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半年多前,在一期节目中,我们跟大家聊了聊日系汽车销量骤减,当时我们就说日系汽车在那段时间卖得很不好,不但在中国市场卖的不好,在日本本土市场卖的也不好,在北美市场卖的也不好。 当时很多日系汽车给出原因说因为一方面疫情的影响,另一方面供应链的问题芯片短缺,所以日系汽车遭遇到了一点点小困难,马上就会扭转过去。 然而时隔半年之后,很多发达国家都躺平了,疫情对它们来讲已经无所谓了,而我国早就把疫情控制好了。 日系汽车在这半年以来销量还是非常低迷,比去年同期有了更大的跌幅,最近日本方面就给出了最新的数据,5月份日本国内新车销量为26.14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8.1%,连续11个月出现了同比下滑。 而日本八大传统车企中除了三菱汽车之外,其他所有车企的销量都呈现出同比下滑的态势,不光在日本本土,日系汽车在海外市场中的销量更是拉垮。 5月份丰田、本田、马自达、斯巴鲁等4家车企在美国的新车销量合计为30.93万辆,同比下降了40.3%,其中马自达下降63.7%,本田下降57.3%,丰田下降27.3%,斯巴鲁下降24.8%,更别说中国市场了。 过去几个月以来我们都知道我国汽车销量很不好,当然了日系汽车销量是尤为不好,那么还有西欧市场、韩国市场呢? 那两个市场我估计大家不需要考虑,因为懂汽车的朋友们都知道,韩国市场和西欧市场大量的是被本土汽车占据的。 韩国人买车基本只买韩国品牌,欧洲人买车也基本只买欧洲品牌,留给外来品牌的市场份额是很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而一旦失去了本土市场,北美市场和中国市场,那么日系车的未来真是岌岌可危的。 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这是大势不好,所有汽车厂商都卖得不好,不是这样,美国的特斯拉,我国的比亚迪,这两大品牌在过去几个月就是逆势增长。 任何经济低迷的时候都会有人赚钱,任何经济高歌猛进的时候也都会有人赔钱,所以很显然都快一年了,日系车在过去一年表现得拉垮,已经没法把原因推给疫情和供应链了。 我觉得更多的是消费者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当我们去购买一件物品的时候,我们首要的目的当然是要享用这件物品的使用价值,比如说买车是为了代步的,为了上下班出去玩的,买衣服是为了能够遮风挡雨避寒,能够对外显示你的品位的。 但是除了基本的使用价值之外,我们购买一件物品实际上还有它的附着价值的,为什么今天很多年轻人买车要去买BBA,因为大家觉得这个是豪车,我开上豪车我就有面,表示我过的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生活,我拥有足够的金钱,所以我能负担得起豪车。 同样为什么在过去这些年合资车大行其道,因为一方面确实合资车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它的做工相对精细,车辆比较皮实耐用小毛病少。 而另一方面确实咱们国内汽车是有鄙视链的,开进口车的人就觉得我比开合资车的人高人一等,而开合资车的人就瞧不上开国产车的人。 过往十几年一直是这样的,所以合资车尤其是日系车有比较高的品牌附着价值,而今天一方面国产车迅速崛起了,很多国产车已经不只是价廉物美了,还有更多高科技的含量,所以让很多消费者在购车之时已经可以主动的开始选择国产车了。 大家并不觉得说开国产车我就没有足够的面子,不是这样了,而另一方面日系车越来越成为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代表,以往我们评价很多日本商品之时,我们经常会说日本商品是不是点错了科技树。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手机市场,大概在10多年之前,苹果手机刚刚问世之时,日本人是很少买苹果手机的,日本的几大手机厂商牢牢地把握住了本国的手机销量,当然这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他们和本地的运营商合作推出了很多带话费的手机,相对而言消费者不需要花太多钱,另一方面日本手机厂商说他们精准的把握了日本人的喜好,他们的手机更有设计感。 你看有翻盖的有换壳的,有各种各样日本人喜爱的元素,所以他们觉得完全可以不需要理会苹果的竞争,苹果是根本不可能占据日本手机市场的。 然而后来的情况我们都看到了日系手机不单在别的国家市场大退潮,甚至最后连本土市场也把握不了了,今天日本卖的最好的手机就是苹果了,捎带脚三星卖的也不错,而留给日本本土手机品牌那几乎就是百分之零点几的市场份额了。