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如起来的疫情之下,成都在9月1日至9月4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在经历了热带雨林、摆渡人后,成都人民真是一波三折,再遭遇核酸系统崩溃问题。 9月2日下午至晚上,全成都市核酸检测系统出现异常情况,导致检测进度缓慢。 穿透君各个成都朋友都在骂,众多的大白们,都在把手机指向天空,试图寻找找一点信号,让系统能快一点。 然而并没有啥用。 作为系统承包商的东软集团(600718)还被骂上了微博热搜,在9月3日仍然在热搜第六位,可谓怨气盛满成都。 试想一下,近2000万成都人,在雨中站了好几个小时,系统结果都是崩溃,这不是加剧矛盾吗?这个结果东软集团将如何承担呢? 在9月3日下午的声明中,东软集团终于对系统崩溃进行了说明,但是字里行间,全部都说不是自己的系统问题,而把矛头指向了网络问题。 东软集团在声明中称,东软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东软核酸检测系统)紧急上线,于9月2日04时,系统首次投入使用。 ——为何要在临时更换东软集团的系统?后续恐怕也得进行说明。 据技术专家研判,目前出现的系统响应延迟、卡顿等现象与核酸检测系统软件无关。 9月3日零点左右,在进行网络调整之后,系统运行平稳顺畅,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当日共完成1200万样本采集量。 9月3日13时左右,系统再次无法进行访问,经排查,发现是网络出现故障 ,在恢复网络连接后,系统于14时左右再次恢复运行。具体网络故障的原因,相关部门正在排查。 在第三段,东软集团笔锋一转,谈及在其他城市的流畅部署并再次提出很多问题不是自己的应用软件问题。 东软核酸检测系统已在国内17个省120多个地市部署应用,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人口超大型城市,已累计检测超过140亿人次。 在各个城市应用中,很多城市都面临全员核酸检测压力情况下的重新网络优化、算力加强问题。东软的核酸检测系统属于应用软件,其能否顺畅运行与核酸码等相关应用系统、后台的服务器、算力、网络带宽、甚至防火墙配置等因素都紧密相关,而这些系统并非由东软提供,当快速部署、切换时,初期往往会面临协调稳定问题。 在多个大型城市的实战中,东软的软件都经受住了考验,并在短期与其他系统、硬件、网络环境磨合后达到稳定运行 ,目前在120多个城市协助抗击疫情。东软核酸检测系统在上海经受住了平均每小时超过600万人次的峰值考验,在北京经受住了平均每天超过2000万人次的压力考验。 在9月3日下午4点,四川通信局也发了一则动态消息,称目前网络没有任何问题。 相比于东软集团的甩锅态度,成都政府的声明则来的诚挚了许多。 在成都发布上,对于核酸检测系统异常处置应对情况,成都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了诚挚的歉意: 昨天下午至晚上,全市核酸检测系统出现异常情况,导致检测进度缓慢。雨夜风凉,群众长时间排队,一线检测人员辛苦坚守,我们感同身受、焦急万分、深感愧疚,诚恳接受社会批评,向全市人民表示最真诚的歉意,也感谢市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 9月2日17时30分左右,我市核酸检测系统因 对短时超大并发量预估不足,导致系统出现卡顿问题。 故障发生后,我们立即组织专业技术团队与承建商一起排查原因,积极抢修,系统在增加多台服务器、优化关键参数设置后逐步恢复,但还存在不确定性,我们正在努力加以解决。下一步,我市将采取错峰核酸检测采样、强化系统运行监控、加强问题响应等措施,努力保障核酸检测平稳顺利进行。 当然,微博上还有很多专家对此分析,是核酸系统在设置之初没有做数据库分库分表,导致单次并发太高所导致的。 而东软集团的系统崩溃也并不是第一次。 在2022年年初西安一码通曾两次"崩溃",也是东软集团承建。 在对股民的回应中,东软集团再次称不是自己的问题。 而对于东软集团的回应,多数股民也并不认可,纷纷评论,投票看跌。 从2022年中报来看,医疗健康仅占其营收的16.38%,东软集团更多的行业收入是在智能汽车互联上,占比达到39.98%。 东软集团公司于2022年8月27日发布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83亿元,同比增长5.36%,实现净利润8302.92万元,业绩同比增长13.93% ,现金流净额为25.37亿元,现金流净增加额为6亿元。 相较于2021年年报中,第三行业收入为智慧城市来说,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上升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