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事业辉煌,成就非凡,他们是不知疲倦的拼命三郎; 他们长期承受高负荷压力,健康状况的"红灯" 频亮,英年早逝的噩耗频发; 每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身上都肩负重任,于企业而言,他们是事业顶梁柱,运筹帷幄;于社会而言,他们是财富缔造者,身处机遇与挑战的第一线。然而企业家们每天承受高负荷工作,导致长期与压力、竞争、劳累、焦虑相伴。 有了成功,就一定会失去健康吗? 企业家的健康危机 就在昨天,一位AI巨星陨落——旷视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博士突发疾病去世,享年45岁。 作为旷视技术掌舵人,孙剑博士全面负责旷视技术研发,并带领着旷视研究院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计算机视觉研究院。在孙剑博士的带领下,旷视研究院研发了包括移动端高效卷积神经网络ShuffleNet、开源深度学习框架天元MegEngine、AI生产力平台Brain++等多项创新技术,引领前沿人工智能应用。 对于此条噩耗,众多网友都在线表示了惋惜与痛心。 无独有偶,近些年,中国不少企业家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健康问题,出现了 猝死、癌症、早逝现象。 2011年,中芯国际董事长江上舟因患癌症去世; 2012年,中石油副总裁孙波因脑溢血去世; 2016年,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突发心梗猝死; 2017年,恒河控股集团董事长刘自新因癌症去世,从发现病情到辞世,不过短短半年,其间,他本有机会赴美接受治疗,但对企业的放不下、离不开,让他选择了与死神争分夺秒,把企业托付停当。 盛大网络创始人陈天桥31岁时一跃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首富,坐拥身家150亿,缔造了一个互联网游戏娱乐帝国。2009年,陈天桥开始淡出公众的视野。之后,他定居新加坡,开始出售盛大资产。陈天桥在接受采访时,曝出迁居新加坡前患上了恐慌症。他坐飞机甚或一个人待在酒店里都会加剧痛苦,严重时有濒死感。有两个月,每晚太阳下山,他都会呼吸困难,觉得自己不会再醒来,需要写遗嘱。陈天桥说:"我必须得离开。一个人一辈子死一次就已经很痛苦了,两个月,几乎每天晚上死一次。" 除了陈天桥,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自曝曾患过两次抑郁症,还有互联网行业最有名的精神障碍患者张朝阳。2012年,张朝阳患上焦虑、抑郁,精神上常常处于一种外人无法理解的恐惧之中。"我什么都有,但我就是很痛苦!"他最终选择闭关一年,几乎与世隔绝。 对于许多创业者而言,需要承担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中国企业家几乎是最累的群体之一,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企业家,只有企业没有"家"。 一部分企业家们对健康问题没有足够重视,对健康的观念缺乏正确的方向,他们会认为面前的千万上亿的项目比自己健康更重要的,也有很多人忽视身体上出现的毛病,认为没必要花时间做检查。其实是过时的健康观,发现疾病然后治病,使失去的健康得以恢复,是亡羊补牢。现代人的健康观应该是通过体检、保健、治疗、生活方式的全方位健康管理,来预防疾病、促进整体的健康,使人不要生病,不要失去健康。 另一部分企业家虽然非常注重健康,但缺乏系统规范的医疗知识和科学的健康管理方法,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下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搞懂健康的综合管理和疾病康复该如何开展。 中国当代的企业家们大多已步入中年。中年时期是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时期,事业越做越大,随之而来的责任和压力也越来越重。企业家要如何平衡财富与健康关系,已然成为新时代的热议话题。 企业家管理企业,谁来管理他们的健康?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家处于企业"心脏"的位置,他们承担着企业发展甚至生死的责任,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谋求企业的利益和长远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家管理好自己的健康甚至比管理好企业更重要。 事业与健康并非水火,也不是一道选择题。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企业家一定要善于保护自己的健康资源,并善于投资健康。只有赢得健康,才是获得成功目标实现的保障。 如何建立良好的健康管理,也是每一位企业家要思考的问题。 企业家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也是社会健康的弱势群体,其所从事的职业已经被视为"高危"职业。 为了帮助各位优秀企业家平衡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关系,硅谷高创会"对话创新"第七期邀请到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卫生局前局长、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副会长、主任医师【陈守龙局长】 ,在线解读企业家的精气神。 ▼扫码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并进群 ,北京时间6月18日14:00-16:30 (硅谷时间 6月17日23:00-次日1:30)准时收看SVIEF"对话创新"第七期—如何抓住政策红利及提振企业家精气神直播,还有30节硅谷大咖课等好礼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