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高考是大多数人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特别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高考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一次机会。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比较火的词汇叫做"小镇做题家",大致讲的就是农村的孩子通过努力考上好的大学,但还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比不过那些一开始就出生在城市里面的学生。每年也有很多农村的学生通过高考考上名校,他们可能是整个家族,甚至是整个镇子上面的骄傲,所以他们的未来发展也受到大家的关注。 大家心里都觉得那些考上名校的孩子,将来工作都会找到好的工作,都会前途无限。不过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2002年湖南省学霸刘琦,他的状况和大家心目中想象的可能有点不太一样。 当年以654分考入北航,国内顶尖985名校,但是毕业后9年都在家啃老,没有去找个工作。父母说他脑子一定是有问题,那么我觉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位天才儿童的世界里吧! 1984年,刘琦出生在湖南的一个非常贫困的小山村里。刘琦从小就非常聪明,被大家都认为是天才儿童。 上小学之后,刘琪将自己的天赋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不仅学东西快,而且记性也比别的学生好,课本里的知识,他看一遍基本上就能一字不落地记下来。 爷爷奶奶也说,将来这个孩子一定会有大出息,大家也对他抱有非常大的期望。 尤其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所以也没有对他进行一个特殊的教育,但是刘琦在小学一直就是班上前几名。 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习这么好,刘琦的父母也打算好了,不管自己再苦再累都一定要把儿子给供出来。 刘琦的父母 为了儿子读书,刘琦的父母在他还只有6岁的时候就去外地打工,由于没有文化水平也不高,所以也只能在工地上做点小活。 虽然在工地上上班很辛苦,但是每次打电话回去听到儿子学习非常优秀,他们也感到非常的欣慰。 在父母去外地打工之后,就把儿子托付给了自己的大哥,也就是刘琦的大伯,大伯对待刘琦就像对自己的亲儿子一样照顾。 但是在父母走后,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刘琦慢慢地变得内敛起来,性格比较孤僻,平时在学校里也只顾着学习,不喜欢和同学老师说话,吃饭放学回家总是一个人走。 转眼间,就到了中考,刘琦也不出大家所料,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父母听到这个消息也是非常开心,觉得自己再怎么辛苦也是值得的。 到了高中之后,从农村考到城里来的刘琦一开始学得并不是那么轻松,毕竟是重点高中,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是原来初中的尖子生。 不过,刘琦很快就适应了高中的学习模式,慢慢地天赋也得到了发展,每次月考基本上能够稳定在全校第一。 三年高中的学习很快就过去了,一转眼就到了高考的时候,刘琦的成绩也是备受大家关注。 高考成绩公布后,果然,刘琦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以654分的高分成为了当地的市理科高考状元。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一时之间,刘琦成为了当地家喻户晓的状元郎,听到消息的父母也是急忙放下工作,从外地赶回家和儿子一起享受这份喜悦。 不仅仅是家人和亲戚好友,刘琦的老师和同学也为这个小农村出来一个高考状元感到骄傲和自豪,当地的媒体记者也是在第一时间感到刘琦家里进行采访。 当记者问起刘琦想去北大还是清华的时候,刘琦的回答却出乎里大家的意料,他说他最想去的大学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那么为什么刘琦放弃名气和实力明显更强的北大清华,哪怕是上交复旦浙大这些名校了呢? 后来在记者的询问下才知道,原来刘琦从小就是一个听话的乖学生,会填报北航,完全是父母的意愿。 刘琦的父母认为孩子理科比较好,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工友说起北航的理工科实力非常强,于是就想儿子填报北航这所同样也是985的名校! 从小学到高中,刘琦一直就是老师、家长和同学眼中的学霸,获奖无数,高考又考到了北航,虽然不是北大清华,但是实力同样很强大,所以刘琦一直都是大家心中羡慕的对象,大家都认为上大学之后,刘琦一定会大有前途! 