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领世界的中国制造都有哪些?
1、"十八年"磨一剑,高铁"标杆"中国制造
世界高铁看中国,中国高铁看京沪。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 。京沪高铁于2008年正式开工,在这之前,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们光是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就干了18年。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车时,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2、中国盾构机,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
3、神舟飞船 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4、"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5、超算电脑 ,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 (Sunway TaihuLight MPP)凭借每秒12.54亿亿次的峰值计算性能,强势登上世界超算的峰顶。这是全球第一台性能突破10亿亿次的超算,中国骄傲。
6、中国无人机 ,大疆无人机目前是世界上公认的品质优秀的无人机,而大疆这个品牌正是我们中国的,全球每卖出十架民用无人机,就可能有七架来自中国。
7、世界最大的龙门吊 ,"宏海"号22000吨起重机,主要用于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陆地整体制造、提升、运输和下水。以往海上油气钻井平台的安装,需要把平台的相关设备"化整为零",然后在海上慢慢进行拼装。
8、世界最大运梁车 ,该车由64个直径1.6米的轮胎承载,额定载荷1000吨,将用于运载安装900吨重的T形箱梁。该车由我国制造。
9、世界最大水轮发电机 ,世界最大的水轮发电机转轮--三峡工程左岸电站5号机组转轮顺利完成吊装,为2003年三峡工程首批机组按时发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转轮最大直径10.6米、高5.11米、重425吨,是三峡工程首台完成吊装的转轮。
10、世界最大履带式起重机 ,徐工集团研发制造的XCA5000和XGC88000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实现销售的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达到4000吨级。
11、世界最大模锻液压机 ,在四川德阳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生产。这台8万吨级模锻液压机,地上高27米、地下15米,总高42米,设备总重2.2万吨。巨型模锻液压机,是象征重工业实力的国宝级战略装备,世界上能研制的国家屈指可数。
12、世界最大望远镜 ,中国天眼指贵州平塘球面射电望远镜,介绍它的相关词条还有: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望远镜,世界最大望远镜,FAST项目。
13、世界最大水平臂上回转自升式塔式起重机 ,D5200-240塔式起重机是全球最大的水平臂上回转自升塔式起重机。最大起重能力240吨,起升高度210米,标定力矩为5200吨·米。该型起重机由中联重科公司制造。
14、世界最大滚塑机 ,全球直径最大的滚塑机被分装成6个集装箱,从研发制造该机器的温岭市旭日滚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旭日滚塑"),运抵加拿大买家的工厂并安装试机成功。这台滚塑机直径6.5米、长27米、宽17米、高8米。是世界最大滚塑机。
15、中国制造最大客机C919 ,C919大型客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16、中国桥梁 ,目前世界建成跨度1000米以上的悬索桥有28座,中国就占11座;世界目前在建的主跨1000米以上的悬索桥有13座,中国占9座;世界建成和在建跨度600米以上的斜拉桥有21座,中国占17座;世界已建跨度420米以上拱桥有12座,中国占9座;世界已建跨度250米以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有20座,中国占12座。
17、移动扫码支付 ,无现金扫码支付成为别国的榜样
中国人人皆知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強国,也是为一一个敢站出来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为世界人民谋幸福的国家。
我们知道,中国近几年的发展突飞猛进,其中有一些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技术,例如移动支付技术、桥梁建设技术、水电站技术、激光技术、智能机器人、沙漠治理、5G、高铁技术等。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令国人骄傲的中国制造高铁!高铁在世界的发展
今日中国的高铁技术虽然享誉世界,但其实,中国在高铁技术上的起步并不早。
高铁的直译便是高速的铁路交通,国际铁道联盟将速度在200KM/h的铁路定义为高铁,而中国把时速在250KM以上称之为高铁。
19世纪初期,英国首先出现铁路,这是人类历史上算是早期的公共交通。
1964年日本出现人类第一条高铁。
2003年10月,中国第一条高铁——沈秦客运专线运营(关于中国第一条高铁的说法不一,小编比较认同这一条),全长404公里,是铁路进入高速化的起点,为中国铁路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德国与日本的制造业在世界上知名度很高,所以,在中国高铁成名前,国际高铁的标准一度引用德国和日本的高铁标准。
后来,由于德国日本高铁的标准不能适用于中国高原等地的特殊环境,因此更精细的中国高铁标准落地成功。
直达今日,世界公认的高铁技术强国有中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具备研发和追赶高铁技术的基础实力。中国高铁有哪些高科技技术
后来者居上,这个世界就是不缺少聪明勤劳的中国人民的舞台,中国高铁攻破多个技术难关,成就世界领先的技术地位!
