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我和再接再厉给你分享故事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很多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1933年,邵玉华终于得到消息——自己失散多年的丈夫回来了! 上海虹桥机场,台湾老兵董万华与失散四十五女的发妻邵玉华终于得以相见。在这四十五年中,二人虽分别却一直在思念对方,种种原因使得二人分离,再次相见时彼此不再是年轻的面庞,早已白发斑斑。 邵玉华与她丈夫董万华分离时,双方都才还二十来岁,因为残酷的战乱被迫分离。那是他们的儿子董水生刚出生才两个月。 邵玉华与她丈夫董万华分离时,双方都才还二十来岁,因为残酷的战乱被迫分离。那是他们的儿子董水生刚出生才两个月。 邵玉华和儿子在机场交集的等待丈夫董万华的到来。她不停的揉眼睛,反反复复的看着出口。 当邵玉华看到丈夫董万华后,双方的内心百感交集。董万华自知对不起妻子,自己离开妻子多年,让她一人抚养儿子董数声长大,愧疚在四十五年的时间里没能陪在她的身边。 董万华走到邵玉华面前的时,她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隐藏在内心深处几十年不变的思念在不断涌动。董水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大喊了一声"爸爸"。 邵玉华看到儿子如此的激动后,也终于绷不住多年来对丈夫的思恋,上前紧紧抱住董万华。她有千言万语的话想要说给丈夫听,但嘴边却只有一句:"回来就好"。 董水生抱住父亲董万华,虽然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亲生父亲,但这亲情血溶于水的羁绊让两人之间有种了莫名的亲切,一见如故。 当董万华说:"我们回家吧。"邵玉华沉默了良久。 此时的董万华并不知道,他的妻子很久便重新组建了家庭。单亲母亲的独自承受压力 邵玉华出身于书香门第世家,祖上世代都是读书文人雅士。 邵玉华父亲那一辈时家道中落,她原本是大家闺秀,不料的是她的父亲早逝,在十五六岁之后便面对数不清的柴米油盐、忙不完的家庭琐事。 邵玉华遇见董万华时只有十多岁,正是花一样的岁月,当她第一次见到董万华就动心了。那时的董万华生的英俊,眉眼浓厚,还相当的有才华,当时很多女孩子都夸他"长得很帅"。邵玉华与董万华见过两三次面后,两人就确定了关系。 当时的董万华是部队里的一名文员,他与邵玉华两人年龄相仿,每天有着讨论不完的话题。 邵玉华小时候在念过书,祖祖辈辈又是世世代代都书香门第,对有文化的男人极其欣赏,可是她的父母却非常反对两个人的感情。邵玉华从小就很听话,从来不会反抗父母,但是她这一次决定为自己而活。 当时她为了和董万华一起生活,她甚至给董万华租了一间屋子,两人便这样你侬我侬的在一起,一年之后邵玉华怀有身孕,虽然没有得到亲友的祝福,但是他们两个人婚后的日子十分甜蜜。可是原本平静的生活却被战争所打破,董万华身为一名军人文员,在国民党战败后,他就跟随着国民政府前往台湾。在董振华听到不能携带家属的指令后,他的内心十分忐忑。他本想着到台湾安顿后,便来接妻儿过去,就这样,邵玉华还是支持丈夫的决定。然而这一别不知何时团聚! 董万华临走前嘱咐了一句:"一定要让我们的儿子读书。"这句话邵玉华记了几十年。 董万华走后,一下子家里所有的重担的落在了邵玉华的肩上。街坊邻居都说她是水性杨花的女人,孩子来路不明…… 为了继续供儿子念书,邵玉华最终在朋友的介绍下,和一个比自己大十九岁的张燕生组建了家庭。 才刚经历丧妻之痛,家里又有两个女儿要照顾的张燕生。在这时候邵玉华出现了,无疑就是双方的救命稻草。 随后邵玉华就带着儿子,住进了张燕生的家里,两人便这样搭伙过日子。 就这样邵玉华照顾孩子,把家中打理的井井有条 ,张燕生便在外挣钱养家。 1987年国家开放了对岸老兵返乡探亲的政策,董水生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与母亲到红十字会进行了登记。台湾老兵返乡探亲 国民党战败后。远在它乡的董万华很受排挤,又因为他是国民党文员,很多当地人都不会给他们好脸色。他还是多次申请返乡探亲,结果都被驳回。 当邵玉华听到寻找丈夫的消息传来。母子两人便到机场接人。随即董万华驱车前往妻子的家中,此时的两位老人已经头发斑白,董万华邵玉华的现任丈夫张燕生说"我能带走她吗",最终因为种种原因两位老人还是没能重新生活在一起。 张燕生压在心里不痛快最终还是爆发出来,邵玉华一听他吼起来,双方顿时剑拔弩张,把张燕生和董万华留在屋中,摔门而出。另外一个男人要带自己的妻子走,同意还是不同意?这对张燕生来说是最煎熬的决定。一家三口团圆 最终张燕生还是同意离婚了。能够和董万华再续前缘,邵玉华内心非常激动,她心中感激张燕生,即使离婚了,她仍旧留在张燕生身边照顾,直到第二年张燕生病逝。她才和董万华回到台湾。 战争总是带给人们家破人亡,生离死别的痛苦,那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亡。董万华和邵玉华无疑是幸运的,但还有许多不幸的人,永远地和爱人天人永隔。 我们应要懂得珍惜,要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珍惜眼前人,不要让人生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