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刘善伟 通讯员 张圣涛 北风呼啸,科尔沁草原上,一座涉水桥下,冰面上的芦苇随风摆动。芦苇丛中,19岁的杜洋趴在冰面上已经四个多小时,肚子泛凉,膝盖渐寒,芦苇擦过脸,刀割一样疼,他忍住不动。"如果对手徒步来,我动一下就会被发现、干掉。" 发动机声音忽然由远及近传来。杜洋一阵欣喜,"他们是开车来的。"爬到预定位置,杜洋举枪射击,砰砰声此起彼伏。桥上,8名从车上下来持枪搬障碍石的"对手"先后被杜洋一人伏击歼灭,而他们始终不曾发现枪手埋伏在哪里。 在科尔沁草原上这次对抗演练,离杜洋2018年9月入伍成为第80集团军某旅"红八连"的一员,仅有14个月,而杜洋已蜕变成一流的战士。 2021年8月,科尔沁草原连续几天下大雨,一座"红八连"行军必经的无栏杆涉水桥被暴涨的河水淹没。15辆战车过桥如果没有路标,后果不堪设想。 一级上士覃莽拿了标杆便蹚进冰冷的河水。桥中间水深过肩,几个趔趄,覃莽的头几度下沉入水又几度扬起。往返探测后,覃莽站在河正中、桥边一侧,扶住标杆引导车队安全过河。驾驶员蔡良成回忆:"发动机室和驾驶室里都漫进了河水,冰凉冰凉的,很心疼覃莽。"覃莽一年前做过膝盖韧带手术,"天气变化时会有些酸疼。" 2017年7月,覃莽从外单位分流到"红八连","当时没心气,想着再干一年就转业。"最终,覃莽却留在军营,训练和执行任务都冲锋在前。老兵覃莽在"红八连"再次经历了成长的蜕变。 第80集团军某旅"红八连"利用训练间隙开展"听从’母亲话语‘,当好’红军传人‘"小演讲活动,帮助官兵筑牢思想堤坝、坚定政治信念(曹鹏摄) 罗布是"红八连"的藏族战士,他2016年18岁入伍时,不会写汉字,指导员拿来字典教他拼音,他没兴趣:"我过两年就退伍回家了,不学。""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学汉字对你有益无害。"罗布便从汉语拼音开始跟着学了起来,"觉得他说得好像有些道理。" 义务兵两年服役期满,罗布可以退伍了,父亲打来电话,"家里的牦牛越来越多,回来帮我干吧。""爸爸,我不想回去,我在这里学会了读写汉字,学会了过年给爸爸妈妈邮寄礼物,学到了习近平强军思想。只要条件符合,我愿意永远在这干!"在"红八连"6年,罗布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蜕变。 "红八连"究竟有怎样的力量,使得战士思想上产生了自己最初不曾想到的深刻蜕变? "党的声音就是母亲话语" "红八连"的前身是南昌起义时的朱德军官教育团警卫连,之后跟随朱德同志上井冈山,加入革命队伍南征北战。1934年湘江战役,"红八连"官兵一度牺牲过半,紧要关头,28岁的党代表韩光荣对战友说:"党的声音就是母亲话语,不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听党的话、跟着党走就错不了!"经三天四夜的浴血奋战,"红八连"最终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随大部队继续长征。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在"红八连",韩光荣于危急时刻说出的"党的声音就是母亲话语"这句饱含深情的肺腑之言,穿越历史的硝烟传承至今,鼓舞了无数党员战士勇往直前,以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民族。 1940年7月20日,"红八连"攻打江苏盐城崔家集,此地驻扎日伪军200多人,据点周围有6米高的围墙,围墙外有铁丝、外壕、鹿柴。围墙四角有4个炮楼,另有一个12米高的中心炮楼。战前的支部党员大会上,25岁的副连长姚得顺抢先担任 "奋勇队"队长,写下血书,带领11名党员夜袭。迫击炮一发接一发落在"奋勇队"队员身边,姚得顺右腿被炸伤后爬行50多米到围墙下,轰的一声巨响,第一个炮楼被顺利攻破,姚德顺壮烈牺牲。战后,连队被八路军一一五师授予 "铁的堡垒"荣誉称号,表彰连队党员的牺牲精神。