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这个问题,第一步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英语思维。 举个例子来说吧,当听到book一词时,没有英语思维的人第一反应是"书",然后再和实物对应起来,而有英语思维的人当听到book时,立马就和实物对应起来了。 所谓"英语思维",就是指我们用英语进行思考、理解、交流和反馈接收到的外部信息,它是在使用过程中不使用中文翻译作为中间转换环节,在英文和想要表达的东西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一种思维方式。 英语思维对于学习英语来说极为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的形成是我们英语学习的入门标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形成英语思维呢? 下面我从老师的角度来回答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英语思维: 一、尽量避免母语干扰,运用英语组织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英语老师应该坚持使用英语组织教学,营造出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实际上,这样做的难度并不大,因为我们的教材基本上是全英文编写,这种编写就是方便我们用英语组织教学的。 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孩子们会听不懂而无法适应,实践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后,孩子们基本上都能适应。 二、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使用直观教学法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尽量多使用实物、图片、音像材料以及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活动,因为这些直观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避免了汉语思维对我们的教学影响,有助于孩子们英语思维的养成。 直观教学法不仅能用于词汇教学,还可以用于语法教学。例如: 七年级上册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变化形式,我的同事经常先让学生强行背诵什么人称接什么动词形式,这样做总是事倍功半,而我用几张图片就让孩子们轻松学会了。我用的图片有一张是男孩,一张是女孩,一张上面是两个人,还有一张是小动物。训练前先讲清楚不同的人称之后跟不同的动词形式,然后再结合具体的动词展开训练。我的手指向孩子们就表示I,双手指向他们就表示we,指向我表示you,指向男孩表示he,女孩表示she,指向动物表示it,指向那两个人则表示they,然后加上be动词和其他行为动词进行练习,几分钟之内孩子们基本上就掌握了。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能用直观教学法的地方就要用,这对英语思维的形成非常有用。 三、用英语对单词进行释义 在教学生词当中,只要知道意思,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知道它的汉语意思,所以能不用汉语解释的地方我们要坚决不用汉语,这能有效排除汉语思维的干扰。 实际上,很多生词我们可以用英语进行释义,比如expensive就是not cheap,resolution就是decision,invent就是produce for the first time等等。 另外,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使用英语双解字典。当查阅某个单词时,我们不要先急着阅读中文解释,而是把英文解释细细地阅读一下,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再去寻找中文解释。 四、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大胆使用英语 在现实当中,我们形不成英语思维就是因为使用英语的机会太少了。 我09届有个学生特别喜欢英语,平常和同学交流时他的英语脱口而出,所以他的英语学得非常轻松,考试成绩也一直很优异。 在班上,每天早上我们安排一点时间让孩子们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只要能坚持下去,他们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可喜的变化。