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坐、爬、走、跑每一步是宝宝成长的重要历程,而且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不可能一个孩子不会坐就会走了。既然每一步都如此重要,这就会有不少的父母在担心宝宝多少岁才能独立坐直?是不是坐得越早对宝宝脊柱发育的影响就越大呢? 一般的宝宝都是在5个月就有了想要坐起来的趋势,他们会时不时尝试着从翻身到坐起来,但是,5个月的宝宝腰椎发育不完全,腰部肌肉比较柔软无力,所以,往往这时候宝宝并不能完全坐起来,坐姿也不太正确。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们可以在宝宝的后背垫个枕头啥的给宝宝提供个支持力以助于他们坐直,这也能减少对宝宝的伤害。 后面随着宝宝的长大,骨骼变得强壮,肌肉也比较有力了,也就慢慢的能坐得久坐得直了。一般是到了8、9月份的时候宝宝就可以独自坐起来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了。 对于另一个父母们担心的是不是越早坐对宝宝脊柱的发育影响越大这个问题,一般来说确实是坐得越早对宝宝脊柱生长发育的影响相对越大。月龄越小的宝宝,骨骼、脊柱发育越不完全,并且是出于快速发育阶段的。这个时候坐脊柱可能会因为受力过大而造成凸出、畸形,所以,爸爸妈妈们其实不用太着急宝宝的坐立问题,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甚至还可能会对宝宝的脊柱发育产生不利影响。指导专家:未东兴,副主任医师,锦州市中心医院骨外科。 擅长各种类型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与治疗,四肢骨关节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宝宝几个月能独立坐着?坐的越早,对宝宝脊柱的发育影响就越大。通常我们讲"宝宝三翻六坐",也就是说孩子在6~8个月就可以独坐。因此来讲宝宝大动作的发展,是建立在骨骼和肌肉发育相对健康的条件下。 所以,宝宝先要练习抬头,然后是用肘或手支撑前半身,再下来是宝宝练习爬行和坐立,这都是有先后顺序的。而支撑宝宝这一切粗大动作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宝宝的脊柱。宝宝脊柱的基本发育规律是这样: 新生儿时期(产后28天内):宝宝的脊柱,是软的也是直的。所以新生儿阶段,宝宝能躺着就尽量少抱着,这样对宝宝的脊柱健康更好。 宝宝3个月时:宝宝在俯卧位时可以45度角抬头片刻,将宝宝抱起时宝宝头部能慢慢竖直。在宝宝抬头训练的过程中,颈椎就向前凸起,这是宝宝的第一个生理曲线,也就是颈曲。不过在宝宝1岁之内,颈曲的角度非常小。 宝宝6个月时:宝宝可以独立坐好,此时宝宝形成第二个生理曲线为胸曲,也就胸椎向后凸。并且此时扶着宝宝的两个前臂时,宝宝还可以站得很直,双手也能交换玩具了。 宝宝12个月前后:能够独立行走,能爬上椅子学会了爬楼梯,此时宝宝腰椎前凸,形成宝宝第三个生理曲线也就是腰曲。一直到宝宝即将上小学时,宝宝的脊椎才被周围的韧带固定下来。 所以说:宝宝1岁之间颈曲和胸曲的角度小,一般不用给宝宝枕枕头。宝宝4岁前后,可以使用5~8cm高的枕头;到宝宝6岁时可使用6~9cm的枕头,这样避免宝宝颈曲和胸曲提前形成。多练习爬行,宝宝发育更健康: 有一句古话,叫做"还没有学会爬,就学会走路",是用来形容这个人好高骛远。实际上这句话是非常有科学依据的,并且非常符合宝宝的生长发育规律。 1、爬行能提高宝宝身体素质和活动能力 宝宝练习爬行是一个全身性的运动,宝宝头部抬高,胸部和腹部离地,由肢体支撑着身体的重量。这样锻炼了宝宝胸部、腹部,背部,腰部和四肢的肌肉力量,很好的促进了宝宝骨骼的生长发育。还为宝宝以后站立、走路、奔跑和跳跃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2、爬行促进宝宝智力发育 爬行练习,是宝宝大脑和小脑的互相配合动作,能促进宝宝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宝宝爬行训练时间长,前庭功能得到大量的刺激,宝宝的平衡感能力更强,感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以后的学习能力也更强。 