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前面有一句,如果可以的话!为什么还要加个如果可以的话呢?我想啊,谁都不会去喜欢租房,而不喜欢自己买房。应该是如果可以的话,你愿不愿意一辈子买个房而不是租房! 首先租房那就说明自己没有房子,而且租房就面临着经常搬家的烦恼。 如果可以的话,谁不想买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呢?为什么租房的? 我一定是选择买房子而不是租房子。 不愿意。我肯定要想方设法每一套自己的住房,哪怕它很小,哪怕它很简单,也一定要是属于我的房子,一个安稳的家。 我曾经有过五年租房的经历。那记忆太深刻了。从25岁到30岁,因为工作调到县城,我租了五年多的房,期间还带着刚出生五个月的儿子。没有院墙,一个十几平米的独间房子,客厅兼卧室兼餐厅兼书房多功能于一体。 最糟心的是那种寄人篱下的漂泊的感觉。我曾先后搬了四次家,居无定所的辛苦和心酸非亲身经历难以理解。 从那时候起,我就暗下决心,说什么也要买自己的房。有条件要买,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买。 租房子并非长久之计,更何况租一辈子房?更是难以想象。 年轻的时候有精力,有体力,还好说。如果上了年纪,身体在病弱,怎么承受居无定所,经常找房搬家的痛苦?还有寄人篱下,漂泊流浪的辛酸? 如果可以的话,我真的愿意一辈子租房不去买房。可是儿孙们想不通啊!买个房掏空了所有的钞票,也掏空了我快乐的心。现在老了又有腿疾。打不了工赚不到钱每天心里空荡荡的,没钱哪里有安全感。想把乡下的老屋卖了,手里有点钱,想去哪里就租到哪里。可是多钱卖不出。人生苦短,我还能再活几十年?最多也就20年,可能10年以后就没有我了。要房子有什么用?死了又不能把房子背走。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再不想理他们分毫。这个冬天我很想去南方租房子过一冬,可是身上钱不多算了吧! 租房自己住,买房给子女。人的一生,一无所有来,一无所有走。在你离开时,希望能给世界和家人留下点美好的东西[呲牙] 谢邀~ 我的观点是,不愿意,可能我比较传统和保守吧。 我刚结婚的时候,在郊区买了一套小两室的房子,我和爱人两个人住挺好的。过了两三年孩子出来了,各种玩具、奶粉、婴儿车、婴儿床一放,60平的房子日益局促,再加上老人来带孩子,一家四口还是略显拥挤。 后来爸爸动了租房子的念头,我和外婆都极力反对,自己的房子再小也是自己的房子,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后来爸爸劝说无果,就又住了一段时间。有一次聊天他和我谈起,觉得住的房子小每天回家很是局促,本来上班就累,回家也没有觉得放松,但是目前置换经济也有压力,所以就想在自己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改善生活质量。而且孩子马上要上幼儿园了,我们的房子离幼儿园步行差不多要20分钟,有点距离。 我被说动了,约了中介去看了隔壁小区的房子,离幼儿园步行5分钟。房子首次出租维护得不错,大三房户型正气,当天晚上和房东约了见面,就把房子定下来了,房租5600,自己的房子租出去3500,差价补一补,完全在我们的预算区间,就这样正式开始了租房的生活。 这一租,从孩子上幼儿园到现在二年级,已经4年了,中间因为孩子换了学校,搬过两次家,但是租的房子总归不是自己的,会有很多变数。目前,新的房子现在已经买好了,期房需要2年后交房,如无意外我们会继续租房到孩子小学毕业再搬家。 说了这么多,看到过很多帖子,说房子是租的,但是日子是自己的,我以前也有这样的想法,会为出租房添置很多东西,但是搬过几次家就发现,真的没必要了,因为适合这个房子的东西不一定适合下一个房子,要么下次搬家扔了,要么闲置,所以租房建议还是从简,能别买就别买了。 不想一直租房,也是为了孩子考虑,我家孩子从幼儿园随我们搬了3次家,她能很快适应新家,但是她知道这不是我们自己的房子,她知道哪些地方可以画画,哪些地方不能画画(当然自己家也不能乱画哈哈哈),拿东西要小心不能磕坏地板……小小的人儿懂事得让人心里酸酸的。直到我们自己房子定下来,她很快牢牢记住了小区的名字和房间号,轻轻问我:妈妈,这房子是我们买的么,不是租的么?我哑然失笑。 我希望我的孩子有自己的新家,有属于自己的房间,能根据她的喜好买床和书柜,有她自己大大的飘窗,我想尽我所能给孩子更好的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仅此足矣! 一个来上海6年多的外地人,一直做房产销售工作,接触了很多租房买房的人,对于怎么居住,自己的观念也一直在转变。 现在住在浦东三林片区的浦发绿城,以这个小区为例,我来的时候80平的房子卖200万,感觉比家里房子贵了太多,家里这个价都能买别墅了,这里只能买拆迁房[流泪],当时上海也是限购的,也没想买房子的事情,租房子的话,单间900不到,感觉还可以; 但是现在是2021年,浦发绿城80平的房子卖到500万了[泪奔][泪奔][泪奔],200万借借钱还能贷款买,现在500万也直接不用想了[捂脸]。 所以处在上海这种高速发展的城市,我的观念转变了一些:上海的这个房子不仅仅是用来居住的!!这种200万到500万的变化,让我认识到:如果有资金基础,还是要先上车[捂脸]。 还有接触到租房子的人,一类就是刚过来的条件一般年轻人,并没有考虑这么远,基本3-5年就是租房子了,房租占了月薪很大比例; 还有就是过来了一段时间的一家人,他们心里还是想买房子的,但是实际情况不允许,所以还是租房等比较好的机会…… 总之,他们表现出来的就是,租房子就是过渡,混好了在上海买房,实在没条件就回家买房。 在这样的传统观念下和别人的暗示下,买房是国人的第一选择(我接触到的) 不愿意 如果一辈子都在租房,到最后老了没有一个自己的家,年龄大了,又没有存到钱的话,那老年生活怎么办? 到时候又没工作、又没钱,还要掏房租,这种生活怎么过? 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租了一个房子,她租了15年,而房东的房贷也是15年,等于她租房子的钱,刚好给房东交贷款,15年后,她还是租房子,而房东不用还贷款,还是可以收租,相当于房东就付了首付,就拿下一套房子,而这个女孩还是在租房子。 人其实需要一套自己的小窝,不管大小,就算一室一厅。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会觉得很温馨温暖。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一辈子租房,还是买房 算一笔账,假如在一个二线城市,买一套90平两房,100万。25岁买活到75岁,可以住50年,全款无贷款,年均2万。二线城市租一个90平的两房多少钱呢,平均1-1.5万/年不等。这么一算我可能要活到90岁才能比租房住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