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秋意凉凉,秋天气息也逐渐浓厚。 尤其是正处于夏秋更换季节,此时空气湿度不高,不少人往往会感觉到口干舌燥、喉咙不舒服、从而想咳嗽。 不说好在,大自然也同时馈赠了我们能缓解秋燥的好东西----梨! 无论是汁水饱满的鸭梨,还是果肉洁白的雪花梨,又或者清甜爽口的丰水梨,还是滋润补阴的贡梨....... 不同品种的梨,都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水分充足! 一颗颗平凡朴素的梨,究竟有哪些营养价值? 梨在我国的品种相当得多,而且以皮薄肉细、多汁脆口著称,很多朋友都喜欢去食用梨。 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梨味甘,微酸性凉,能够帮助人们清热解毒,润喉养肺,所以它同样可以作为一款中药材入药。 但与此同时,梨当中还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水分、维生素以及一些微量元素。 不过最大的优势,梨含有丰富的水分,其水分高达85%,一口咬下去,清甜的汁水一瞬间就赶走秋燥带来的咽喉不适。 对比各种含糖饮料,又或者没味的白开水,梨可谓是秋季润燥的不二选择。 至于传说中能止咳润肺,目前尚未有确切证据来证明,不过吃梨或者喝梨汤,能够补充大量水分,多多少少能够缓解咽喉干燥肿痛。 甜滋滋的梨子,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吗? 正如前文所说的,梨含有丰富的果糖与葡萄糖,这些物质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而言,是否可以放心食用呢? 实际上,糖尿病患者吃东西,害怕的不是甜味,而是血糖一下子升高。 一般而言,血糖生成指数低于55的食物,是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而梨子虽说吃起来蛮甜,但血糖指数只有36。 因此,糖尿病患者若一次性吃上半个,一个梨,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梨不但色香味俱全,口感好,同时它带有的一些果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些营养成分,都是人们日常机能消耗所需要的一个固定营养。 另外,由于梨子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有效减缓食物的消化速度,稳定餐后血糖水平,同时还可以增强饱腹感,以免吃得太多。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减慢血糖上升的速度。 对于糖尿病患者也是一样,患者可以适当地去进食,一定要把控好进食的时间,数量等问题。 第一,时机 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血糖控制得比较理想,例如空腹血糖控制在7.8以下,饭后两个小时内的血糖控制在十以下,同时血红蛋白在7.5%以下。 这三种情况都符合的情况下,是少量的食用雪梨,若自身血糖尚未控制好的情况下,就建议不吃比较好,以免血糖发生紊乱。 第二,时间 通常情况下,建议糖尿病患者在两次正餐的中间,否则会导致人们体内一次性增加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这样无疑会增加胰岛的负担。 第三,数量 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有很多的细节需要讲究,有一点就是数量上的控制。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每天食用400克的蔬菜,100克的水果,比方说100克的梨当中就含有12.5克的碳水化合物,那么同理就应当从主食当中减去12.5克,这是一个比较精细的算法,在生活中坚持少量的原则。 梨子虽好,但这类人可不能多吃 正如前面所说的,梨子不仅水分多,同时纤维素含量也不低,其中就包括木质素等。 丰富的膳食纤维就会帮助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如果出现排便不畅,不妨可以多吃梨来缓解便秘症状。 但对于一些肠胃敏感患者,又或者腹泻患者,就最好少吃梨,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