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凌晨0点10分,毛主席与世长辞,全国人民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主席逝世第七天,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主席悼词文稿的修改,并确定相关流程。 当时,周启才去喊汪东兴参加会议,但他却坚持要留在灵堂上保护主席遗体。 对于悼词的修改意见,汪东兴则拜托周启才代为转达。 于是在参加会议时,周启才提出了这样一条补充意见: "汪东兴同志说他认为悼词文稿基本可用,但是如果能加上这几点会更好!" 听完汪东兴的建议,华国锋第一时间表示同意! 图1 那么,汪东兴想在悼词上加什么内容?华国锋又为什么会同意呢?一、毛主席最后的生活 自从1976年1月,周总理去世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更是大不如前。 周总理和毛主席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更是历经生死的兄弟,两人一起经历了中国的兴衰存亡,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 没想到周总理却突然逝世了,这确实给毛主席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他因此消沉了好多天,经常一言不发,呆呆地坐着,这导致他的心梗更加严重了。 但是他明白,到了这个年纪,曾经的好友和战友会接连离开自己,说不定哪天他自己也会先离开,所以他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情。 到了1976年的春节,这也是毛主席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 图2 躺在病榻上的毛主席,已经没有力气自己端碗吃饭了,只能靠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口一口地给他喂饭。 吃了几口饭以后,他就让工作人员把他扶到了客厅坐一会儿。 听着外面传来的鞭炮声,看着身边日夜陪伴他的几位工作人员,他又想到了之前过年时的热闹情景,于是便用微弱而沙哑的声音对工作人员说: "你们年轻人要有过年的气氛,出去放点炮竹吧。" 工作人员点头答应,便去院子里放起了鞭炮。 过年的钟声和鞭炮的响声夹杂在一起,毛主席的脸上终于出现了许久未见的笑容。 过完年以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 但是到了7月时,他的病情却再次加重! 1976年7月6日,朱德元帅逝世,毛主席听闻这个噩耗后,再一次陷入了难以平复的悲痛之中! 图3 毛主席和朱德被人合称为"朱毛",两人是有名的生死兄弟! 即使两人也曾有过分歧,但又是彼此坚强的后盾。 朱德也曾经说过:"即使把我劈成两半,朱毛也绝对不分家!" 由此可见,两人的情谊到底有多深! 所以,朱德元帅逝世以后,毛主席又再次消沉了起来。 让毛主席更加悲痛的是,朱德元帅逝世十几天后,唐山竟然发生了大地震! 一夜之间,唐山这座城市崩塌瓦解,24万多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 毛主席听完以后悲痛欲绝,几乎陷入了昏迷!那可是24万个鲜活的生命! 他多想亲自去唐山,去慰问受苦的百姓,可是年迈的他什么也不能做,只能在心里干着急。 他一边急切地关注着唐山的消息,一边悲痛地说道:"这到底是怎么了啊!" 图4 之后,他就安排以华国锋为团长的中央慰问团,赶赴去唐山,代表他慰问灾区人民,并一再交代要安置好灾民的生活。 而接连的打击,也让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乐观。 到了8月份,医生甚至连续发出了三次病危通知! 但即使如此,躺在病床上的毛主席,一旦意识清醒,就会坚持让工作人员为自己读报纸,了解国家实时新闻,处理政务。 在身体最差的时候,毛主席已经吃不下东西,只能靠着鼻饲管补充身体能量,维持身体运转。 9月8日时,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正在人民大会堂中,为即将辞行的外宾举办晚宴。 一位警卫员却突然一脸慌张地跑到了他的面前说:"医生那边下了紧急病危通知书,主席快要不行了……" 图5 华国锋听说以后,心里面"咯噔"一下,在向外宾表示了歉意以后,就立马火速乘车赶往中南海去看望毛主席。 下了车之后,他立刻跑向毛主席的住处"202"号,想要见毛主席最后一面。 但遗憾的是,等他打来的时候,毛主席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1976年9月9日凌晨0点10分,毛主席在中南海逝世。 当天下午4点,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发布《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宣告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 得知这个以后,举国上下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同时,这个消息也在海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毕竟毛主席在国际上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 噩耗宣告不到15分钟,海外的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知名新闻媒体,便争相报道了毛主席去世的消息。 图6 毛主席逝世以后,他的后事安排也成了重中之重。二、毛主席的悼词要加几点 中央领导们得知了毛主席逝世的噩耗后,紧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商讨关于毛主席后事安排的相关问题。 经过商讨,大家最终一致决定,不会将毛主席的遗体火化,会将他的遗体置于水晶棺中,长久保存,供人民群众瞻仰。 之后,毛主席的遗体经过殡仪处理后,被运送到了人民大会堂。 他安静地躺在花束中,身上盖着鲜红的党旗,看起来安详而从容。 全国上下有30多万人都来瞻仰伟人的遗容,为他吊唁。 到了9月16日,中央政治局又召开了关于毛主席悼词文稿的商讨会议。 毛主席是一代伟人领袖,他的悼词当然不能大意。 图7 其实早在7月份时,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兼政治局委员的汪东兴,就安排周启才提前起草了毛主席的悼词文稿。 