所以过早学习走路的宝宝,通常更容易摔跤,长大之后也容易晕船晕车。另外,由于前庭觉的刺激不够,宝宝的观察力、专注力,感统协调能力包括手眼配合能力就发育差一些。比如宝宝学习写字时经常把字写反等。 3、爬行练习,能让宝宝运动神经更发达,探索能力也更强。人类属于脊椎动物,只不过属于高级脊椎动物。宝宝练习爬行,减轻了腰椎的负荷,心脏的位置降低,这样就促进了孩子全身性血液循环,尤其是大脑供血充足。骨骼更加强硬,宝宝的肌肉更有张力,宝宝运动能力更强。同时,宝宝自由爬行过程中,加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 宝宝过早坐立,对脊柱发育不良 宝宝6个月之前脊柱发育不完善,难以承受身体的重量。宝宝坐的时间越长,脊柱由于缺少肌肉和韧带的支撑就容易变形。比如说,宝宝可能会形成驼背、脊柱侧弯和畸形,并影响内脏器官的发育。 所以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要遵循宝宝的生长发育规律。让宝宝多练习爬行,不要怕地上脏,大不了多擦几次地面嘛;另外,让宝宝6个月之前少坐,也要尽量减少给宝宝把屎把尿;宝宝脊柱发育得好,将来宝宝身姿挺拔,个人形象,运动能力,智力水平都是大有好处的。 如有疑问,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您好,宝宝过早的练习坐立 会对宝宝的脊椎发育造成严重危害 。一般来说,宝宝要到6~7个月 的时候才能学会坐立,而且刚开始练习坐立的时候,时间不宜过久 。宝宝过早坐立的危害 宝宝坐立如果训练的过早,由于脊椎骨发育 不完全,坐立很可能会导致脊椎骨侧弯 ,对宝宝的身体发育造成阻碍。另外过早的坐立也会很伤身体,由于宝宝的骨骼脆弱而柔软,骨骼中的含钙量较低,过早坐立会致使宝宝的腰背部神经受到挤压 ,造成驼背、脊椎变形 等。 过早的坐立,有时候也会影响婴儿的内脏器官发育 ,对婴儿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危害。坐立训练的最佳时间 宝宝在4~5个月 左右的时候,基本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维持坐的姿态。这个时候父母可以为宝宝进行适当的坐立训练,而且在宝宝坐立的时候,需要将宝宝的后腰,后背及头部等位置垫高,帮助宝宝卸掉一部分身体的重量。 在6个月 的时候,宝宝基本就可以坐立了,而此时的坐立同样需要父母的帮助,用手帮助宝宝进行支撑。 7个月 的时候,宝宝已经完成可以独立坐着了。但这个时候宝宝依然会感觉很累,但也只能独立的坐一会儿。 在合适的时间节点对宝宝进行相应的训练,对宝宝的身体成长发育有很多好处。另外,还可以帮助宝宝,促进肌肉与骨骼的发育。坐立训练的注意事项 在训练宝宝坐立的时候,有一些需要父母留意的地方。 发育迟缓 当父母发现,宝宝的发育明显比其他同月龄孩子迟缓的时候,父母应该把宝宝的坐立训练也相应推迟。每个宝宝的身体素质和生长环境 不同,有些宝宝体质比较差,发育得比较慢。那么这个时候相应的训练也应该进行推迟,等宝宝发育进度 跟上来以后,再进行合理的训练 。 时间与频次 如果宝宝是刚刚开始进行坐立训练,这个时候每天训练的时间和频次不宜过多 ,适可而止。因为宝宝刚开始进行坐立训练的时候,宝宝的身体还不能适应这坐立的动作。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来说,这样的训练每次在5分钟 即可,一天不宜超过两次 。而且,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训练的时长和频次也可以视情况进行调整和增加 。 正确坐姿 当进行坐立训练的时候,要帮助宝宝摆正坐姿,千万不要让宝宝采取跪姿,如果让宝宝经常性地坐在自己的大腿上,有可能会让宝宝形成O型腿 。应该让宝宝使用正坐或向前盘腿坐 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能让宝宝的身体发育更加安全有效。 宝宝过早学习坐立弊大于利 ,最重要的是家长能够根据宝宝的发育规律进行调节 ,找到最适合宝宝成长 的训练方式。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关注小贤爸爸育儿,学习更多育儿知识! 