2019年国庆阅兵,"红八连"战士李胤世作为光荣的战旗方队中的一员,手持"铁的堡垒"战旗,走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第80集团军某旅"红八连"官兵斗志昂扬走向比武场 (张仲彪摄) 1950年12月30日24时,39军116师奉命全部进入临津江北岸阵地。"红八连"官兵在敌人眼皮底下开启长达17个小时的隐蔽。战前,22岁的共产党员罗斌发出"冻死也不让敌人发现"的誓言。冰雪侵袭着战士们的身体,冷了,向身边的战友靠过去;饿了,拿出干粮就着雪囫囵吞下。 17个小时后,三发绿色信号弹直插苍穹,一百多名"红八连"战士跃出堑壕,冲向临津江对岸。此处河段宽达百余米,水深1米至1.5米,封冻的江面已被炮弹炸开了花, 23岁的战士苏文惠和冰块冻在一起被江水冲走,30岁的班长孙风寿、29岁的副班长王汝程、26岁的战士杨福生等在敌人疯狂扫射下中弹牺牲。但"红八连"无人退步,罗斌和战友们穿着"冰盔冰甲"冲上河岸,并向纵深推进20公里,为全团官兵打开了一条重要豁口。战后,"红八连 "1班和5班被116师授予"突破临津江英雄班"荣誉称号。 1951年3月,志愿军第116师撤至邵阳以北。"红八连"连二排奉命坚守784.6高地, 4月3日拂晓,敌人发起进攻。25岁的共产党员、二排副排长孙广禄豪气干云:"我们2排每个人都是一颗制胜的子弹,天大的压力我们也能顶住!" 在2排坚守784.6高地的三天三夜里,山头被敌人倾泻的炮弹削去足有一米。英雄的2排在此高地屹如泰山,击退美"开国之勋师"骑1师从排到营的7次进攻,歼敌200余人后奉命撤退。战后, "红八连"2排被所在团授予"春川守备英雄排"光荣称号,孙广禄荣立二等功。 时光如白驹过隙,今日的中国已如烈士所愿,但烈士的精神赓续不绝。采访时,"红八连"的战士杜洋说自己也才卧冰5小时,"比不得‘突破临津江英雄班’卧雪17小时!"覃莽说自己在河水里也才站了半小时,"先烈们有的在江水里被冰裹着就冲走了呀。" 党性锤炼,360度无死角 "在‘红八连’,党员的特权是冲锋。"2020年1月冬季训练,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连队党员带头站凌晨潜伏哨、睡野外猫耳洞。4小时趴在雪窝里潜伏无一人暴露,6公里连续奔袭无一人掉队。 2019年3月,连队接到堆靶山的紧急任务,非党员干到晚上9点即被带回休息,党员骨干加班至凌晨。完成任务后,站哨轮岗,老党员又把体力不支的新同志换下。 连队人员时有更替,"红八连"如何做到党性锤炼深入每位党员的思想? 在 "红八连",点名时每位党员的名字前都会被加上"党员"二字。2019年7月,党员新排长马梓程初入连队,前几次参加"红八连"晚点名,他发现自己名字前没有"党员","得按程序得到大家的认可!"马梓程后来打听明白了。 2019年11月,连队参与红蓝对抗,"红八连"负责攻下一个叫八角台的地方,马梓程带领的二排作为尖刀排,要冲在全连前面。他请教连长和各级骨干,推演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最终确定把八角台西北方3公里处的小树林处作突破口。连夜出发,一路奔袭,12小时长途机动后到达小树林,8班突然报告有人"冒了烟"。"敌袭!"马梓程果断研判局势,当机立断:"7班去小树林左端,9班去右端,8班正面牵制,实施合围……"蓝军还没有准备好防御阵地,便被冲杀而来的滚滚铁流尽数"消灭"。事后,连队组织演习复盘,马梓程在战斗中展现的勇敢果断和沉着冷静,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习近平主席说:‘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晚点名时,马梓程的名字前,加上了"党员"二字。 连队通过电子显示屏学习强军思想 (仇成梁摄) 相比马梓程,刘聚强经历了些波折。2020年11月,还在读大专的刘聚强在校期间成绩突出,表现优异,被确定为预备党员。2021年6月,刘聚强来到了"红八连"。突然紧张的训练节奏,让他感到难以适应,做起事来毛毛糙糙。民主评议时,有人指出了他的问题:"时常露出小毛病,连转正申请都没有写。"最终,刘聚强作为预备党员转正延期。刘聚强对此有些不解。"在‘红八连’入党不仅得本领过硬,更要思想红彤彤!"