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盈公子 你是否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日子?它焦虑、迷茫,又遥遥无期,内心特别脆弱,渴望被拯救,但又无法从中彻底挣脱出来,在那段时间里,你看到了许多平常没有发生过的事。 比如之前围绕在身边的人,突然变得冷漠了起来,有的甚至开始落井下石,翻脸不认人。 比如之前对你嘘寒问暖的人,突然没了踪影,偶然得知,原来人家有了新的选择。 起初还会以为是自己情绪低落时的瞎想,后来才明白原来受欢迎和受喜欢是需要"基础"的。 这时,你会生出什么样的情绪呢?莫名其妙地被否定,认为自己没有任何长处,意识到别人眼中的自己是多么的不堪,然后生气。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你可以抱怨,抱怨这些人太势利,你也可以埋怨,埋怨这些人太现实,可抱怨和埋怨有用吗? 没有用的,世界并不是围绕着你在转,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愿意解救你于深渊,当你被人看不起时,牢记这些话,就是最好的回击。 一: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家境贫寒时即使居住在闹市也无人问津,家境富裕时哪怕是住在深山里也会有远亲上门拜访,这句出自《曾广贤文》的14字谚语,早就道尽了为人交友的真谛。 很多人对"势利"的看法是鄙视的,是厌恶的,但当我们突然得势时,会不会悄悄隐藏踪迹,只为了躲避那些"麻烦事儿"呢?会的,甚至还会想:没有价值的人,凭什么要求我对你好,浪费我的时间?害怕麻烦事儿的本质,其实就是势利。 马克思曾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实后面还跟了一句,"社会关系的本质是利益交换"。 生活中,处处都是等价交换。 想拥有高质量的生活,就要提升自己赚钱的能力;想拥有高质量的社交,就要让自己先成为高质量的人;想拥有高富帅/白富美的爱人,就要努力去配得上他们……古人说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 人都是势利的,想要获得好人缘,好口碑,不是给别人好处,不是请客吃饭,也不是做什么事儿都抢着来干,更不是屈服,而是通过学习新技能让自己更值钱,让别人更有所可图。 二:打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虽然苦难不值得被褒扬,但也不要忽略苦难的力量。 如果一个人在经历了大起大落后没有被击垮,那么这个人将会拥有一个更强大的生存系统,而这个"生存系统"的本质,其实就是苦难。 苦难能让一切熟悉的东西发生改变,这种感觉反而会激励人们像第二次拥有生命一般生活,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出独特的坚韧,这就是所谓的"打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小人也好,污蔑也罢,要去相信这些都是命运的褒奖,然后原谅他们,让自己变得宽容,接受他们,让自己更强大。 冯唐曾说,"每个牛人都有个笃定的核,这样在宇宙间才不易被风吹散。"这里的"核"其实就是指强大的内心。 内心不强大的人,会变得软弱,内心强大的人,才敢走黑路。当人生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怀疑自己、与自己内耗,而是去面对,去接受。 人生没有捷径,也没有弯路,所有经历过的不好的事,都源于当初我们曾做过的决定,所以去承担就好了,千万不要掉进情绪的陷阱。 三:顺势而为的成长才是一路前进的方向 学生时代的我们总是在歌颂逆势而为的勇气,长大后才发现,逆势而为是理想,顺势而为是智慧。 什么叫顺势而为?不是让你躺平当咸鱼,一切听由上天的安排,而是在合适的时间,做擅长的事,这才是顺势而为。 逆流而上的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固然值得学习,但人还是要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若是自知没有这个能力,却还想实现资源和效果的优化配置,不如节省力气,出现在合适的位置上,完成自己所擅长的的那部分。 另外,顺势而为不仅是面对问题的最优解,还是我们对抗内耗情绪的最佳良药。 所谓内耗,其实就是自己不愿意和自己和解,无法放下对事事苛求完美的心态,这其中的逻辑就是:因为活得太用力,所以被情绪所左右。 情绪中的顺势而为是什么?是不强求和接纳自己的缺点、接纳自己的有限性。 永远不要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感到抱歉,与其在患得患失中沉浮,不如接受它们,正视它们,轻松上阵,顺势而为,忙里偷闲,才能乱中取静。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仍是山,这三个阶段是我们人生中必须要一一去经历的,不要因为暂时的低谷和外界的压力,就试图去跨越阶段,或是随波逐流,妄想直接来到终点。 就像杨绛曾说的那样,"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 如果一个人看不起你,不要试图去改变他的想法,因为即便后来的你成功了,站在了更高位置上,他们也不会认为你强大,只会觉得是你运气好罢了。 你要做的,是关注自己,接受现实,然后去提升自己,远离他们。而当有一天你发现那些糟心的人和事都离你而去的时候,就证明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你变强了,第二件事就是,你会发现别人的目光和评价无法再轻易影响你了。 生活中的人或事,是有他们自己的机缘和运行规律的,高低起伏、潮起潮落是宇宙的规律,我们要做的就是放下非好即坏的评判机制,以成长的眼光去看待经历的种种——管这么多干什么呢,反正都不在一个层次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