所谓三翻六组坐。很多人理解错误,大家只是像新华字典一样的给你们讲述这句话的意思。正所谓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能死板的照搬字面意思。所谓的三翻六坐。应该理解为三个月左右婴儿能自己翻身,六个月左右能自己独立坐着。但是并不是说三个月以前婴儿翻身六个月以前婴儿坐立会什么损害身体。坐立和翻身包括以后的爬行走路都需要一个过程,婴儿需要在一个月到三个月不停的扭动翻斜锻炼了脊椎和鸡肉为以后的翻身做准备。坐立也一样。前面六个月的翻身爬着抬头到后面的靠着东西坐着等等都是在锻炼为六个月的独立坐着锻炼身体。只要不是强行让她坐着等损害行为都不怕。他累了会自己用他的哭闹告诉你要躺着休息的。娃娃要多多锻炼。 宝宝能否坐着,与宝宝的脊柱发育密切相关。 一般宝宝的脊柱发育遵循以下规律:在宝宝出生后的第1年里,脊柱生长的速度是快于四肢的,以后四肢生长的速度快于脊柱。在宝宝刚出生时,脊柱是没有弯曲的,仅呈轻微后凸。当宝宝生长到3个月左右时可出现抬头动作,该动作的完成可促使颈椎前凸的出现。6个月以后宝宝能坐 ,促使胸椎后凸出现。到1岁左右,宝宝开始行走,可出现腰椎前凸。这样的脊椎自然弯曲至6-7岁才为韧带所固定。所以儿童6-7岁以前是脊柱行态发育最为重要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家长们应注意督促监督小儿养成良好的坐、立、走姿势,为小儿选择时宜的桌椅,这对保证儿童脊柱正常形态很重要。下附一张儿科教材上的一张儿童期运动发育图,方便大家了解: 儿童期运动发育图 既然宝宝的生长发育有其自然的规律,家长们就不需要过早去干预。 希望可以帮到您~ 【谢谢邀请】文海捞梦话育儿为你解惑。宝宝在几个月能独立坐着,坐的越早对脊柱发育影响就越大吗? 一般来说,宝宝7个月能爬,8个月就能自己坐着啦,9个月宝宝就能抓住一个妈妈手臂自己站起来了。坐的越早对宝宝脊柱发育是不是影响就越大呢? 首先,我是同意这种说法的。比如4—6个月的宝宝脊柱发育本来不完全,腰部肌肉也柔软无力的情况下,大人要硬生生扶着宝宝坐着的话,是狠容易对宝宝的脊柱造成损伤的,所以宝爸宝妈们千万不要过早给宝宝扶坐哦。 但对于有些宝宝在比较早的时候就尝试要自己坐起来,这时候妈妈可以用手托住宝宝的后腰为宝宝助力,妈妈这样做只是满足一下宝宝的"能耐"就好啦,但千万不要过早让宝宝自己坐着,这对宝宝的脊柱与骨骼发育都没有好处。 亲们,你家宝宝几个月能够独立坐着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育儿喜乐吧! 俗话说的好七坐八爬,通常情况下7个月才能稍微独立坐着,但是时间估计也就在5-10分钟。 宝宝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过于着急,要知道刚刚开始生长发育的小宝宝,骨骼的硬度比较差,肌肉力量也不足。如果过早学坐,脊柱太早承受身体的重量,很容易出现侧弯畸形和驼背等。 宝宝开始学坐立一般是在6个月左右。时间不要太长,三五分钟为宜。一开始宝宝的身体容易东倒西歪,可以在背面给宝宝放一个靠垫,增加腰部力量。另外宝宝坐着的时候腿要呈八字分开,手前撑,这样可以保持平衡。 7个月左右,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宝宝的腰部也有了一定的力量,这样就可以练习独坐了,姿势也开始越来越多。这时同样注意时间不要太长,5-10分钟最好。但是这时宝宝还是不太容易控制好身体平衡,容易摔倒,所以要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宝宝受伤。 8-9个月基本就可以独坐了,这个时候可以练习坐着拿玩具这样的动作。同时也可以开始练习爬行。 10个月左右可以坐着转身等,很多宝宝如果腰和腿部机头发展比较好,已经开始不满足于只坐着,而开始尝试扶着东西站立了。 父母应该多注意宝宝的大运动发展状况,不要太着急,注意循序渐进,当然如果长期不符合发展规律,要及时就医。 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一般宝宝是"三翻六坐",意思是说宝宝在3个月会翻身,6个月会坐着,但并非所有的宝宝在3个月时会翻身,6个月时会坐着。生长发育不同,养育方式不同,情况也会不一样。 婴儿什么时候可以坐起来? 