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的众多主播里面,有一个叫劳春燕的女主播。 其实她一开始并不是央视的人,而是从上海电视台打拼到上海卫视,又从上海卫视到央视的。 这一路事业的打拼,对于劳春燕来说,十分的热血,励志。 随着一路打拼,劳春燕有了名气,有了不少名气,被不少人喜欢。 人人都喜欢她羡慕她风光的一面。 可是在风光背后,也有无限的心酸,因为事业,要和丈夫分居,甚至一分居就是按年份计算。 这对于常年异地恋的他们来说,感情生活到底怎样呢? 而劳春燕身上究竟有哪些故事呢? 1971年,劳春燕出生在美丽的浙江绍兴。 她从小便是别人家的孩子,性格好,学习成绩好,不过人外有外天外有天,别人家的孩子之外还有别人家的孩子。 她舅舅有一个同桌,高考成绩以实力第一名的成绩去到了复旦大学。 于是乎,这个人的事迹便在家里传开了,刚开始,她听家人说,还觉得十分稀奇,觉得这个人好厉害。 可是听得多了,竟然也有些不服气。 劳春燕本身性格要强,总听家里人念叨,便暗自发誓,自己也要去复旦。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劳春燕还特地把它写在了日记里。 或许是觉得难为情,劳春燕没有告诉任何你,却没料到,日记一不小心被外公看见了。 不过外公并没有嘲笑劳春燕的梦想,而是鼓励她好好学习,或许某一天梦想就变成了现实呢。 有了外公的话,劳春燕信心百倍,更加努力认真地学习。 年纪越往上,学习成绩反而越来越好,她似乎能看见复旦大学在朝自己招手。 到了高三的时候,她的同学们都在努力备考,而老师却单独找到了劳春燕。 告诉她,以她的成绩,完全可以保送,可以不参加高考。 只是,劳春燕听了之后并不同意,想要用自己的高考实力考上心仪的大学。 老师只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再三劝说后,她依然没有改变想法, 至此老师也不再多说,只让她在考试时候不要紧张,正常发挥就行。 就这样,在一番努力下,1990年,劳春燕进入了复旦大学。 而且是以绍兴市文科状元,浙江省文科第四的成绩入学的。 在学校的时候,劳春燕抓紧时间提升自己,在课上不放松自己,在没有课的时间也抓紧一分一秒练习。 在同学们玩的时候,她在读书。 在同学们恋爱的时候,她还在读书。 这让劳春燕在大学期间进步不少,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她的学分便修够了,到了可以毕业的程度。 于是在1993年,劳春燕便毕业了。 因为在大学成绩优异,劳春燕上海电视台工作。虽然在校成绩好,可是实践的经验却不是很多,所以台里让劳春燕先从编辑记者开始做起。 这都是很小的工作,但是劳春燕没有嫌弃,而是兢兢业业地完成,没有丝毫怨言。 劳春燕能这样做,一是本身对播音有着很大决定,想要做好。 二是她不想被人看扁。 她不想把自己当做花瓶,也不想别人把自己当做花瓶,更不想在以后的事业生涯中,靠着提词器而活。 所以,她极力在提高自己。 完善自己。 劳春燕就这样慢慢从下面开始做起,事情很琐碎,但是也学到了很多。 而台里的人看她如此机灵又不抱怨,都觉得她是能成大事的人。 于是,在进入上海电视台的第二年,她便开始主持节目《今日报道》,成为主持人后的劳春燕能加卖力,每天早早到台里,很晚才回家。 虽然很苦,甚至还放弃了很多玩乐的时间,但是却得到了回报。 人们对劳春燕的报道十分满意,也因此,她吸引了不少粉丝。渐渐地,劳春燕的知名度上去了。 又过了一年,劳春燕便又担任《新闻透视》节目的主持人,因为讲话干脆利落,大方得体,劳春燕渐渐在主持圈里有了一定的名气。 甚至有不少人希望劳春燕可以加盟到自己的频道。 1998年,劳春燕已经在上海电视台干了5年时间,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有了不少人气和人脉。虽然有了不错的发展,可是也没有太大的突破了,她也想着,如何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于是正是这一年,上海卫视,也就是如今的东方卫视,向劳春燕抛出了橄榄枝。 从早已经熟悉的环境去陌生的环境里去,需要巨大的勇气,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是也是机会,劳春燕想了想,决定还是去试一试。 就这样,劳春燕加盟到了上海卫视。 进入上海卫视那一年,她便担任了节目《星期视点》的主编和主持人。 第二年,她便遇上了大新闻,韩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在上海坠毁,她听到后马上带着团队冲到现场,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后来,她参与了这起事情的深度报道,获得了中国新闻二等奖,上海新闻一等奖。 经过这一事情后,劳春燕的名气更是涨了不少,台里的人也越来越多重视她,给了她不少节目。 有新闻资讯类节目,新闻评论类节目,更有人物访谈节目,可谓是各个方面,劳春燕都有所涉猎,而且做得还不错。 而且随着台里会有不少新人的加入,不少人都十分羡慕或者崇拜劳春燕,但是对于她自己,并不是这样。 因为在大学提早一年毕业,没有完整享受大学四年的时光,对于劳春燕来说,总是有些遗憾。 再加上台里人才济济,让劳春燕突然生出一股紧张感。 于是,她想着要不然再去学习一把,充实自己。 