另外,如果我们能在社交平台上能交到同龄的英美国家笔友,和他们聊天是运用英语的最理想方式。五、加强口头和书面表达训练,并注意策略 口头和书面表达是我们英语信息输出的主要形式。不管是口语交际还是书面表达,我们都应该克服用汉语打腹稿的习惯,学会用英语直接构思,然后再去直接表达。我们别怕犯错,学习就是在不断犯错中前进。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思维的形成是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我们运用正确策略加强听说读写训练,并敢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各种的困难,在生活中大胆地使用英语。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帮助到你和你的孩子,祝学习进步! 这个问题感觉不必再提问了吧…如果你想让孩子的英语像外国小朋友一样,那你就把他送去英语国家读书生活。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任何培训学校,外语家教啥的都无能为力,这是事实。 如果你是成人,想学口语,我建议不要贪多求快。输入决定输出。只要你肯下功夫,只要你肯留心英语人表达的方式,并勤于记录和练习,坚持3个月以上,那你的英语也可以慢慢赶上来,甚至超过很多周围的英语学生。 对于没有什么英语基础的人,我建议我们中国学生还是要从基本的表达和语法学起,毕竟你不是英语语言的原始使用者,你所有大脑的运转方式都是以母语理解为基础的。所以,学习语法与实地练习两者的重要性几乎一样。没有语法,永远不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没有足够的建议,永远不敢开口。两者缺一不可。最后,提几个建议吧: ① 把手头有的英语类的书,可以是新概念,或者李阳英语之类的。反复地读,找人纠正发音。直到熟读成诵,脱口而出。 ② 每天上网观看或者下载视频或者音频,最好是有文字材料的,坚持听写。对于同一个文本(最好一分钟左右),连续听20遍左右,直到自己能将原文写个差不多。对于实在听不出来的,再翻开看看,是怎么回事儿。反复坚持,你会发现听力水平提高了,再听英语就不是"嗡嗡嗡"声了。 ③ 重视开口说与写作。语言是在输入和输出的反复练习中,逐渐打磨出来的。不要发懒,懒人是学不会英语的。坚持说,坚持写,发在网上,让大家批评改正。 ④ 手机端的"流利说"或者"Hello talk "等软件也是可以用用的,我觉得还不错。流利说适合培养兴趣,锻炼发音。后者适合消遣交友。 想要培养婴幼儿建立英文思维,那么父母就必须跟孩子用英文交流。这对父母的英文水平是比较高的要求。 很多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家庭的孩子,就是这样子培养出来的。 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国内已经有很多家长在这么做了,特别是在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家长,很多都是高学历,并且英文水平很高的。他们在培养自己宝宝的时候,往往都不止英语一门,有时候还会带上德语,法语,日语。 主要的方法就是在孩子还是婴儿时期的时候,就跟孩子多用外语交流,中文和英文同时交流,但是必须要不同的人分开,比如说爷爷奶奶肯定是跟他们用中文交流,爸爸妈妈就用英文交流,这样子的教育方式就像我们学方言一样,特别容易教会孩子。 同时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播放英文或者是其他语种的动画片,孩子在看动画片娱乐的过程中就把英文和其他语种学会了。 我有一个客户,他就是让孩子看英文版的蜡笔小新,把几百集的英文版的蜡笔小新全部看完以后,现在又在看德文版的蜡笔小新,每次都是看二三十集,然后再买新的。已经学得非常的出色了。 1~5岁的孩子在学习语言方面是有天赋的,如果在这个阶段让孩子看英文的动画片,是完全不需要字幕的,他们可以根据画面的逻辑以及英文的对白,建立起英文的理解。如果在这个时候,父母能够根据动画片的情节跟孩子进行英文的交流,孩子的英语逻辑思维就会被建立起来了。 如果到了一个人,脱离了幼儿时期,真正进入外语学习的正式阶段的时候,那么想要建立外语思维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到了这个阶段,只有完全沉浸在外语环境中,才有可能建立外语思维。 