坐是宝宝大运动发育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一般来讲,宝宝在4-7个月大时就学会了自己坐起来,然后身体能前撑、侧撑、后撑,坐着转圈后,就能坐着玩、坐着吃,完全告别趴躺着的世界了。 随着月龄增长,骨骼越发健壮,神经系统更发达,肌肉越来越有力,身体控制有很大进步,宝宝坐姿也越来越稳定。一般宝宝8-9个月大时,基本上不用家长扶着或借助椅背,可以独立坐得不错。 坐的越早对脊柱发育影响就越大吗? 过早的让宝宝坐着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脊柱正常发育。宝宝从学会翻身时,就面临第二个环节就是学会"坐",但由于宝宝骨骼柔软,含钙量比成年人少,脊柱也还不具备成人特有的3个生理弯曲,宝宝的脊椎基本是直的,而过早让宝宝学坐,会让宝宝的整个脊柱呈C型弯曲,易影响脊柱发育,严重可能导致驼背。 脊柱生理弯曲: 第一个生理弯曲(3个月左右出现) 刚出生的宝宝,脊柱很柔软,基本上没有完全,完全是直的,直到3个月左右,才会慢慢做抬头等动作,从而强化颈部和背部肌肉,脊柱也就开始形成第一个弯曲——颈椎前凸。 第二个生理弯曲(6个月左右出现) 宝宝6个月龄左右时,基本不需要任何支撑可以自己坐着,这时脊柱就会形成第二个弯曲——胸椎后凸。 第三个生理弯曲(1岁左右出现) 当宝宝1岁左右时,已经开始会蹒跚学步,脊柱才会形成第三弯曲——腰椎前凸。虽然宝宝1岁左右就会形成这三个弯曲,但到了6-7岁时脊柱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 训练宝宝坐姿时的注意事项 1、训练宝宝坐姿时,宝宝容易向前和两侧倒,此时家长需时刻注意宝宝安全,确保宝宝会触及的地方没有危险物品; 2、每个宝宝发育快慢不同,家长不要将自己宝宝与别人宝宝做笔记,避免心急伤害宝宝身体。 这个问题是小儿生长发育中大动作发育的问题,小儿生长发育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过早的坐立,对宝宝的脊柱、脊髓神经发育是有影响的。 婴幼儿的脊柱发育有什么特点? 婴幼儿相对于成人来说是非常特殊的群体,很多方面跟成人不同,尤其刚出生的新生儿及小婴儿的脊柱非常柔软,没有生理性弯曲,而呈直线,因此,这个时期的宝宝是不能做任何大动作,在1岁以内,是婴幼儿脊柱发育非常关键,共分阶段出现三个生理弯曲,即: 第一个弯曲:颈椎前凸,在婴幼儿出生后3个月内形成,因此,宝宝开始出现抬头动作,颈项部的肌肉得到强化。所以在他们出生后的前3个月,应注意保护好宝宝的头部,一般竖立时要用手托着头部。 第二个弯曲:胸椎后凸,在婴幼儿出生后6个月形成,此时,宝宝可以不用任何支撑就能单独坐立。 第三个弯曲:腰椎前突,在婴幼儿出生后12个月形成,这时,宝宝从坐到站,再到走路的飞跃。 婴幼儿的大运动发育规律是怎样的? 婴幼儿大运动的发育规律:是指牵动到大肌肉和大部分身体的运动,是躯干及四肢的整体运动。一般是遵循自上而下、由易泛化到协调发展的规律: 1、自上而下:由头、颈、腰部,到上肢、下肢的运动,如抬头、坐立、爬行、站立、独走、跑跳。 2、从泛化到联合运动及协调,如刚开始行走时,双手要抬高,身体前倾,腰腹部肌肉呈紧张状,熟练行走后,双手可自如活动,身体保持正中,腰腹部肌肉逐渐放松。 3、婴幼儿大运动发育的顺序是: 3个月龄 保持头部立直,竖头稳定。 4个月龄 竖头时头部可自由转动。 4-6个月 会翻身。 6个月龄 双手支撑坐。 7个月龄 独坐。 8个月龄 从俯卧位向坐位转换。 9个月龄 完成腹爬,能扶物站立。 10个月龄 手膝位四爬,可扶床栏行走。 12个月龄 独自站立。 14个月龄 独自行走,能不扶物弯腰拾物。 15个月龄 退后行走。 18个月龄 牵单手可上楼梯。 2岁 跑步,会踢球,可自己扶栏杆上楼梯。 2岁6个月龄 会独自上楼梯,会用脚尖行走。 3岁 单足站立,可以蹬三轮车,能从高处向下跳。 综上所述:婴幼儿的大运动发育是根据脊柱及神经发育自上而下、由泛化到协调的逐渐成熟的过程。 4个月以后,宝宝仰卧时拉住他的双手,感觉到宝宝用力,并可以挺起头离开床面时,可以握住宝宝双肩,拉他坐起来,逐渐过渡到拉宝宝的上肢和手。拉坐训练进行半个月左右,宝宝5月可以练习靠坐了,6个月大开始训练宝宝独坐了。6个月内宝宝不宜过早多坐,容易发生脊柱侧弯。拉坐训练时避免用力过度,以免宝宝肩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