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初,国乒大满贯得主邓亚萍第十一次受邀参加劳伦斯世界体育颁奖典礼。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她不再单枪匹马,同行的还有另外一名乒乓球运动员兼儿子,林瀚铭。 借着这次机会,邓亚萍特意晒出了自己和儿子的中国护照,并澄清了近些年来外界关于母子俩国籍的问题。 "我在此声明,我和儿子林瀚铭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籍,虽然他出生在法国但一出生就拿到了中国护照。我们作为中国人而自豪,能为祖国拼搏而感到骄傲。" 正所谓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家,邓亚萍这番"乒乓女皇"的发言瞬间打破了所有流言蜚语。 一、乒乓初代大魔王 作为邓亚萍最好的外国朋友,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自身条件并不好的女孩,能够长久称霸女子乒坛,在邓亚萍身上我看到了奥林匹克精神。" 听到这里大家或许更好奇了,身高只有1米55的邓亚萍能从众多运动员中脱颖而出究竟靠的是什么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家庭。 1973年2月6日,河南省郑州市的一户人家迎来了添丁之喜,这位新生儿正是邓亚萍。 在她的童年记忆中,要强的母亲总是忙碌于工作,反而是不善言辞的父亲陪在身边更多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邓亚萍的父亲邓大松并不是一位普通工薪阶层,而是赫赫有名的河南省乒乓球男队主教练。 年轻时的他不仅是河南省乒乓球队的主力,而且还拿过中南五省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 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但在女儿的教育上,这位通情达理的父亲向来不会强人所难。 邓大松从来都没有要求过年幼的女儿必须学习乒乓球,他始终相信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用在邓亚萍身上恐怕再也合适不过了。 每当父亲和其他叔叔在院子里练习乒乓球时,她都会目不转睛地在旁边认真"观战"。 不得不说,基因和环境的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在父亲的熏陶下,5岁的邓亚萍第一次站在乒乓球桌前。 彼时的她身形弱小,身高还不及球桌高,想要与对手持平就不得不在脚下垫个木箱子。 尽管如此,邓亚萍都从来没有说过一声苦和累,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风刺骨,乒乓球桌前永远都有她挥洒汗水的身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9岁的邓亚萍于1982年顺利进入省队训练,正式向职业选手靠近。 遗憾的是,她刚刚进去半个月就被教练送回了家,原因想必已经不言而喻。 身高,是一个遗憾。 用教练的原话来说,这个姑娘哪里都很优秀,只是个子太矮了不占优势,如此一来并没有什么培养价值。 话虽如此,年幼的邓亚萍却丝毫不愿苟同,小个子也可以有大梦想,小个子也可以证明给所有人看。 与父亲商量之后,这个倔强的姑娘选择转入郑州市队,她相信只要加倍苦练一定能进入省队。 为此,邓亚萍每天都坚持训练超过10小时,一年365天更是从不间断,上万次击球总算是换来了以快制胜的独家手法。 在郑州市队的四年里,这个优秀又努力的女孩在少年竞赛上一口气拿下了两个冠军,用实力向曾经拒之门外的省队证明了自己。 1986年,13岁的邓亚萍成功获得代表省队参加全国锦标赛的机会,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竟然一举夺冠。 正是这次崭露头角,让中国队教练张燮林注意到了这个身材娇小的女孩,并有意将其收入麾下。 邓亚萍的身高在正常人看来或许并不占优势,但是张教练却并不这么认为。 "个子矮小,是她的优势,因为她看到任何球都是高的,对她来说都可以进攻。" 听到这里,向来坚强的邓亚萍却红了眼眶,这大概是除了父亲以外唯一鼓励自己打乒乓球的人吧。 为了不辜负教练的希望,更为了向所有人证明小个子的成功,进入国家队的她日复一日地训练着。 1989年世乒赛,16岁的邓亚萍首次代表国家出战,与搭档一起斩获女双冠军。 自此以后,这位"乒乓女皇"便像开了挂一样,几乎揽下所有世界大赛的奖项。 9年的国家队生涯,不仅让邓亚萍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乒乓球时代,而且还邂逅了一段美好的感情。 这位男主角就是她在国家队的同事兼陪练,林志刚。二、兜兜转转还是他 和邓亚萍一样,林志刚也是国家队的一名运动员,工作原因促使两个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遗憾的是,国家队明确规定队员之间不允许谈恋爱,没有办法,他也只能为了爱情暂时回到广东省队。 好在距离问题并没有影响到深爱彼此的二位,反而还很快就得到了双方父母的认可。 眼看谈婚论嫁的事宜马上就要提上日程,一位不速之客却忽然降临了,准确说是林志刚的资深球迷。 自从在广东有幸看过一场乒乓球比赛后,这个大胆的女孩就深深迷恋上了帅气且球技高超的林志刚。 为了不错过偶像的每一场比赛,她甚至不惜每次都从定居的美国坐飞机过来,只希望能在现场加油打气。 时间久了,林志刚也不由得注意到了这位活泼开朗的女孩,两人一来二去竟还成为了朋友。 刚开始时,邓亚萍并没有在意这件小事,直到她看到二位之间的书信来往才有些闷闷不乐。 吃醋是女孩的天性,国家运动员也不例外,她当下便要求男朋友与这个女孩保持距离。 没想到林志刚也是个直男,更何况他对这个女孩本就没有非分之想,忽然疏远反而会更像不打自招。 僵持不下的双方只能选择分开,这场懵懂青涩的初恋也暂时不告而终。 