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悄然间发生变化,与此相伴产生的核战风险系数也持续增加,基于避免爆发核战争的全球攻势,以联合国为组织框架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次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拉开帷幕。 在开幕式中,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醒与会各方,在核战争的阴云下,任何一个"误判"或者"误解"都有可能导致全球的毁灭,各国之间只有继续遵守条约内容,加强对话和协商,才能行之有效的维护世界和平。但正如媒体预料的那样,这场注定矛盾重重的会议,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没有通过成果性文件。 据悉,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简称NPT)缔约国的第十次审议大会的最终投票环节,俄罗斯代表投下全场唯一的一张反对票,最终决议文件以190:1的结果未获通过。同为NPT的成员国与掌握核武器的国家,中国则投出赞成票。 按照相关规定,NPT审议大会每隔五年召开一次,会议重点主要是191个成员国对当今全球的核政策、核战略等进行分析,并就核不扩散合作的发展建言献策,最后在大会结束前以全体一致的投票表决方式,通过决议。 在国际局势波谲云诡的今天,反对核武器扩散基本上是各国间为数不多的共识,对于维护全球安全体系有重大意义,那么同样作为面临西方世界核战风险的俄罗斯,又为何要拒绝这么一份决议呢? 俄罗斯反对的理由很简单,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决议中"夹带私货",将有关俄乌冲突的议题放在条文中,严重损害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因此俄方只能选择拒绝。 西方国家要求,俄罗斯必须将自己掌控的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控制权移交给乌克兰政府,以此来确保当地的"核安全"。现如今,这座核电站早已被俄军牢牢掌控,如果普京选择在这一问题上让步,那么不仅亲自"打脸"自己下令发动的特别军事行动,而且更无法向俄罗斯民众尤其是前线部队交待,在俄乌冲突久拖不决的当下,无论西方开出什么价码,俄罗斯都不会接受。 俄方反对的理由不止于此,NPT主要商讨的是全球核不扩散事宜,出发点是站在全球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上进行合作,不应该将充满政治性的条款加在条约中。美西方这一"夹带私货"的行径,与大会的宗旨彻底背道而驰。 更重要的一点,之所以该会议被称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会,就说明其只应该核武器范畴下的相关议题,而扎波罗热核电站完全属于民用核设施,同用于军事作战的核武器有着本质区别。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被国际国内法禁止研发核武器,但其民用核设施规模和水平却位居世界前列,难道美国就不怕日本突破战后国际体系的限制,研发核武器对美开展核报复吗? 虽然中方也投下赞成票,但却并未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联合谴责俄罗斯,而是从事情的是非曲直出发,对投票结果"表示遗憾",同时指出"今天的这种局面证明,条约的机制并不是在真空中运行"。 这句话看似很难理解,但里面却蕴含着国际政治博弈的底层逻辑。首先,国际社会对于核不扩散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仍有着强烈的诉求,《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非一张白纸。可具体到如何落实和实践上,各大国的立场却有着明显的不同,美西方希望将其打造为捍卫自身全球霸权的工具,中俄等绝大多数国家则希望真正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核不扩散机制。 战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核能作为全球间最为强大的力量之一,早期也是首先被运用在战场上。在当前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下,如何使用这把既可造成人类重大历史性悲剧,又能造福于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双刃剑",是对全世界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