汪东兴跟毛主席的关系很亲切,从1947年开始,他就一直负责着毛主席的警卫工作。 在这近30年来,他跟着毛主席经历了很多重大的事情。 不管是撤离延安,还是重返井冈山,亦或是接见苏联领导人来访,他都在毛主席的身边,保卫着毛主席的安全。 毛主席逝世以后,悲伤的汪东兴依然坚持守着毛主席的遗体,没有去参加悼词讨论会。 在看了周启才写的悼词以后,汪东兴觉得到此确实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只要加上几点就可以。 周启才觉得,这个建议,还是由汪东兴亲自向华国锋汇报比较好。 图8 但汪东兴还是坚持要守着毛主席的遗体,并拜托周启才代为转达自己的意见。 周启才见汪东兴如此坚持,只好同意了。 到了怀仁堂参加会议后,周启才站了起来,对华国锋说道: "汪东兴同志让我转达两件事,一是他要请个假,因为他要保护毛主席的遗体,不能来参加讨论会。 二是他认为悼词文稿基本可用,但是要在适当的地方加上毛主席曾讲的‘三要三不要’指示。" 三要三不要其实就是: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这几点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总结出的关于新中国建设方面的思想精华,为新中国的前进指明了方向。 听了汪东兴提的建议以后,参加会议的人都陷入了思考,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建议可行。 图9 而华国锋则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同意,他认为汪东兴提的建议非常好。 "三要三不要"是一项很重要的指示,是毛主席生前曾提出的,就算毛主席逝世了,中央也应该将这条指示贯彻执行下去。 在得到大多数人的同意以后,毛主席的悼词便进行了修改,加入了"三要三不要"指示。 接着,大家又在会议上确定了毛主席追悼会的相关流程: 9月18日下午2:50,所有人员必须到达追悼会现场,在追悼会现场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直到追悼会开始。 追悼会开始后,所有人员转身向毛主席遗像三鞠躬,等礼毕后再转身面向人民群众。 9月18日下午3点,毛主席的追悼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同时通过中央广播电视台进行实况转播。 图10 当天来参加追悼会的人民群众多达150多万,他们胸前戴着白花,手臂上系着黑纱,从天安门广场一直排到东单、西单。 开始大家都在原地默哀,哀乐响起后,原本安静无声的广场上,该是不断传来哭泣声。 有的群众甚至还大声呼喊着毛主席的名字,可惜却再也听不到毛主席的回应。 华国锋强忍悲痛,宣读了3600字的追悼词,期间多次哽咽! 在场的群众们也都掩面而泣,为毛主席的离世悲痛不已,有的甚至哭跪在地。 最后,华国锋读了毛主席留给人民的最后期许: "希望大家化悲痛为力量,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在追悼会的最后,满脸悲伤的华国锋又带领着民众们,向着毛主席的遗体三鞠躬,表示大家对毛主席的尊重和送别。 图11 追悼会结束以后,还有很多群众不肯离开,他们静静地停留在天安门广场上,似乎还想再看到毛主席的音容笑貌。 而在毛主席逝世的十天内,全世界有123个政府和首脑,也都相继向中国政府发来了唁电或唁函。 105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也去了海外使馆吊唁,53个国家为毛主席降半旗以示尊重。 之后,为了让后人们能永远铭记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中央又做了一个决定。三、永远的领袖毛主席 1976年10月8日,中央决定修建毛主席纪念堂,让后人们可以永远瞻仰毛主席。 为了保存好毛主席的遗体,中央决定打造一口水晶棺。 到了1977年8月初,纯度高达99.999%的水晶棺终于打造完成,毛主席可以在水晶棺中安心长眠。 图12 8月8日,水晶棺被运送到了毛主席纪念堂,毛主席的遗体被永远存放于其中,供人们瞻仰。 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以后,人们也曾担心过,中国到底该如何发展? 所幸的是,根据毛主席生前留下的指示,之后的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等相关中央领导人,也都带领着中国走向了正确的方向,开启了中国的新时代。 自从毛主席去世以后,华国锋就保持着每年去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习惯。 对于他来说,毛主席这样伟大的领袖,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也是他的一种信仰。 华国锋是非常崇拜毛主席的,在文职工作的他,其实原本是想上战场的,一度因为在文职工作而消沉。 后来,他读了毛主席的理论著作,才对文职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毛主席的思想佩服不已。 图13 之后,他就在基层扎实工作,并且在长沙和毛主席讨论一些贴近基层的问题,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他的稳扎稳打,他的职务也因此一路攀升,并成了毛主席的得力助手。 两人一起为新中国的发展并肩作战,缔结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所以,即使毛主席已经逝世,华国锋在想念毛主席时,也都会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的遗容。 每次去毛主席纪念堂,他看着水晶棺中毛主席的遗体,都会想起两人曾经共同奋斗的岁月。 然后,他就会向着毛主席的遗体鞠躬,并且大喊:"向伟大的领袖鞠躬!" 这样的习惯,他保持了一年又一年。 到了2007年12月20日,华国锋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了,家人和医生都反对他再去毛主席纪念堂,可是他却坚持要去! 图14 最后,家人和医生拗不过他,只好搀扶着他,再次去了毛主席纪念堂。 到了毛主席的水晶棺前,步履维艰的华国锋,突然挣开了家人,又一次对着毛主席的遗体深鞠躬三次,并喊着:"向伟大的领袖鞠躬!"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在北京病逝,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