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围棋世界,韩国职业棋手李昌镐是一个特殊而传奇的存在。 他6岁学棋,9岁被韩国"围棋皇帝"曹薰铉收为内弟子,14岁那年从师父手中夺得韩国围棋"最高位"的头衔。自1992年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起,他累计获得了18个个人赛世界冠军、13个团体世界冠军,创造了多项围棋历史记录。(注1) 但就是这样一位顶级棋手,他的棋风却既不同于老师曹薰铉下棋时充满灵性与轻盈,也不像其他高手一般凌厉霸气,反而以"拙"著称。由于为人少言寡辩,待人随和,低调不张扬,李昌镐还得到了诸如"少年姜太公"、"石佛"、"鳄鱼"等别称。 他的好友、中国围棋名将常昊对他的评价是,李昌镐的棋很看上去很"淡",朴实无华、大巧若拙;他的老对手,中国围棋名将马晓春也曾言,如果一手棋的效率满分是10分的话,那么李昌镐的棋,每一手最多只能打6到7分。 用51%的力量进攻,另外49%的力量防守,厚实中不失敏捷,稳健中不乏周密,这是李昌镐下棋的智慧,也是他常年制胜的法则。 做投资,与行棋亦有异曲同工之处,着眼大局、善于谋势、持续修炼的高手,非为一子独秀,却见其势汤汤。在公募基金行业,就有这样一位酷爱下围棋,性格和投资亦颇有"李昌镐"之风的基金经理,他就是有着"扫地僧"称号、现任汇添富权益投资总监的王栩。 作为公司第13号员工,王栩2004年就加入了当时还在筹备期的汇添富基金,一路伴随它从行业第47家成立的基金公司发展成长为业内头部。 "简单直率"、"不喜欢复杂"是王栩对自己个性的总结。从研究员、研究组长、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再到如今的权益投资总监,从债券研究到股票研究,从货币基金投资到权益基金投资,在日复一日的研究和投资工作中,王栩持续扩展能力圈,不断延伸投资管理半径。 入行时打下的宏观研究基础,促使他对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运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多样的研究和投资经历,则让他形成了独特的投资理念:投资思维追求慢且长期,注重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并强调投资纪律。他重视一笔投资的胜算,力求"通过投资来感受这个时代"。 以王栩管理时间最长的汇添富优势精选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05年8月25日,是汇添富"长子"基金,王栩自2010年开始管理,截至2022年6月30日,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782.61%,同期业绩基准为306.62%,分别超越同期基准和沪深300指数1475.99%和1400.69%。 数据来源:基金2022年2季报、Wind,2005.8.25-2022.6.30,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管理一只基金10年以上,从业20年的"沙场老将"王栩,经历过时代的潮起潮落,见证过牛熊转换的波荡起伏,也因此更加懂得攻守进退之间的均衡之道。 观势、深思、举棋、落子,谋定而动,实至势成。 善弈者谋势 延续了汇添富基金"以深入的企业基本面分析为立足点,挑选高质量的证券,把握市场脉络,做中长期投资布局,以获得持续稳定增长的较高的长期投资收益"的投资理念,王栩在投资中,非常强调"时代感"。 在他看来,A股市场并不能只通过单一的宏观趋势来进行分析,更需要了解时代特征的多样性。 "拉长看,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公司,如果公司的质地又足够好,拥有优秀的管理层,往往能带来比较好的长期收益。"在一次采访中,王栩如是说道。 这样的思想也被他贯穿融入到了投资实践当中。譬如截至今年一季度,他组合中重仓的某免税行业龙头,最早重仓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13年四季度。 谈及为何会挑中这一龙头,王栩表示,全球消费有往中国转移的趋势,这个情况即使在疫情结束后也不太会逆转。虽然政策上牌照的发放的确会削弱一些它的壁垒,但其规模优势比较明显。在奢侈品消费规模扩大的背景下,大公司具备很强的规模效应,可以改善与上游供应商缺乏话语权的问题。 再比如,王栩认为,信息化率也正在对许多企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过去有个说法,做得越大的企业未来会做得越好,然而从管理学角度来说,企业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率这两者之间其实是矛盾的,因为企业做大之后,往往‘大公司病’也会随之而来,管理效率很可能下降。但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这一现象却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到在很多传统的行业,有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企业家率先使用了数据化的工具,得以显著超越了同行。"他说道。互联网浪潮下,率先使用数据化技术为企业提供服务、利用数据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的公司或将得到明显的受益。 而在当下,"国产化"是王栩眼中值得把握的"时代感"投资方向。 他指出,许多领域的国产化比例提升是长期的,包括材料行业等,应用型的公司会较早享受到国产化的红利,再往深看,应用的上游现在空间依然很大。