最常见的就是国内的外语导游,他们一般来说每一天跟客人待在一起十几个小时,客人如果问题多一点,他们就每天需要回答十几个小时的问题,跟客人不断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基本都是纯外语的环境,很多外语导游在这样的强度的工作状态下一旦回归纯中文的环境,他们有时候说中文会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整个思维还处在外文的环境中,甚至语法规则都还是在外语的条件下,所以会说出一些比较奇怪的中文,比如说带着英语或者德语的语法规则的中文。这种也是外语思维的建立。 外语思维一定是需要环境的,如果单纯只是让孩子用外语思考,这是不太现实的,我们外语学习者都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但是基本上不可能成功,真正具备外语思维的时候,一定是沉浸在外语环境中的,到了那个阶段你就会发现人的思维是可以转换的,当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整个大脑的思维模式都是外国人的思维模式,语言也是外国人的语言,但是切换回中文以后,一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又可以切换回纯中文的语言模式。 本人就做过几年的德语导游,在那种工作环境下比如说十几二十天的德语,环境下重新回到中文环境的过程中,会有一两天的时间说中文比较困难。这种体验还是比较有趣的。 有这种想法的人,首先你把英语定位到一种难以战胜的高度。其实它并不像你们所想的那样难。要培养英文思维,思维的方式和汉语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前提要我们能看懂英语句子,理解文章的意义。 首先, 我们要扩大词汇量,要精读与泛读,精读读懂每一句话, 泛读就是粗略的了解大意,猜词意也是学习英语的一种技能。随着我们知识面的扩充,不可能每个单词都认识,此时我们就要根据这个单词所在的位置来猜测他的意思,比喻,一个单词位于句首,主语的位置,那么这个单词是一个人或是一个东西。在谓语的位置,那么,说明是一个动作或状态,…… 其次 ,就是带着问题去看短文,可以更好的做到有利放矢,找到问题所在的落,承前启后思索。 说白了,就是语文你是如何学习的,英语也是这样。 如何才能像外国小朋友一样自然学英语口语,那很容易呀, 1。让他多看英语动画片,反复看,很多话他都会说, 而且发音很好, 2。 还有就是多用点读笔点读,增加语感。 3. 让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用英语进行交流,每周末一次和朋友的孩子一起玩,前提是要说英语一小时或二小时。可以谈动画,可以做游戏,还可以比比看这一周谁学的英语句子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孩子当老师,让他们来教家长如何学习。或是比比看谁教得更多。 在这种反复的练习过程中,孩子们自然学好了英语,他只不过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并不像我们所说的那么怕难学,我们中国的方块字真的是难学, 孩子们还不一样自然学成了吗?潜移默化呀。 习得英语就是置身于英语听说环境,或者父母家人日常用英语交流,有的甚至用英语胎教,或者幼儿园置身全英语环境。 我女儿五岁半从湖南来到广东,在幼儿园三个月学会讲粤语。习得英语可能时间会更长些,没条件的话,等孩子长大了,把英语当外语学习,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我是一名留美回国的英语老师,希望我的经验对你有所帮助。 怎么样培养英语思维,像外国小朋友一样自然而然的习得口语呢?简而言之,多听,多模仿,模仿老外或是标准英文磁带里的语音语调。 大家可以想一想,小时候, 小孩子是怎么学习说汉语的 。父母生活中不断的在说汉语,孩子在过程中就会不断地模仿学习,吸收汉语的相关知识。教孩子第一次叫妈妈爸爸的时候也是不断的重复说"叫妈妈""叫爸爸"给他听。那么我们学习说英语也是一样的。 大家知道,口语也就是"说",是属于知识"输出" 。而这些是建立在"输入"的东西足够多的基础上的。在你的知识储备足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说出流利的句子。"说"的前提是"听"的足够多。要想说出标准流利的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多听,并且尽量模仿原文的语音语调,一遍一遍的练习和比较。 记得我小时候学英语的时候就是如此,把新概念的录音录在MP3播放器里,上下学等零碎时间也尽量利用起来听录音。现在信息发达了,大家完全可以在手机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自己感兴趣的英语片段,多花时间模仿。无论是知名度高的英语课文,还是热门搞笑的美剧等等,都完全没问题。所谓的"语感"也就是这么形成的。 