技术一:核心零件——齿轮箱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中国"复兴号"上的齿轮箱,一辆高铁能够平稳、快速、安全的运行,其中一个重要部件便是这齿轮箱,齿轮箱要求达到表面微米级要求,也就是一根头发的五十分之一的精细度,从而可以具备30年绕地球600圈里程的超长使用寿命。
而这项在国外看来少说也要30年完成的技术,中国科学家仅用了10年便已攻克技术难题。
技术二:无缝铁轨
所谓无缝铁轨就是铁轨连接处没有缝隙,由于高铁对速度的要求极高,因此高铁轨道的要求也非常高,无缝才能够不影响行驶的速度,而高铁车身在行驶中与铁轨高速摩擦,产生高温,为避免受热膨胀,我国研发出高强度钢轨、以及特殊的扣件等,使得温度升高对轨道的影响冲突减少。
技术三: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C3)
所谓控制系统就是对列车的运营进行管控,确保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管控、测速、应答、限速等等。列车进出站时间、速度、计算等等都是这套系统来控制。目前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世界上设计里程最长、运行时速最高的京沪高速铁路。
技术四:高铁自动驾驶系统(C3+ATO)
这项技术是通过学习国外的自动驾驶技术,经过中国科学家的智慧研发升级而形成的中枢管理系统。
C3指的是技术三中提到的运营控制系统,ATO则是自动驾驶系统,而技术四正式这两种技术的结合。可以说是中国高铁智能化、自动化的一个飞跃。
技术五:高温超导磁悬浮+真空管技术
此技术理论上也算是高铁技术,理论是在真空环境的管道内,进行高温超导磁悬浮的运行。理论上中国超级高铁最快将于2021年达到时速1500公里,远超一般民航客机时速900公里。这将会是世界轨道交通史上一个质的飞跃。中国高铁通世界
中国高铁凭借成熟的技术优势和安全的性能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在国际上的一个响亮的名片,2015年,印度尼西亚高铁订单签订、中国老挝铁路正式奠基、中国-泰国铁路正式启动、俄罗斯高铁本地化生产方式达成一致,目前全球101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中国轨道交通的身影,遍及世界六个大洲。(部分内容来源网络)
【制造谦卑】
出头莫若出声,
引领何及引唱?
纵然风雨百年后,
跋涉依旧漫长。
从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到改革开放,中国科技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导致美国肆无忌惮地掐断中国芯片供应,给中国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可喜的是,我们国家的《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文件开始发力短板科技,这是由百余名院士专家着手制定,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设计顶层规划和路线图,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而五大工程之一的智能制造工程离不开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赋予工业机器人智慧化的"眼睛",也催生了有初科技等一批人工智能企业崛起。
根据文件内容来看,中国制造2025的智能制造工程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支持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分类实施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
也就是说,以5G为基础设施的高速信息传输技术,IoT/ICT为互联平台的物联技术,AI为交互方式的接口技术,云计算为大脑的计算技术,大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库技术……共同构建智能制造工程的核心技术,而有初科技专注机器视觉的手势识别技术,一方面,0.01mm高精度识别精度保证物联网的质量;另一方面,动作识别适合物联网动态场景,给物联网应用场景一双精确的"眼睛"。
这双精确的机器视觉"眼睛"是智能制造的关键。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大多是通过示教再现或者预编程来实现各种简单的操作,这极大地限制了机器人的应用。如果能让机器像人一样具有自我意识,可以根据产品的位置、亮度、颜色、表面特征等信息进行对应的操作,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显然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完成柔性化的制造,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为机器人装上"眼睛",也就是"机器视觉"。
和人眼相比,机器视觉具有效率快、精准性高且永不知疲倦等显著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的各个环节,比如上下料过程中使用机器视觉进行定位,引导机械手臂准确抓取;比如在自动化包装领域进行物品数量的识别和数据的追溯;再比如对一些精密度较高的产品进行分类和瑕疵检测,这也是机器视觉目前应用最广泛、取代人工最多的环节。
现在,有初科技正在依托"‘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广州战略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广州正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IAB)和新能源、新材料(NEM)产业行动计划,大力赋能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无人驾驶和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开展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行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广州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贡献创新力量。
建议:希望组织高铁工程专家,集思广益,创造中国智慧!
1/:试验将高铁轮轨从原宽度1.435米,加宽为3米,客车箱宽度加宽为5米。
2/:或者高铁轮轨加宽为4.5米,客车箱宽度加宽为6.55米。比照空中客车飞机A380飞机内客舱宽度就是为6.54米。 目的是高铁客舱内宽度与A380飞机客舱宽度一样,一横排座位10位,也是双走道。客车箱全部改建成双层!
3/:高铁加宽的轮轨,高铁客车高速行驶将能更加平稳!另外:将供电源从列车顶部更改为在地上铁轨中间,以期节省铁路建设造价!
4/:如果从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提速为486公里,或者提速为600公里。首先在如京沪高铁等客流量最大的铁路路段,先行试验新建设高铁铁路新的3米宽的轨道与客车箱5米宽进行试验,如果试验成功!
5/:那将是改变世界高铁的伟大进程!增加载客量二倍至四倍,增加载客运客量!必须、必将降低降低乘客票价!那将是世界级超级巨龙腾飞的巨无霸型中国高铁!必将引领世界!必将造福全中国人民!必将推广造福全人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