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高校连续曝出新闻,有在女生的咖啡里下药的,有进女生浴室偷拍的,有偷拍女厕所的…… 这些男生都怎么了? 1
《美国派》是老电影了。因为口碑很好,前前后后拍了8部。 当然,最值得看的是第一部。 我觉得是青春期性教育最好的片子,没有之一。 整部电影,非常诚实。 "力比多——荷尔蒙是一种巨大的、排山倒海的能量,它需要得到一个宣泄的出口。" "性,是青春期最大的问题的核心。" 但绝大多数家长,是选择小心翼翼地绕开它,当它不存在。 而这个阶段的,男孩的性焦虑尤其严重,对待女性的态度处于"自卑和自大"两极之间摇摆。 一会觉得自己是个王子,一会觉得自己是个卢瑟。 原本父母可以协助他们健康度过这个阶段,树立正常的情感人格和性观念,遗憾的是,它,在我们社会大多数家庭里,不是不被重视,而是从来没被看见过。 《美国派》为啥叫《派》? 因为………一个沙雕少年、好奇地问同伴,那事儿到底是啥滋味。 同伴无法描述,就说,就像你进入了一个热乎乎的派(馅儿饼)……… 沙雕少年抓耳挠腮想了半天,就从自己家厨房的烤箱里,拿出了他妈精心烤制的派。 正在体验中………他爸推门进来了……… ……… 不管怎么样,在家搞一个派, 总比出去犯罪强奸或甚至杀人健康吧? 这样的能量,中世纪黑暗期,欧洲人出于宗教的目的,各种想方设法地消灭,规定青少年睡觉不能把手放在被子里! 给他们穿粗亚麻睡衣(扎人,睡不好),甚至鞭挞,给男孩女孩都穿铁质贞操衣裤,防止他们自慰。 但这样的禁锢,最终导致的是地下色情制品四处泛滥成灾。 2
昨天那个往女生杯子里投牛磺酸泡腾片的上外男生,估计是前途尽毁了。 有网友说,既然投放的是牛磺酸泡腾片,那还真的说不上是意图迷奸——我经常给我们家猫喂这个。要说让人上头的效力,它还比不上一颗猫薄荷。 这哥们要么是被卖牛磺酸泡腾片的忽悠傻了,当成了春药。 要么就是情欲攻心,却没有正常的交往技能,于是胡乱做些下三滥的事。 要我说,如果你真的喜欢人家妹子,那就大大方方去约,去表白。 不管能不能成,至少可以做朋友。 可是,你问十个这个年龄的男生——你会大大方方轻轻松松地去约对方吗? 十个都会呆若木鸡地回复你: "我不会。" "我不敢。" "我不能。" 或者故作傲娇地说: "我不愿意。" 真的,拿着一杯咖啡大大方方走过去,说: "我刚刚从星巴克过来,给你带了杯咖啡,你还没吃饭吧?喝杯东西提提神——" 这么简单的但是正常健康的搭讪方式,十个男生里,十个不会。 或者,下课了走过去自然地对女生说: "我们最近有个读书会的活动,或我组织了一个啥啥郊游,要不要一起来?" 被拒绝了还能发自内心的轻松自在的,中国男生里,没几个。 十个男生里,能有一个敢这么磊落,我算你赢。 在社交方面,他们几乎都是负分。 在和女孩的社交方面,他们是负1000分。 3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管不住自己下半身的男生毁人自毁的悲剧。 某个二线省会城市,在一处湖山交接的风景优美之地,发现了一具女尸。 这不是第一案发现场,是死后抛尸的。 警方封锁了现场,当然,围观者不少。 警方很快发现抛尸是用摩托车运到此处抛尸的。正好,穿便衣的刑警在围观人堆儿里发现了一个骑着摩托车远远观望的年轻男子。 那年头,骑着崭新进口的好摩托的人不多。警察就多看了几眼。 多看一眼, 就在人群中锁定了嫌疑人。 摩托车轮胎和现场的车辙很像。 然后就叫住问话。 那个年轻的凶手没有啥反侦察经验,马上就露馅儿了。 案件很快告破。 死者是一个失足妇女。当时的称呼叫坐台小姐。 杀害她的,是那个骑摩托车的年轻人。 怎么发生的凶杀呢? 中国民间所有古老的教子箴言此刻都验证了。 年轻的男子出身富贵之家,父亲在一个小地方颇有权势。看儿子如愿考上大学,父母自然是极尽所能供奉这个独生子。 父母怕儿子上大学太辛苦,给钱给房子,他大学不住宿舍,自己有个三室一厅。还给钱买了昂贵的摩托车。 他就在自己的房子里招嫖,找了小姐。 可能是玩出格了,第二天小姐表示,得加钱。 不加钱,就去你们学校告你。 具体冲突纠纷过程已经不可考察。 总之,他怕事情泄露,就把小姐杀了。 用自己摩托车抛尸到不远处的一个偏僻风景区湖边。 影响颇为恶劣。当时就判死刑。没有死缓。 很多人都替他遗憾,家庭条件这么好,人也长得也很不错,正正经经找个女朋友不好吗? 咋就去找小姐呢? 深入溯源,很快发现,他家物质上对孩子很大方,教育上其实也很严苛的。 他父母说:他在中学就是个乖孩子,从来不和女生有任何勾连,所以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会召小姐!他和女生话都不说! 他和女生一说话就脸红!话都说不出来! 恰恰因为他根本无法开展和女生的交往,压抑扭曲的欲望,才通过找性工作者去解决——花钱,是他唯一能想到了打开和女性交往的安全方式。 结果,被缠绕上了以后,他的性羞耻感爆炸了。 他怕被人知晓,那种怕暴露的恐惧,胜过了基本的理智,他不惜杀人遮羞。 4
