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三五分钟了解一下祖国发生的大事件和重要变化,跟随祖国一起成长。 网络来源 今天咱们来看看我国都有哪些好消息传来吧。 第一个好消息,17部门联合发文,鼓励生三孩。 网络来源 为了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并有力地扭转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局面,在16日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内的17个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完善和落实生育支持政策的指导意见,要通过切实的降低养育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并给予一些相关政策支持来刺激人们生育三孩的意愿。 这次的《意见》对主要是完善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的配套支持政策,包括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配套支持政策,还梳理了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的各自责任,这将进一步刺激人们的生育意愿。 这其中关键就是降低家庭在生育、养育和教育方面的压力和负担,这次《意见》给出了多个层次的解决计划。 这其中包括提高优生优育水平和提高儿童健康服务质量,这主要是将加大相关基础建设的建设,提高相关机构的服务能力。 再有就是降低家庭照顾婴幼儿的时间成本,鼓励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照料、和相关机构和企业上门服务照料等提高幼儿护理能力的方式,另外就是鼓励幼儿园招收2到3岁的幼儿。 其它的还有完善优化生育休假政策,完善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支付政策,有力地降低生育成本。 网络来源 最关键的一点还有就是给多孩家庭各种政策倾斜,包括税收、住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 总之一句话就是,国家喊你赶紧多生孩子! 加油! 第二个好消息,还是与国家最关心的生育问题有关,辅助生殖技术将逐步纳入医保! 网络来源 还是16日我国17个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生殖健康服务,要求各地在综合考虑医保和技术条件的情况下,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这其中的镇痛分娩就是指通过药物或者其它技术降低女性生产时的疼痛,据介绍如果人类的疼痛分等级的话,那分娩时的疼痛就是最高等级,而镇痛分娩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很长历史了,而在我国镇痛分娩率还不足1%,这也是增加女性生育意愿的一个方面。 而辅助生殖技术就是试管婴儿和人工授精之类的帮助不孕不育或者不易怀孕的夫妻生育下一代的技术,但是其价格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这将给很多人增加巨大的经济负担,影响生育意愿。 为什么要将这个辅助生育技术纳入医保呢? 那是因为很多原因使我国成年男女不孕不育比例在不断提高,据央视报道,我国育龄夫妻不孕不育的比例达到了12%~18%!由此可见不孕不育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生育率的一大因素。 加油! 第三个好消息,我国肉牛育种获得重大突破! 网络来源 据媒体报道,继我国在肉鸡育种取得突破实现"吃鸡自由"后,我国肉牛育种又获得了重大突破,向着"吃牛自由"又前进了一步,据报道,由我国科学团队主导培育的肉牛品种"华西牛"在近日获得了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它的出现将打破我国肉牛核心种源严重依赖进口不利局面。 在全面工业化的现代,作为六畜之首的牛已经已经由不可或缺的劳动力转变为了肉品的提供者,那么对牛的要求也就改变了,那就是要求肉牛肉质好、生长快、适应性高,但是在肉牛育种方面我们起步较晚,跟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差距是很大的,因此我国的肉用牛的核心种源严重依赖国外进口。 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我国相关团队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有针对性的研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培育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华西牛",这种牛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净肉率和适应性都很高,在全国都有着很高的适应性,甚至在寒冷和高温高湿等环境下都表现出了良好生长发育特性,其重要指标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据专家介绍,预计到2025年"华西牛"的生产规模将使我国肉牛自主供种率达到70%,2027年达到80%,有力的实现我国核心种源的自主可控! 为我们的科研人员点赞! 第四个好消息是,国内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完成设备安装。 网络来源 据央视网报道,国内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在16日完成了全部设备安装,进入了试生产阶段,这标志着我国碳纤维产业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这个生产线是中国石化建造的,因此中国石化也就成为国内第一家同时也是世界第四家掌握了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的企业。 要想了解这个项目所有的巨大意义,那就需要了解什么是大丝束碳纤维,它有什么用? 据介绍,在碳纤维行业中,将大于4.8万根的碳束纤维称为大丝束碳纤维,而我国以前只有生产1000根至1.2万根之间的小丝束生产线,我国以前大丝束碳纤维只能依赖进口,而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不但能生产大丝束碳纤维减少对外依赖,还将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从而大幅度降低成本。 这次中国石化研发的大丝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高强度材料,其比重不到钢的1/4,但是其强度确实刚的7至9倍,并且还具有钢所不具有抗腐蚀性!能应用在各种高端设备上。 为我们的科研人员点赞! 第五个好消息,全球首颗健康研究领域专用遥感卫星明年发射。 网络来源 据媒体报道,我国将在明年(2023年)10月份发射全球首颗健康研究领域的专用遥感卫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医学遥感卫星,又名珞珈四号01星,这是全球首次将医学与遥感信息进行融合。 据介绍,这颗卫星将配备一些了先进的设备,主要对影响人类健康的环境因子进行监测,为人民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加油中国航天。 第六个好消息,宁波—海参崴班轮直航快线启航。 网络来源 据媒体报道,首条宁波至海参崴的班轮直航快线在16日正式启航了,这将加深中俄之间的联系。 这次班轮的货物主要来自宁波、温州、义乌等地区,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祝贺。 第七个好消息,广西龙云灌区工程开工建设。 网络来源 据媒体报道,我国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广西龙云灌区工程在16日开工建设了,这个工程总投资52.78亿元,主要是解决灌区的农业灌溉问题和附近城乡的供水问题。 该工程完成后将更合理地配置当地的水资源,改善当地的灌溉条件和供水能力,年供水能力将达到3.61亿立方米,将有226万人因此受益。 加油中国基建! 祝祖国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