张春宝讲了自己的经历,在上级比武中连续3年夺魁,却由于有"不乐于培养帮带他人""理论学习不积极"等缺点,几次申请都未能入党,"改掉毛病,大家认可后才行。"刘聚强想明白后,外出拉练时抢着站岗放哨,平时无事时抢着打扫厕所,今年5月5日,他的转正申请终于通过。"现在,我对党员身份的自豪感更强了!" 党员转正得经民主评议,排长当支委则要经过考核。2020年10月,完成新毕业排长岗前集训的李万芳,以综合排名第二的成绩被分配到了"红八连"任排长。"‘红八连’有个不成文的传统,支委既要思想红,更要军事硬,达不到军政兼有的标准,说话没底气、群众不服气……"李万芳任职满1个月后,迎来了首场"大考"——增补支委资格考核。 "理论知识考核总评优秀,基础体能考核总评良好,主战装备考核总评不及格,赓续传统考核总评及格。"支部党员大会上,当"红八连"党支部书记于鹏公布完李万芳的考核成绩后,有士官支委率先发声:"连队支委人人都是训练标兵,李万芳同志军事训练成绩没有达到优秀,仍需继续考察……""李万芳同志刚到连队两个月,还没有进入状态,现在进支委,为时过早。""在‘红八连’人人都是解说员,连史讲不全,哪有发言权。"李万芳原本以为只是简简单单走走过场,却被大家接二连三的发言给"批"得无地自容。最后,支委会形成一致决议:军事有"瘸腿",不能进支委。 此后,李万芳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体能,白天铆在战车里一招一式练装备,晚上钉在学习室里加班加点学军事,周末躲在荣誉室里反反复复记连史。一个月后,李万芳各项考核全优,在"红八连"支部党员大会上,高票当选支委。"心里亮堂堂的,我为战友们当初对我的‘严格’而骄傲。" 在"红八连",连长和指导员更是党性锤炼的"重点"。 2019年底,时迎新由营部参谋调任连长后,带领战友出色完成了冬季野营拉练,自认为和大家打成了一片。第一次参加组织生活会时,党员张春宝上来就抛出三个问题:"副书记同志,你真正了解连队历史吗?真正熟悉连队传统吗?真正融入连队官兵了吗?"党员张真强也直言不讳:"连长,你天天绷着脸,晚点名时总是用审视、怀疑的口吻点评大家,你不信任官兵,官兵又怎么信任你呢!"一番话下来,时迎新直冒汗。"都说‘红八连’党支部始终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党性锤炼的有力武器,这一次我是真正体会到了威力。"会后,老党员找时迎新谈心:"在‘红八连’,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日常的精神食粮。"时迎新也开始注意"表情和语气管理"。一次采访结束时,记者看到,时迎新和一位战士谈得开心,上去轻扯了下战友的衣领,二人会心一笑。"大家越批越亲。" 指导员于鹏第一次讲党课,课前又是做PPT,又是拍照片。课后第一次组织生活会上,党员直接开批:"你讲得不贴近军营生活!""课程很死板,离书记该有的水准有距离。"事后,"每次讲党课前,我都找战士谈心,问他们关心什么,把他们关心的内容加入课件,大家听后脸上有了会心的笑容。" 新兵下连授枪仪式在荣誉室进行(仇成梁摄) 战力提升,助力成才无缝隙 于鹏刚来连队时曾组织战友们进行一次夜行40公里的越野拉练,走完32公里后,他派出警戒,"就地调整五分钟,战士们都很疲惫,明天训练内容多,我建议提前结束。"虽然嘴上说着"建议",于鹏心里想着不会提出什么"异议"。"支委们集体做的决定,你不能一个人临时给改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制胜的子弹,天大的压力也能顶住!"于鹏愣了一会,"当时心里想,这连队行!在这干,犯错有人拉袖子。"那场强化训练,最终行军满40公里,无一人掉队,无一人喊苦喊累。在回来之后的组织生活会上,于鹏诚恳承认了他的问题,接受了大家"狂风骤雨"般的批评。 此后,于鹏和连长时迎新带领战友们瞄准提升打胜能力带头狠抓训练、严把标准:寒冬,零下10摄氏度左右,人人训练服里外湿透;酷夏,风吹雨打,人人晒掉几层皮。一年多下来,于鹏瘦了整整一圈、人也变黑了。