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日本手机厂商妄自尊大,以为自己可以牢牢地把握住日本消费者的喜好,最终一败涂地,实际上哪止手机市场,早些年间我们还能经常见到日本的笔记本电脑,日本的液晶电视,日本的洗衣机,日本的空调,今天我们在家电市场还看得到这些日本商品吗? 日本电子产业家电产业在过去10年是大踏步的后退,以至于拖累的日本经济在过去30年停摆,当然日本汽车发展的还是很不错的,这使得日本经济好歹还有一条强有力的腿在支撑,但是很多人真是担心日本汽车产业未来会不会步家电产业、手机产业的后尘。 抛却特斯拉,丰田还是世界汽车企业中市值最高的公司,但是再过5年再过10年,丰田还能拥有今天的市场地位吗?为什么很多消费者现在买车之时不首先考虑日系车了,不光中国这样美国也这样,因为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明白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电动车而不是燃油车了。 就像当年苹果横空出世之后,慢慢的手机产业的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以后手机发展的方向恐怕只有苹果这个样子,就是苹果这个样子,大屏幕无键盘,这个时候固然有很多消费者还愿意去买翻盖的,还愿意去买带键盘的,但是大多数消费者会去选择更先进的手机,更符合手机未来发展方向的手机。 因为谁不愿意买先进的谁不愿意买潮流的,而那些无法做出改变的日系手机最终慢慢就只能消亡,汽车领域又何尝不是这样?虽然电动车今天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很多燃油车爱好者说电动车是没有灵魂的,但是电动车真的是未来汽车业发展的方向。 或者说未来我们都不能再用汽车这个词了,因为已经不需要汽油了。欧洲、美国包括我国很多地方都制定了未来5年10年20年的规划,再过一段时间汽油车就不能卖了,汽油车真的慢慢会被整个市场所淘汰。 虽然今天汽油车的销量还是吊打电动车的,虽然今天一众汽油车厂商还是能赚到钱的,但是一旦这个趋势定下来了,那么对于市场的影响将会非常的巨大。 丰田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几次三番地跟日本政府说,咱们千万不要搞各种电动车的优惠措施,你们要知道日本这八大汽车品牌,几百万工人就业,几千家配套厂,汽车行业是日本的支柱型产业,如果这条腿断了,日本经济恐怕就完蛋了。 丰田章男还说,日本本来就是个缺乏能源的国家,这两年以来还出现了电力供应的紧张,如果日本几千万汽油车通通换成电动车的话,那么日本将无法给这些电动车提供足够的电力。 丰田章男说得当然对,但问题是你说得对又有什么用,难道整个世界的大势会因为日本需要汽车产业就不发展电动车了吗?就像当年日本的几大手机品牌,牢牢地把全日本手机市场的份额都吃下来了,那也有几百万人的就业,可是今天日本的手机产业在哪里,市场在抛弃你的时候是一滴同情的眼泪都不会为你流下来的。 所以对于日本汽车产业而言,它们现在做的不是向政府哭穷哭惨,不是说要阻碍电动车产业的发展,而是想想如何利用现有的优势赶快赶上电动车这波大潮。 赶不上怎么办,赶不上就被淘汰,这个世界上被淘汰的产业多了去了,曾经的BB机火过吧?曾经的VCD、DVD火过吧?曾经的卡片相机火过吧?曾经的胶卷也火过吧?那些产业哪去了,那些产业被时代抛弃了。 今天连消费者都知道汽油车将被时代的大潮所抛弃,所以大家在选择车辆的时候,要首先看看电动车可不可能,而一众日本汽车厂商还在妄想着靠国家政策让它们苟延残喘多长时间吗?尤其是我觉得这恐怕已经不是日本汽车厂商要考虑的问题了,这是日本政府要考虑的问题了。 在过往的30年,一方面日本经济是停滞的,GDP总量一直维持在5万亿美元左右,另一方面日本在多个产业方面迎来了大溃败,以至于已经连续多个月日本的进口大于了出口。 作为一个工业国,曾几何时日本是大量的生产商品卖向全球才能赚得足够的钱的,而今天日本还有多少商品能够出口? 我们不否认日本今天的汽车产业还是很庞大的,日本汽车在本土市场、我国市场、北美市场还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但是今天危机已经出现了,连续11个月日本在多个市场的销量大大的下跌了。 我觉得这真的要警醒一下日本政府了,因为未来这个下跌的速度恐怕会更快,比如说以韩系车为例,5年之前韩系车大概能占我国市场份额7%到10%,今天连2%都占不到了。 而一旦未来日本汽车产业销量更加拉垮,十几个月的下跌会转变成一年两年甚至三年的下跌,汽车产业这个巨大的经济支柱断腿之后,那么日本未来的经济将发展成什么样子? 日本人今天自己都警醒说可能三五年之内,韩国的人均GDP就要超过日本了,韩国的手机卖的还是很好的,韩国大量的商品还是可以卖向全球的,而一旦日本汽车产业这条腿再断掉,那我觉得我国人均GDP迅速赶上并超过日本那绝对是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