而让我深深记住这件事,是我当时一个男同学的私密话语。 我当时有不少好哥们,中学生听到这个案子嘛都在私下讨论。 一个哥们眼含热泪地跟我们几个说:"他自己也差一点犯罪………" 少年也口无遮拦、苦闷万分地对朋友诉说了他纠结的心路。 他说他夜里睡不着难受,想"那事"想得睡不着,(被同伴一阵嘘声鄙夷)他真的鬼使神差一样爬起来满郊外去游荡,寻找落单的妇女。手里提着一根擀面杖,想看到了单身女子就给她一棍子……然后……… 然后他当然没这么做。 然后胆小,又自己吓回去了。 他特别痛恨自己,可是又觉得自己似乎被魔鬼控制一样。 迄今我还记得他痛不欲生的表。 那时年轻,不太明白甚至还觉得厌恶又好笑。 在人生近二十年的路上,读了很多与人性有关的书。 我时常想起那个同学绝望疯狂痛恨自己的狰狞表情。 "我恨不得把自己割了!" 人类中的男性,青春期的兽性如洪水猛兽,如果没有管理、引导,是最容易滋生犯罪行为和阴暗心理的阶段。 警察最烦什么人?就是未成年的这帮小碎崽子。 胆儿倍儿大,他根本不知所谓,也就毫无畏惧。特别容易上头,上头了什么蠢事坏事都干得出来。暴力、性罪犯者的比例就会大幅度下降。 暴力、性罪犯里,青少年尤其是16、7岁的最多。 到了四五十岁年龄段,暴力、性暴力犯罪者的比例就会大幅度下降。 为啥? 为啥? 危险的睾酮水准下降了。 人性比例逐渐上升了。 5
荷尔蒙上头,重则犯罪,轻则是干出一堆蠢事。 这个时期,家长及社会还有他个人对待这样的能量,应如同大禹治水。 有疏有堵。 引导他们将能量释放到体育运动、学习专长、兴趣爱好上去。 力比多过剩是吧? 你看看那些打篮球跑酷街舞的少年,一个个都是力比多最燃烧的年龄,有个正向的消耗精力的爱好,把力比多给你耗光了,有个目标指向,有时间管理,就会好很多。 另外一个,就是家长的两性教育。 家长如果重男轻女、日常里动不动鄙视、作践女性性别,他/她的儿子也会把女人当作工具人。他不会有平等意识,他意识不到,另一个性别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人和人之间平等,互动友好,就有良性循环。 家长还要教会儿子如何去和女生热情大方又不失分寸的沟通。 6
我讲一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有些男孩家长有多蠢。 我闺蜜家的女儿,上初中了,家里就是那种很有教养但是也管理很细致的方法。 闺蜜家女儿和班上一个小男生互相喜欢,小男生各种暧昧给小女生暗示,班上同学都知道他喜欢她。她也挺喜欢他的。 要初中毕业了,闺蜜带女儿出去旅行的时候,她女儿精心要挑选一个小礼物给这个一直在示好的小男生。 闺蜜经常看我微博,并不强行反对这样朦胧的情感,加上也要毕业了,给留个美好的回忆吧。她很开明,还帮助孩子选,选了一个小孩子们都会喜欢的又不贵的纪念品。 旅行回去后,闺蜜女儿把小礼物送给小男生。 结果,第二天,小男生傲慢无礼地把礼物甩给她,说:"我妈说了,坏女生才想着谈恋爱,年纪轻轻就想男人,就是个坏胚子。" 小女孩回家大哭一场。很是受伤。后来还找我做了咨询。 我倒是觉得,小女孩很快就能恢复。 但是,那小男孩,未来可真是毁得很厉害啊。 有这样的母亲,他一生都会很分裂。他可能一辈子都很难有正常的情感关系。 他内心的需求和母亲灌输给他粗暴武断的厌女情绪始终打架, 他自己的人格发育和母亲的控制始终会打架。 他对情感(也包含了性)将会既憎恨又渴望…… 他的欲望总要有渠道啊?就扭曲成对女性的攻击性。 要么将来体现在对女性的pua上,要么就是家庭暴力,再不然甚至可能扭曲成一个憎恨女子的罪犯。 7
男孩是在8岁左右就开始进入青春期前期。 在这个时候,父母就要为他的情感人格、性意识开始做一些健康的引导。 但大多数父母却因为生的是男孩,觉得男孩永远不会吃亏的,撒出去养就行了,他自己会成人。 却不知道,男孩一样会遭到性侵,男孩一样会遇到性骚扰,男孩一样会充满了焦虑与困惑,甚至,远甚于女孩! 一旦出事,也一样是出大事件! 那些说"我家是儿子不用操心的",省省吧。 青春期的儿子有时候比女儿,更让你操心。 总有家长来问我如何教育他们家男孩儿,我觉得不如父子,或者一家人坐下来看一部20年前的老电影——《美国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