但"红八连"的战士们在多次训练比武考核中连续摘金夺银,他本人也荣立三等功,更在2017年度集团军育人参谋集训比武考核中荣获第一名,2021年,他被评为年度陆军优秀指挥军官标兵,"在‘红八连’,想进步想成才想打胜仗,战友们的帮助能温暖到心尖;思想有松懈,战友们的批评也会无缝隙。" 藏族战士白玛多吉和罗布一样,2016年刚来"红八连"时也不会汉字,班长欧阳顺给他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可白玛多吉不会拼音查字,欧阳顺就从偏旁部首开始教他五笔查字法。刚写字时,欧阳顺扶着白玛多吉的手一笔一画教笔顺。"班长就像教自己的孩子一样。" 在欧阳顺的鼓励下,白玛多吉渐渐地能够进行流利的汉语对话。"党的声音就是母亲话语。"白玛多吉从中深受启发,他把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作为重点学习内容,不认识的字及时查,不会的读音及时学,不懂的观点及时问,还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 在军事训练上,白玛多吉更是毫不含糊,他在营刺杀操比武中获得第一名。现在的白玛多吉不仅成了副班长,还成长为连队120反坦克火箭专业教练员、刺杀操训练教练员。白玛多吉的妈妈知道他的进步后激动地说:"在部队好好干,如果你提前回来,我拎着棒子揍你。" "红八连"32任连长梁浩,1989年出生,12岁父亲去世,后来母亲改嫁,也病故了。2007年12月满18岁入伍前,从小与他相依为命的奶奶亦去世,"我已无父无母无依无靠,只能靠组织,在我心中,组织是成长的沃土,是党的恩情,‘母亲的话语’培育了今天的我。" 梁浩说他新兵下班后,拼命地练跑步。"大家团购跑鞋,指导员知道我家境贫困,自掏170元钱给我垫上。上了训练场我不玩命,都对不起给我买鞋的人!" 参军后第一次过生日,漆黑的宿舍突然灯火通明,全排战友捧出蛋糕,同唱生日歌……"当时感动得眼泪哗哗地流!"梁浩说,这是他从小到大过的第一个生日。"如今回忆起来,我在‘红八连’的每一天,都在战友们的温暖帮助下如饥似渴地进步和成长。" 覃莽2017年到连队后,本想到炊事班干一年就退役,但连队看重他的思想、业务水准,支委会推荐他担任一班班长,"我觉得 ‘红八连’风气正,唯才是用,在选人用人上,一碗水端得平。"覃莽2018年顺利晋升为四级军士长,"我不再想着退役了,军队改革,每天都能学到习近平强军思想,每天都能接触到新的装备知识。" "红八连"指导员于鹏告诉记者,在"红八连",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和装备知识已经形成了风气,每天关灯后,都会有战士打开台灯读书,或在健身房加练体能。 张真强和崔彦光是连队的体能达人。2018年10月,集团军比武大赛上,张真强左脚脚底板长满鸡眼,他跺麻脚后参赛,获得400米障碍赛冠军。"连队风清气正,我们练起来不怕苦,心气足!" 同样是参加400米障碍赛,2020年,"红八连"战士崔彦光从一米多高的独木桥上摔下,膝盖触地受伤后,站起身坚持跑完余下300米赛程,中间两次翻越2.5米的高墙,最终夺冠。"思想在连队经过党性锤炼,比赛时遇到挫折不灰心。" "无论是学习,还是训练,只要努力,身边总不缺助力。"杜洋告诉记者,在"红八连"学射击,身边的党员战友都会毫无保留地教,"进步快!" 在党组织这个坚强堡垒的引导下,近年来"红八连"连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在集团军以上比武考核中创破纪录30余次,先后被表彰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和"全国先进党组织"。 "我在别的单位也当过主官,但在‘红八连’,我真切地发现了习近平强军思想可以打破纯军事训练对战力提升的瓶颈。"采访结束前,"红八连"指导员于鹏这样总结。"而且,这种突破永远没有上限。"时迎新感慨道。 (付晓辉、付君臣、崔健对本文亦有贡献) 一代代"红八连"人接力创造的辉煌(仇成梁摄)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张斯絮 刘晓 刘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