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雷英雄杜富国三年拆除2400枚地雷,27岁荣获一等功
"你退后,让我来!",他是以血肉挡住危险,为救队友而身负重伤的"排雷英雄",因为突遇爆炸,他失去双眼和双手,年仅27岁荣获一等功。
四年过去了,他如今怎么样了?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记录时代印记,回忆经典瞬间,品鉴百味人生。本期子牙童趣数风流人物,带你走进最美奋斗者杜富国的故事。从小立志要参军,越是危险越要拼
杜富国是贵州遵义人,1991年出生的他从小就受到红色文化熏陶,对军人有特殊的情结。
杜富国家门前的小路就是当年红军长征曾走过的路,他就读的小学也是曾经收容烈士遗孀的收容所,杜富国小时候也经常听村里老年人讲英雄的故事,那些故事一直鼓舞着他。
19岁那一年他没能考上大学就毅然决然选择参军,刚入伍的杜富国并不拔尖,各项能力都比较差,没有专业特长,体能方面也不达标。
可是杜富国却非常勤奋,自知天资不高就只能选择刻苦训练,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2015年杜富国得知部队在征集排雷兵,这个岗位非常危险,可是他还是坚持要报名。
当时战友劝他不要冒险,可是他却说当兵就是要为国家做贡献,而排雷就是一项重要工作,杜富国也立志要做一名优秀的排雷兵。
刚到排雷部队,因为完全没有接触过排雷知识,再加上文化水平有限,他第一次排雷理论考试半蒙半猜只得了32分,成了全班垫底的人。
可是这并没有阻碍杜富国进步,他对自己选择的路非常执着,他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尽快补齐短板,结果进步神速,很快成绩提升到70分。
在第四次理论考试的时候他拿到了90分的好成绩,不仅如此,通过他的努力后来几次考试还曾拿到满分。
而要做好排雷兵,光是理论知识扎实还不够,还需要有实战经营,于是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杜富国也特别认真,还经常在课下拿着小棍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在排雷训练结束的时候他成了各项成绩都表现优秀的训练标兵。刻苦训练成标兵,排雷终遇险情
因为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杜富国实训结束后就开始参与排雷工作。
从2015年到2018年,连续三年的时间他累计进出雷区1000多次,排出各类地雷和易爆物2400多个,成了部队里排雷经验最丰富的老兵。
他也被大家戏称为"雷大胆",因为每次排雷他总是第一个进入雷区,是排雷队里排雷最多的人。
排雷技术也是部队数一数二的标兵,他熟练掌握十多种排雷方法,为了练习雷针手感,他每天练习上万针。
在马嘿雷场全队首次遇到反坦克地雷,杜富国抢在前面去排雷,并且成功排除。
后来在天保口岸雷场发现了一枚非常危险的爆炸物,引信朝下,杜富国让队友撤退,自己独自排雷。
他就是这样一个勇敢的排雷高手,永远把危险留给自己。
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带领一名战士在雷场搜排,他们发现一个危险性极高的手榴弹,疑似下面可能有雷窝。
杜富国向分队长报告情况后,接到分队长命令是要查明是否有诡计,杜富国作为队长主动向前,对着队友大喊,"你退后,让我来!"
然而当杜富国刚刚俯身扒开浮土结果突然爆炸,他下意识地身体向队友方向靠,为队友挡住弹片,结果自己被炸得血肉模糊。
在他的潜意识里发生意外时伤一个总比伤两个好,被杜富国挡住的队友仅仅是皮肤划伤,而他却被炸成重伤,生命垂危。
事发后杜富国被紧急送往医院,一路上队友都在不停地喊着他的名字,部队也立即组织专家为他进行会诊。
经过两天的抢救,杜富国的生命保住了,却永远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这一年他只有27岁。
一开始杜富国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失明,他还在想着早点康复回到部队里,然而随着医生的交谈,他才意识到自己不仅失去双手,而且永远也看不见了。意外身残不放弃,重新训练成为部队播音员
这样巨大的变化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毕竟他才只有27岁,人生之路还有很长,他才步入婚姻,还有很多事情没做。
部队为了帮助杜富国做心理疏导,专门给他安排了心理医生,然而杜富国在知道事情真相后只是短暂停顿了几秒,然后告诉父母和战友,让他们放心他需要一点点时间适应。
可第二天杜富国就非常自然地跟身边人交流,言谈中他已经慢慢接受了自己残疾的事实,而且连续几天都是如此。
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力挺过来,反而安慰家人和战友不要为自己担心。
包括医生在内的所有人都被杜富国超强的忍耐力震惊,医生们直言见过太多病人,而杜富国是他们看过最坚强的人。
对于刚刚失去肢体的人来说,在手术后的一段时候都还存在幻觉痛,潜意识里还以为双手还在,那种痛就像刀割一般,常人难以忍受,可是杜富国丝毫没有表现出疼痛的感觉。
不仅如此,每次不管哪位领导来看望他,他都是中气十足的应答,好像自己并没有经历什么大事,从他身上看到作为一名军人的坚韧。
偶尔也会有人问杜富国是否会后悔,他总是毫不迟疑地说不后悔!做一名优秀的排雷兵是他的梦想,即使再来一次他也依然会这么做。
在队友眼中杜富国一直都是舍身忘己的人,他经常放在口边的话就是,"你退后,让我来"。
受伤后的杜富国也在积极做康复训练,出院后他就开始做仰卧起坐,经过一年的努力他逐渐适应了残疾后的生活。
而且他总是拒绝别人的帮助,起床、洗漱、穿衣他都要靠自己独自完成,如今他甚至可以自由地跟朋友聊天吃饭。
他的事迹被广泛报道后他也被人们称为"英雄",然而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并不是什么英雄,他习惯大家叫他富国或者兄弟。
对于现在的生活,他希望大家把他当作正常人看待,在他眼里他没什么不同。
除了积极做康复训练,杜富国还在练习普通话,他想要做一名部队的播音员,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故事,把这种勇敢的精神传承下去。
虽然获得一等功的杜富国,受到国家的优待,国家将会终身供养他,基本工资每个月7000多,还有伤残和护理补贴,每年还会领到抚恤金。
但是杜富国对这些并不在意,他不想就此接受国家的优待,他一直在努力继续为部队做贡献。
如今他有一个崭新的身份,在部队做播音员,通过自己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排雷的工作。
杜富国说当时让他坚定要做好排雷工作,是因为在中越边境的雷区看到很多残疾的村民,因为雷区的大量隐患让那附近的村民备受困扰。
不仅是人连家畜被炸伤的情况也经常出现,那时候杜富国就下定决心要让边境的人们过上平安的生活,所以他才会不遗余力地排雷。
而如今在他的事迹影响下也有很小的孩子受到鼓舞,励志长大后要当兵,成为跟他一样优秀的人!
这可能就是传承的力量,英雄的精神代代相传,杜富国是被先辈们感染走上从军道路,而他的英勇事迹也必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为建设美好中国贡献力量!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