9月份,刘琦带着全村的期望来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是,北航里面都是全国各地的优等生,都是学霸中的学霸,所以刘琦再也没有了以前的那种优越感。 大学四年很快就过去了,2006年,刘琦顺利地完成了学业,正式从北航毕业成为了一名社会人。 本科毕业之后,刘琦并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听父母的话早点出去找工作赚钱,而刘琦也在校招中收到了一家大企业的Offer,但是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几个月之后,刘琦觉得自己的能力得不到施展,每天做的都是一些杂活,根本没有挑战性,因此决定辞掉当前的工作重新找。 从这家公司辞职后,刘琦也去到了人才招聘市场,但是在尝试了几次之后,因此没有了应届生的福利,和大多数幻想中的年轻人一样,刘琦在尝试了几次之后,发现现实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 在后面的三四年里,刘琦去过很多地方,做过很多工作,也创过业,但是结果都没能如他所愿。 刘琦一直觉得自己的能力得不到认可,性格也非常孤僻,和同事之间的相处也不是很好,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闹矛盾,因此在生活中也没有什么朋友。 在外面奔波了几年之后,刘琦的事业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起色,相反,当年高考考的并不是很好的那些高中同学一个个都混得很好,相比之下,不管是事业还是家庭都比刘琦要更加美满,而刘琦可以说是一事无成! 2011年,刘琦的外婆去世了,刘琦回到老家为外婆送丧。 外婆的丧事处理完之后,刘琦并没有回到工作岗位,而是在家里一直休息,但是就是从这之后,刘琦开始了他长达9年的啃老生涯! 在这九年里,刘琦没有出去找过任何工作,每天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出来,连吃的都是每天到点了送给他吃。 时间长了,父母也感到很生气,曾经引以为豪的儿子如今呆在家里啃老,多少有点说不过去,再加上村里人平时也会说点闲言碎语的,有时候让刘琦家里人听到了会非常的不开心。 有次,父亲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给刘琦介绍了一个保安的工作,但是刘琦觉得这是对他的侮辱,想着自己可是高考状元,名牌大学毕业生,现在居然要去做保安,因为这事还和父母大吵了一架。 看到儿子这么颓废,父母甚至怀疑孩子的大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中间好几次把刘琦骗到医院做身体检查,其实看的是精神科。 但是在医生的检查之下,判定刘琦并没有精神病,只是在长期的不良情绪的积压之下,精神状态可能并不是很好。 但是刘琦的父母还是感到疑惑,既然大脑没有问题,那么为什么一天到晚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去,为了他,父母也是想尽了办法来劝导儿子,还专门找了刘琦曾经的班主任和玩得比较要好的同学来劝说他,但是都没有用。 邻居们议论纷纷,父母从刚开始的理解到后来的不耐烦,甚至坦言:脑子一定有问题! 无奈之下,刘琦的父母找到了做相关调解工作的电视栏目组,当记者等媒体工作人员来到刘琦家时,刘琦一开始非常的抵触,他不想任何人知道自己的事情。 但是在慢慢地尝试之下,刘琦慢慢地同意了和记者认真地谈一下,在了解之后,记者发现刘琦其实对自己很清楚,并不是不去找工作。 而是觉得自己是高考状元,但是工作和普通人并没有这么差别,所以感到落差特别大,根本接受不了。 而自己呆在家里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他一直都在学习计算机编程,也会做一些小发明,所以看的出来刘琦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是很有想法的,只不过在现实的打击之下,再加上家人的不理解,对很多事情失去了信心。 后来在记者的悉心劝导之下,刘琦也答应先去找个工作解决生活的问题,一直呆在家里啃老这也不是问题,可以边工作边学习! 结语:刘琦的事例也给了大家很大的感悟,在现在这种快节奏生活的大背景下,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只在乎学习成绩,平时忽略了孩子的人格锻炼,只顾着赚钱少了心灵的陪伴,导致孩子走出社会之后在性格上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缺陷。 但是很多时候,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些又是无法避免的,毕竟为了生计,父母很少呆在身边。所以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理解他们,鼓励他们,相信他们!刘琦是个现实的例子,而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希望父母能够在紧凑的生活中,多留意孩子的性格塑造,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