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都知道,无论怎样爱孩子,我们都不可能永远保护和照顾他的一切,孩子今后的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万事皆如意。 我们能做的就是为孩子考虑,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急着为孩子解决问题,一步一步引导,让他真正成为心理韧性足够强大的人。 心理韧性 有的孩子一直被夸奖着长大的,从小被捧在手心里的,没有经历过失败与挫折的,在巨大的困难面前通通不堪一击,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青少年扛不住生活的压力,最终走向了轻生。 教育是每个家庭经久不变的话题,如何把孩子教育成"别人家的孩子"。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出生环境,社会背景都有所不同。我们有什么样的办法能够在不同之中找到相同的处理方法呢? 《心理韧性》这本书有很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但是通俗易懂,而且给出了很多实践的方法,很实用。书本有9个章节,对应构建心理韧性的九大要素。 作者安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宾夕法尼法尼大学心理学硕士、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长期研究家庭教育、儿童青少年素质培养等。 《心理韧性》这本书是非常适合家长、老师阅读的,可以在书中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书中9个章节 1.心理韧性是什么: 心理韧性指在遇到灾难、逆镜、困难、、创伤等重大的压力时,人们能够良好应对的过程。韧性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恢复原状,甚至使其获得成长。人的心理韧性水平是保护性因素和风险性因素平衡的结果。 北京有位爸爸,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从小懂事乖巧,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妥妥的学霸,高中毕业后考上了美国的一所著名大学。 儿子进入大学后就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抑郁、焦虑、最后在大学里面自杀身亡,把痛苦留给了亲人。 女儿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女孩,读了一所普通的大学,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交了男朋友、照顾家庭、孝敬父母,过着稳定幸福的生活。 韧性是什么?就像大风中的小草,无论风多大,在风过去,依然笔直。心理韧性,就是教会我们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如何在挫折过后,依然笔直。 2.乐观心态,认知重建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面情绪,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态度,希望美好的事情会发生。 认知重建是在以往我们认知不足、无法全面看待事情时,遭受了诸多不合理的评价与期待,那些固化认知让我们精神内耗,致使我们变得脆弱,胆怯,情绪化。 我培养孩子的目标 很多家长培养孩子的目标 电影《美丽人生》这部影片以二战为背景,男主圭多成了纳粹党集中营中的囚犯之一,他在集中营中凭借自己的机智和胆识,努力地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和妻子,自己最终牺牲在纳粹党枪下。他有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圭多,作为一名父亲,他为了避免孩子天真的童心在集中营那样残酷的地方受到伤害,为孩子编织了一个1000积分赢真实坦克的游戏。 即将逃走成功之时却被纳粹党人发现,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他仍然当做是在做游戏的样子,开开心心从藏在柜子里的儿子面前走过,并且暗示孩子不要出来,他的儿子乔舒亚和妈妈多拉最终团聚。 这个案例足以说明了培养一个人心理韧性的必要性。心理韧性并不是什么神秘的、难以企及的特异功能,它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可以练习培养的,具体的方法措施书中都有详细的说明,还有配套的练习题,集实操性和专业性于一体,很适合心理敏感的人来翻看学习。 电影《美丽人生》剧照 人生的路很长,父母不能陪伴孩子的一生,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就从现在开始吧!拥有强大的心理韧性,才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拥有再来一次的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心理韧性已然成为了好好生活的必然要素。 心理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