恰在1997年,被伤病缠身的邓亚萍迎来了退役时刻,再加上失恋的苦闷,她决定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正是在休息的这段时间里,她仔细回忆了过去的24年,有收获也有失去,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学习。 小时候的邓亚萍多以训练为主,导致文化课在班里总是名落孙山,尤其是英语科目非常差劲。 毫不夸张地说,她连最基本的26个英文字母都记不全,此前出国比赛更是随身不离翻译。 想到这里,邓亚萍觉得是时候开启自己的求学之路了,这一开始就是11年。 毋庸置疑,她的第一站选择了国内知名学府清华大学英语系,日复一日地跟在学姐学长身后埋头苦学。 上天好像格外偏向这个努力的女孩,成功很快就向邓亚萍开始招手。 2001年,作为北京申奥大使的她身后不再出现翻译的身影,一口流利的英语阐述报告更是为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贡献了一份力量。 那一刻,邓亚萍代表的不再是自己,而是所有中国人,自信的她让世界各国都感受到了中国风采。 2002年9月,这位上进的女孩再次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谁曾想竟遇上了一位故人。 初恋林志刚。 缘分总是这样的妙不可言,如今的二位早已不是十年前年轻气盛的模样,旧情复燃也很快就接踵而至。 有情人终成眷属,兜兜转转的二位于2004年10月在北京低调地领了结婚证,并将婚房也定在了首都城市。 婚后的邓亚萍仍然在英国读书,林志刚则在法国打球,分居两地的夫妻俩仍然很快就迎来了爱情的结晶。 2006年3月6日上午8时30分,法国巴黎一家私人医院忽然传来阵阵婴儿的啼哭声。 这位新生儿正是邓亚萍和林志刚的儿子,林瀚铭。 其实早在儿子出生之前,夫妻俩就早已为其想好了名字,"瀚"字谐音为"汉",意为中国。 这个寓意极深的名字正是寄托着邓亚萍对儿子的希望,她希望儿子能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更要牢记为国争光。 话虽如此,可当她真正把家中添丁这件大喜事公之于众时,换来的却不是祝福,而是源源不断的质疑。 "真不知道邓亚萍选择把孩子生在法国有何居心,难道是为了获得法国国籍吗?" "万万没想到她竟然是这样一个背信弃义的人,中国培养她这么多年,竟然转身就倒戈去了法国!" 突如其来的流言蜚语让邓亚萍震惊不已,她万万没想到私人小事竟然能引起如此轩然大波。 刚开始时,她还会时不时地站出来公开澄清,次数多了,她也不愿再为这些无稽之谈多费口舌。 事实胜于雄辩,时间也会证明一切。 三、此生无悔入华夏 自从做了母亲以后,邓亚萍就不由自主地将心思放在了家庭上,尤其是儿子的身上。 在此期间,总是会有很多人建议她带领林瀚铭续写家族乒乓球这条道路,毕竟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全都具备。 然而和父亲邓大松一样,邓亚萍对儿子的教育依然选择了以尊重为主,只要是儿子喜欢的她都愿意鼓励其尝试。 当然这也并不是意味着放任不管,父母在孩子成长道路上还是应该发挥一定的启发作用。 刚开始时,邓亚萍考虑到自己和丈夫的身高都不是很理想,所以建议儿子练习打篮球。 好在儿子在投篮方面非常有天赋,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性格太过温顺,不太适合这种对抗激烈的运动。 果不其然,每当学校选人与对手学校进行篮球PK时,林瀚铭都会选择作为候补队员远远看着。 时间久了,他也逐渐对篮球丧失了兴趣,转而寻找下一个目标。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林瀚铭也不例外,他很快就对电竞游戏产生了兴趣。 说起来或许有些难以置信,这个尚未10岁的男孩竟然还有着"北京第一孙尚香"的称号。 眼看儿子在游戏上颇有天赋,邓亚萍自然欣喜不已,好好培养下去说不定还能成为世界电子竞技冠军呢。 可是她又仔细深入了解之后,发现电子竞技选手每天都要训练12个小时以上,而且长期对着电子产品对身体也不好。 紧接着邓亚萍便将这些讯息分享给了儿子,然后温柔地循循善诱道。 "妈妈希望你能再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无论如何都要把身体放在第一位。" 听到这里,年幼的林瀚铭歪着头思考了一番,然后认真地问道。 "妈妈,你可以教我打乒乓球吗?" 稚嫩的话恰恰提醒了邓亚萍,自己怎么就没有想过让儿子尝试一下得天独厚的乒乓球呢。 于是从2015年开始,林瀚铭就正式在两位专业乒乓球国手的帮助下开始训练乒乓球。 不得不说基因的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这个聪明的孩子很快就掌握了乒乓球的基本功。 然而成功的道路并不全是一帆风顺,想要出类拔萃除了天赋以外更多需要的还有努力与汗水。 好在年幼的林瀚铭全都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并于2017年成功入选进北京乒乓球二队。 本是一件好事,谁曾想竟被媒体轮番宣传,就连早年间的国籍舆论也被再次拿出来博人眼球。 舆论效果达到了,邓亚萍一家人却受到了伤害,尤其是正处于敏感青春期的林瀚铭。 为了给儿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这位母亲决定不再缄口不语。 恰在此时,劳伦斯世界体育颁奖典礼向邓亚萍发来了邀约,她觉得是时候向众人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了。 随后她便在社交媒体账号上借着颁奖典礼的事情公开了自己与儿子的护照,其中国籍一栏上"中国"两个大字格外显眼。 在铁证事实面前,有心之人的流言蜚语自然不攻自破。 更何况爱国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邓亚萍为中国带来的荣誉与贡献更是普通人难以企及。 正如这位"乒乓女皇"在社交平台上所说的一样,我们作为中国人而骄傲,能为祖国拼搏而感到骄傲。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