她这么想了,也很快付诸于行动,一边学习一边上班,对于很多人来说,精力实在不够,可是劳春燕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每天都元气满满。 很快,在2003年,她便取得了复旦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学位。 几年的学习之后,劳春燕知道的东西更多了,做起节目来,也更加游刃有余。 在事业上,从上海电视台到上海卫视,再到去学习读研,她的一路是十分顺畅,这背后缺不了她的努力,也缺少不了她家人,也就是老公的陪伴。 她的老公名叫裘正义,也是毕业于复旦大学,只是他是1982年考上的,还是当年浙江省的文科状元。 算下来,两人相差能有8岁。 都说三岁一代沟,那相差八岁,起码就有三个代沟。 可是两人之间,却没有这种感觉。 或许是裘正义也学习的新闻系,对这方面有自己的一腔热血,所以很理解劳春燕在事业上的拼搏。 也正是因为这个劲头,当初才吸引的他。 因为心里能懂劳春燕,所以对她的一些决定,裘正义更是百分百支持。 夫妻两人相处和睦,可是在双方父母的家长眼里,也不是那么简单。 虽然在一起了,但是一直要孩子,让公婆尤为焦急,也崔生过,但是丝毫不管用。 劳春燕不急,裘正义也不急,日子也就这么过着。 但是公婆没有想到的是,劳春燕的心还没有定下来。 2006年,央视的《中国法治报道》开始公开招人,劳春燕便想去试一试。 这让公婆心里不舒服了,要是合格了,劳春燕就在北京住下了,但是裘正义还在上海,两人便一下子成分居夫妻了。 哪里还能指望要孩子呢? 但是劳春燕早就心意已决,而且裘正义也没有阻拦,于是乎,他们只能看着劳春燕去北京追寻梦想了。 2006年,劳春燕正式离开上海卫视进入了央视,刚进央视便担任了不少节目的主持人。 虽然一直在忙事业,但是她也会闲下来给裘正义打通电话。 又或者,裘正义有时候也会去北京看她。 他们虽然分居,但是感情却一点没变。 在央视的日子里,劳春燕没有想过生孩子的事情,可是生活中总有些小意外。 2009年,劳春燕怀孕了,看着肚子里的小生命,她又喜又忧,很快把事情告诉了裘正义。 因为不能陪在身边,裘正义只好一遍遍地嘱咐她,要时刻小心,不要勉强自己。 劳春燕听着一一答应了,可是面对工作还是毫不松懈。 直到后面一段时间,她怀孕反应越来越难受,才不得不向台里请了假,一段时间没有出镜。 却没有想到,就因此不少人开始阴阳怪气,或者乱加猜测,觉得劳春燕得罪了人,退出了央视。 面对着部分网友的话语,劳春燕没有去反驳,而是等着小生命的降临。 而那段时间,裘正义和家里人去北京的频率也增加了不少,就是为了多照顾劳春燕一些。 年底,劳春燕的孩子出生了,只是孩子生下后,她实在无暇顾及。 想了想,还是把孩子送到了上海。起码上海有裘正义,还有家里人。 就这样,两人继续保持着分居的生活。 生下孩子不久后,劳春燕便收拾了心情重新回到央视,或许是孩子带去的好运,她的事业开始急速飞升。 2013年,她还开始主持《焦点访谈》。 这个节目在央视也算是重要的板块之一,能接手这个节目,便足以看出主持人的水平。 为了让节目做得更好,《焦点访谈》中的串联词,大部分都是劳春燕自己所想所写的。 这样的工作看似简单,却更加体现劳春燕的写作功底和水平。 写出来的话语不能太空太大,而是要接地气,而在接地气的同时,还要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写得多了,劳春燕也越来越顺。 其实能写的好,也是劳春燕一直以来坚持的结果。 每次做报道之前,她都要去看大量的资料,掌握资料后,才能做得更好,而这些东西都潜移默化成为了劳春燕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当然,有时候劳春燕也会很想家里的孩子,她会回家看看孩子,也有时候,裘正义会带着儿子去北京。 一家人在北京住上几天。 能见到儿子的那几天,是劳春燕最为幸福的几天。 带着孩子一起吃饭,散步,出去玩,时间少却也很珍贵。 这就是裘正义和劳春燕的生活常态,虽然说得过去,但是分居总不是最好的选择。 终于在2016年,裘正义决定带着一同前往北京定居,这下子,三个人才彻底住在了一起。 能每天见到儿子后,劳春燕心情舒适了不少,虽然每天在央视忙,可她还是挤出时间陪着儿子。 有了家人在身边,爱人在身边,劳春燕在事业上更加有动力。 《东方时空》《今日关注》《新闻1+1》《二十四小时》等等,都是劳春燕主持过得节目。 能力强,主持的好,加上在台里性格好人缘好,劳春燕也是不少人的榜样。 如今,劳春燕还在央视工作,一家人都住在北京,在繁忙中享受着生活。 老公偶要要北京上海两地跑。 而劳春燕就会在老公裘正义出发的那一天开始想念,直到他回家。 现在,劳春燕已经51岁了,她把大部分青春放在了事业上,放在了电视台中。 也把无数青春放在了分居生活上。 坦言之,这样的生活有着很大的风险,极其考验两人的感情,两家人的感情。 但是他们也用实际证明了,原来时间和距离并不会击垮爱情。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样不值当,为了事业把爱情,把家人放在一边。 可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都有独自的家庭,劳春燕的家人都支持她,理解她。 也就有了现在的她。 而且幸福不是交给别人评判的,她感受到了爱,那就是幸福。 那这一路,就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