系表态,基本上都站在了大陆的对立面。其中台湾半导体领域的龙头企业台积电现任董事长刘德音曾直言没有人能靠武力控制台积电。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则表外媒中国大量资金涌入新兴行业硬科技领域招聘需求翻倍近日,国际知名财经媒体报道称,中国的招聘势头已经从传统的互联网行业转移到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硬科技支撑的新兴产业。职场社区平台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表示,就像20年前中国稀土首次亮相即涨停全球赣商网讯记者尹谱圣报道10月13日,受中国稀土集团持续进行稀土产业布局消息影响,A股稀土永磁板块快速走强。截至发稿,中国稀土(000831)英威腾(002334)涨停,广晟有色中国超级计算机数量已经位于世界顶峰赵立坚发推世界500强超级计算机数量占有率,中国超级计算机数量位于世界前列,已经站在世界顶峰!中国173美国128日本33德国31法国22加拿大14英国12俄罗斯7意大利6尼德兰6PC行业一夜入秋转眼间2022年已经过去了三个季度,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加速,但却不是每个行业都高兴得起来。近期IDC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PC销量,本来就进入衰落期的PC行业,迎来了更为严酷的科普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是一回事么?常有人问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是啥关系啊?今天我们一起来捋一捋1什么是学习?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中都有学习两字,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学习。著名的赫伯特西蒙教授(HerbertSimon)科学家实现谷光子的长距离保真传输与定向分发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陈杨教授吴东教授褚家如课题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王凯教授陆培祥课题组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仇成伟课题组组成的联合团队在谷电子学与微纳光子学交叉领域取得进展一款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一次充电能跑100公里,智能配置都有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关注,可以免费订阅我们的最新内容,感谢支持一百辆电动车找不到这样一辆与众不同的车子,不仅颜值出众,而且个性十足。今天就给大家评测一款个性十足的电动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