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降压药尽量不要长期服用,看看有你吃的吗?医生尽早换药
导语: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升高,并伴随多个器官以及身体功能严重损害的临床特征。
根据2021年血压防治指南最新统计,我国因高血压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猝死的人数高达58.65万,其中最常见的是脑梗塞,脑血栓,心肌梗塞以及动脉梗塞等诱发病。
虽然如今我国的医疗技术进步了很多,但是对于慢性疾病来说,仍然无法彻底将其治愈,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想要将血压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唯一的方法是服用降压药物。
高血压的诱发因素
【遗传因素】
高血压与遗传因素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相关的了解,60%的高血压患者都具有高血压家族史。
高血压属于遗传性的会遗传给下一代,遗传性因素引起的高血压,通常发病时间较早,高血压患者这时应积极监测血压值,并且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不良饮食】
不少高血压患者都有喜欢吃重口味食物的习惯,而含盐量过高的食物,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
所以平时要以清淡易消化的蔬果为主,最好多吃一些高纤维的杂粮和坚果,以及包括苹果、柿子在内的水果,这样对病情的预防很有帮助。
【环境影响】
处于环境污染、噪声环境下或受视觉刺激强烈者,尤其是那些在炼钢厂、机床车间等地方工作的人员,也容易诱发高血压。
【工作压力过重】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心脏负荷加重,引发高血压。
【饮酒吸烟】
饮酒:酒能引起和加重高血压,损害心脑血管。
吸烟:长期吸烟能引起小动脉持续收缩,形成小动脉硬化,引起血压升高。
4种降压药尽量不要长期服用,看看有你吃的吗?医生:尽早换药
1、含有可乐定的药
以前吃过的患者可能深有体会,服用含有可乐定的药后会感觉口干、心跳加速,头脑发晕,说明机体电解质紊乱了。
如果药物成分持续在体内堆积,还可导致血糖升高,促进血管硬化,甚至影响尿酸代谢,诱发痛风,少部分患者对它过敏,吃药后总是恶心难受,皮肤长疹子。
2、复方罗布麻片
口服复方罗布麻片常导致偶尔的不良反应,如胃痛和口干,一些患者有哮喘和肝痛,心脏毒性主要为心动过缓和收缩期前,当患者服用复方罗布麻片时。
过量食用会导致镇静、嗜睡、疲劳等,还会导致血尿酸升高,因此,服用复方罗布麻降压片的患者应注意按照医嘱服药。
3、短效地平类降压药
地平类药物分为长效和短效两种,短效的药物起效比较迅速,降压效果比较强烈,对于中老年患者来说吃了这一类药物,血压难以控制在一个平稳的水平,而且很容易导致血压剧烈波动,这是危险的。
甚至有可能会诱发体位性低血压和顽固性低血压,也有患者出现了肢体水肿或者是面部充血发红的副作用。
4、利血平降压药
利血平降压药在临床上已经不太被广泛推荐了,现在最常见的是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含有利血平的降压药会引起中枢的抑制,耗竭神经质递质,用药剂量不好掌控。
容错量小,稍微多服用一些,就有可能引起血压的严重下降也是非常危险的,另外临床上女性服用利血平类降压药,也是抑郁症的不明确诱因。 服用降压药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按时吃药
药效的维持时间都是固定的,按时吃药能够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保持稳定,当然血压也能保持稳定。
切忌按需吃药——血压高了吃药,血压正常了就不吃。如果这样,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中,而并发症大多是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的。
——联合用药
血压大于160/100mmHg或高危患者,应选择小剂量联合用药,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比如β受体类药,心率减慢者、心率60次以下禁止使用;患者血压低,禁止使用利尿剂;肾功能不全者,禁止使用ACEI类降压药。
——服药最佳时间别错过
一般来说,血压高峰期有2个:上午7点-10点,下午16点-18点。这两个时间段服用降压药效果会比较好。
而晚上服药的话,最好在7点之前。因为睡觉时本身血液循环较慢,血压相对较低。如果临睡前吃降压药,会导致血压下降迅速低血压上身。
——不可随意减量或停用
有些患者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身体的不适的症状逐渐地缓解,或是用药后会有一些的不适症状,因而会随便的减量或是停用药物,结果导致血压的不稳。
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需要遵循以上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