以半导体为例,设备的国产化趋势在不断加强,而上游如耗材、零部件等目前国产化比例还较低,国产替代的进程有望加速,国产化率在未来还将提升。(注2) "产业变革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某一个行业,而是具有非常大的技术外部效应,对于社会、生活,乃至各行各业都会产生全面的影响,观察这种产业趋势、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前瞻性的研究,将会发现和挖掘到非常好的投资机会。"王栩称。 古人云:"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势"者,大局也,不是静止的状态,而是动态的趋势。在棋局中游刃有余之人,须得懂得把握棋局发展的总体趋势,跳出一时一地的局限,以宽广的眼界审时度势,以远大的眼光权衡得失。王栩深知,投资亦复如是。 他坚定地认为,在寻找个股的Alpha同时,也不能忽视这个市场的时代趋势。客观尊重这个时代中的一些长期变量。这些变量有时候呈现形式是多元化的,背后有一些大的时代变化。投资也要和社会的思潮变化相结合。好的投资者,需要兼顾时代趋势和个股质地叠加的投资机会。 "对于投资,我自己也有一个梦想,通过投资来感受这个时代,"王栩表示,"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企业一步步地成长起来,看到社会效率的提高,这些都能给我自己带来额外的快乐。而且,通过我们投给这些企业的钱,看到这个企业变得更加优秀,这个过程是非常愉悦的。" 通盘无妙手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中三个术语,所谓本手,指的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则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投资而言,"通盘无妙手"看似平淡无奇,但实际却是积胜势于点滴,稳扎稳打求长胜,体现的是不同于"妙手"的另一种智慧。 正如李昌镐追求每落一子都有50%以上的胜率,也就是俗称的"半目胜",王栩同样重视一笔投资的胜算。在他看来,胜算大,无非是说长期成长空间比较大,要么就是特别便宜。 这一点也体现在他的基金持仓之中,他把很大一部分仓位放在了那些长期可能给到比较稳定回报的公司,且持股周期一般都很长。 "前十大都比较稳固,不一定可以赚很多钱,但我自己觉得胜算相对较高的那种,这类比重蛮大的。"他在采访中说道。 王栩认为,在投资中更应该关注的是企业的内在素质,其中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商业模式和公司治理。 在2018年9月的一篇文章《正本清源,回归投资的本质》中,他曾对这两个因素进行详细阐述: 「一是商业模式,对于企业而言,它所选择的商业模式是决定它能否持续创造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以家电行业为例。空调企业在发展初期选择的路径是自我研发关键零部件、自建渠道,时至今日行业中的两家龙头企业市值高达2000亿元以上。彩电企业选择的路径是依赖外部企业提供面板、依靠卖场实现销售,尽管这些企业也非常努力,今天其中最大企业的市值也不过100多亿元。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怎么强调商业模式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二是公司治理。如果说商业模式不好有时候是天注定,那么公司治理不好则完全是人祸。同样令人遗憾的是,好的公司治理在A股公司中也并不多见。最常见的公司治理缺陷是缺乏对大股东、管理层的有效制衡,企业在发展到较大规模之后很难避免战略性错误。典型的例子就是过去两年的环保监管导致许多上市公司遭受重大损失,甚至面临退市风险。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内部监管和制约的缺失是这些企业犯下这种致命错误的重要原因。另一常见的公司治理缺陷是大股东不愿意与其他投资者公平地分享企业的价值。所以在主流投资文化已经远不同于往日的今天,有些公司从各个角度看都处于低估的状态,但仍然乏人问津。」 除此之外,王栩同样重视"约束条件"在投资中发挥的作用。 他认为,看待企业的发展,需要先去理解这个企业的约束条件。理解约束条件,才能真正明白公司做得好还是不好,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未来的指导意义有多强。 他以一家做体检的企业为例。王栩透露,最初买入这家公司是基于中国居民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我当时坚信会有一家民营的体检医院起来,行业集中度也比较低,公司成长性也很好",并且"无论是商业模式的扩张、技术的进步还是集中度的提高,这家公司都符合,治理结构也很好"。 但是后来这家公司显现出了一些问题,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内控逐渐薄弱,这也让王栩开始思考约束条件在公司发展中的意义。 "我们要明白,企业面临的约束条件,是先做大再做强,还是先做强再做大。做大之后,如果一个很大的漏斗,水会流过来。但是如果不够强,大部分水也会被漏掉。"王栩称。 理解了约束条件后,王栩会用一种"图谱"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公司的全貌。在投资决策时,他会用广角度将一个公司看得更加完整,再收回来思考什么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用主要矛盾来指导投资决策,避免盲点,抓大放小。 "我逐渐理解,人也好,公司也好,做的选择都有其约束条件。理解了约束条件,我看待公司就不会很偏颇。无论公司一个事情是做得好,还是做得不好。" 局方而静 棋圆而动 尽管已经是公募行业的资深"老将",但在二十年的从业生涯里,王栩的学习反思却从未停止,并在不断剖析自我中进化。 在一次访谈中,当被问及过往哪一个阶段是最痛苦的,王栩坦言是在2016年。 "倒不是因为下跌,而是当时市场的变化对于自己理念的冲击,"王栩称,"在反省的时候发现,虽然很多企业看着很好,但是没有好好衡量风险,调研的不够到位,所以比较痛苦。" 王栩回忆,从2013年,他就陆续买了很多互联网公司。但现实却是,最终做得好的、能跑出来的只有廖廖几家。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行业的确发展了,但组合却没有很好的从中受益。 也正是通过这样的经历,王栩越来越认识到,投资要有"纠错"能力,不能过于自我,不能过于依赖过去的经验,也不能总是深扎在熟悉的领域。 咫尺纹枰,纵横十九,方寸之间,变换无限。棋局是方形的、静态的,棋子则是圆形的、运动的,身处局中,若总是固步自封,往往难以破局,而若是能时时深思反省,以探求胜败的原因所在,或许能等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过去几年,市场给予价值投资者的回报周期在变短,也说明A股逐渐进入成熟的阶段。以前A股市场的波动很大,周期性特征很明显。真正研究公司质地做价值投资的,可能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得到回报。现在做价值投资需要等待的时间也没有那么长,给了价值投资者很好的激励。人都是要得到激励,才能形成正反馈。价值投资者进入了更好的反馈机制。反过来说,如果你运用了一种投资方法,等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回报,这时候我们就要客观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错了。"他表示。 王栩指出,投资方法有变化和不变的地方。不变的地方是不断去追求特别优秀的公司,和优秀的企业一起成长,给持有人带来回报。这一点,可能一直不会改变。变化的部分是,更加客观,承认自己认知上的不足。优秀的投资者,不能故步自封,过于自信。对公司的客观选择标准和评价体系,要更高一些,主观判断部分要减少一些。 面对媒体,他直言不讳地表示,过去的自己会比较自信,相信通过自己的认知,能比其他人更早探索出优秀的企业,以及这家公司的发展路径。做了这么多年投资后,越来越认识到,每一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投资要跳出思维的窠臼。况且,企业的发展也会面临种种变数。 "进化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基本动力。对于基金经理而言,在宏观环境、市场结构已经显著变化的今天,投资方法论的进化也是我们有望得以幸存的基础。"他这样诚恳地说道。 注1:资料参考《专访围棋大师李昌镐》,平凉日报,2018/7/21 注2:资料参考,《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小而美子赛道组成数百亿美元市场,国产化尚有大空间》,天风证券,2022/8/19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以下简称"本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基金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成立于2005/8/25,历任基金经理为庞飒(20050825-20100206)徐婕(20050825-20070113)苏竞(20071008-20130510)王栩(20100205至今),2017-2021各年以及2022上半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32.5/15.44、-23.66/-16.03、40.1/26.55、58.1/20.29、3.58/-2.12、-8.53/-5.73;王栩管理的其他产品信息如下:汇添富美丽30混合A成立于2013/6/25,2017-2021各年以及2022上半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33.53/17.35、-23.66/-18.48、39.6/29.85、45.05/22.48、2.86/-2.86、-7.08/-6.91;汇添富外延增长主题股票A成立于2014/12/8,历任基金经理为韩贤旺(20141208-20190118)李威(20150129-20190118)王栩(20190118至今)蔡志文(20191204至今),2017-2021各年以及2022上半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16.57/16.36、-34.59/-19.78、34.92/28.68、59.78/21.73、6.76/-3.52、-7.31/-7.19;汇添富大盘核心资产混合2020/1/8成立以来各年及2022年上半年业绩和基准分别为(%):64.32/14.65、-14.67/-5.22、-11.81/-6.01;汇添富精选核心优势一年持有混合A成立于2021/9/7,由王栩和张朋共同管理,2021/9/7成立以来各年及2022年上半年业绩和基准分别为(%):3.45/-2.26、-12.39/-5;以上数据来自各基金各年年报及2022年二季报,截至2022/6/30。(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