第二步,在进行了一定的储备之后,一定要有不要脸的精神。敢于用自己学过的句子跟老外交流,不要怕错,错了被指正,才会提高的更快。网上有很多这种英语交流的软件可供大家选择。 也可以尝试到英语交友网站,结识一些来自不同国家的老外。慢慢了解他们不同的语音和语言习惯。我曾经还打过美亚的客服电话,感兴趣的也可以尝试尝试! 综上所述,"听"是基础,"说"是实践 ,按这些方法努力一定可以有效培养你的英语思维,让你的英语口语更加流利。觉得有道理的朋友,不妨点赞关注支持一下~ 英语不存在所谓的思维,而一切都是为了"自然反应",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自然语言能力,就必须回归生活的"放养模式"。 要想让孩子的英语脱口而出,就必须摒弃所谓的"对错观念,标准观念",这也是中国英语教育的巨大顽疾,语言能力必须在试错中成长,而不是去努力背诵模仿所谓的思维定式。 最大的障碍莫过于"成人思维"的问题,很多人坚定不移地认为"只有大量输入英语,才能合理有效输出英语",这是一个天大的谎言与笑话。很多家长和老师就是要不过这个弯儿来,没有几百次的错误输出,基本不会有一个有效输入,而普遍采用的阅读和听力方法都存在巨大缺陷,"理解性输入也不是输入,而"表述性输出"才是有效输入,一首古诗听懂了,是"理解性输入";而孩子能够在特定场合引用这首古诗才是真正的输入。就像挣钱一样,真正的收入,是按照你能"掏出多少钱"来算的。所以现在流行的英语教学模式都是"期待模式",以为将来会有收入,但是未来总是"赖账"。看一眼你周围的孩子,书没少看,单词没少背,动画片没少看,结果还是差强人意,这种赌未来的模式注定失败。 而我们采用的"为了输入而无限输出模式"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以听懂外国人为目标,无限循环大强度输出英语句子,通过盘活儿童有限的词汇量,直接面对各种不同的场景,就是为了把语言转化成"自然反应"。不用质疑效果,一旦我们选择遵守自然规律,一切都很简单。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回答。 第一个答案,如果你的经济条件足够优越,这个问题基本就不是问题了。你可以趁着孩子还小、或者利用寒暑假期带他去母语国家切身感受当地的人文氛围。我有个苏州的同学,读高中时老师说如果他们家庭在他们的教育上年投入小于10万就别进他们那个班(2006年的时候)。他们就是到假期学校就会统一组织去国外夏令营感受异域风情。她的外语发音和思维果断的甩我们一众室友同学N条街(当然她自身也很努力) 第二个答案,如果条件一般,那结合我自身经验,那就是—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就是在当英语老师的父亲的教育下,背了N多英语原文,最后英语考试成绩比我们那个同学也不逊色,当然口语发音和思维方面差距还是有的。 首先我要说的是家长要有一份野心。也就是说,家长要执着的想把孩子培养成英语人才。这个非常重要。有了这份执着,你就会不停的挖空心思去给孩子创造条件。会自己摸索方法。 我们夫妻两人就是有这份野心的父母。大女儿2008年出生,那时候英语培训并不是这样铺天盖地。也没有线上教育,英语学习的资源非常局限。我们就把图书馆里能找到的所有音频都搬回了家。 大女儿三岁会了几百个单词,但是还是很难说句子。因为和孩子对话句子的量也非常有限。但是又不甘心就此停止。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还是找到了一套非常神奇的办法。利用这套方法,老大在3岁就可以讲自己画的画。5岁开始英文原创脱口秀。现在五年级,听<老人与海>原声,听雅思备考都毫无压力。 最重要的是,不论扔给她什么题目,她都可以自己用英文讲上一段。 很简单,想要像外国小朋友一样,自然而然地习得英语思维,那就要用外国人学英语的方式或方法学习英语。 第一、创造环境。一出生就浸泡在英语环境里当然是最好的,可是能做到的不多,毕竟英语是咱们的第二语言。那么就要趁孩子还小的时候,两岁开始英语启蒙,大量听原版音频、看动画片、绘本,然后大量输出,也就是"说"。总之,想办法创造英语环境,大量听、说,并且越早开始越好,这个时期就是自然而然地"习得"。 第二、原著阅读。想要像英美国家的人那样地道表达,就一定要阅读他们阅读的书籍,大量阅读英文经典原著。一方面阅读可以全面提高拼读、词汇、语法、写作,学会地道表达;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西方文化,语言就是文化,只有了解文化,才能够把需要说得"精"说得"雅"。 总之,语言是文化,是技能,不要把它当知识在学,而是大量训练,才能学好,想要彻底抛开"母语思维",不经过转换脱口而出,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做到,成人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