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本校几乎集中了全市各大初中的被人们称之为的"问题学生",这就给我们学校的高中教学带来了严重挑战。尤其是注重积累的英语学科。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有两个: 第一,学生词汇量严重不足,不及初二水平,更不用说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法知识水平。第二,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氛围极差,负能量比较大。 教学理念: 本着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坚持一切环节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现有知识体系为出发点,一切为了能帮到学生,不务虚,不嘲讽,实实在在地为学生着想,给学生提供帮助,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并进行中肯地针对性地评价,让学生找到存在感、参与感和成就感,宽严并济,恩威并施,切实可行地实施教学活动。本教学案例从早读、试卷评讲和写作指导三个方面介绍我个人的一点经验之谈。 教学案例 一、早读课怎么上 一般情况下,早读课主要就是学生自主背诵相关学科内容,老师在教室起一个监督作用,但即使如此,由于学生不够自律,学习习惯差,过于懒散,早读课常常变成了学生的睡觉课,哪怕是让学生起立,也会有部分学生出现"站着也能睡着"的情况,老师们对此束手无策,鉴于此,我会提前一天听写一批从文章里挑选的单词,大约50~70个左右,并让学生进行互批或者自批,然后自己再用红笔进行改正,并着重对红笔部分进行闪背,之后把听写卷在下课前交给老师,接下来在第二天的早读课上,我会给学生布置新的背诵任务,而我也没闲着,我会拿着学生前一天交回来的听写卷逐个按名单顺序巡回随机抽背,每个学生会被抽样检查大约5~10个单词不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面带微笑地游走在学生中间,学生根本没有睡觉的机会,一旦发现个别同学在瞌睡打盹,我会给他捏一下肩,捶一下背,或者顺手搭在太阳穴上揉两下,教室里书声琅琅,如果把学生难住了我还会装作幸灾乐祸的样子调侃一下,如果学生顺利通过,我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夸他好厉害,这样学生背单词的积极性无形之中提高了,课堂气氛祥和融洽,利用这个机会我们还可以进行适当交流,比如存在什么问题等等,一节早读课基本上可以全部抽查完毕,有一次,打了下课铃之后有一位同学主动过来找我说:"老师,抽背一下我吧!您刚才落下我了",由此可见,学生是想让自己被老师抽背的,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早读课时间扩大积累,还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也有了背诵学习的动力,结果证明,学生背诵单词的效率大大提高。 二、试卷讲评中的评价机制 到了高三,除了对一些专项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讲解之外,主要任务就是刷题,讲题,但是我们的学生面临的是怎样一种处境呢?基础知识相当薄弱,做题思维极其混乱,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答题思路,靠猜和蒙为主,虽然说已经有了高一高二两年的积累沉淀,但是毕竟学生长期养成的不好的思维习惯一下两下纠正不过来,而且在初中的时候已经落下了脚步,有待提高的地方太多了,英语学科知识点零碎繁琐,学生从认知到接受再到熟练掌握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正所谓,听了未必懂了,懂了未必会了,会了未必对了。所以我们的孩子学起来可以说是异常艰难,词汇量不够、逻辑思维能力欠缺、语法一知半解,总之,未知远远大于已知,百废待兴,所以如何合理高效的进行试卷评讲从而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至关重要。 1. 分析学生答卷 首先,学生做完一份题后,试卷必须交由老师评阅,如果只是让学生自行核对答案,然后就进行讲评,那么他们从心理上感觉不够重视,对错无所谓,老师也无法了解学生做题的反馈信息。不仅如此,要想充分利用试卷讲评这堂课从而让学生从错题中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那么单单止步于阅出一个分数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作为老师,需要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有一个详尽而深刻的了解,哪道题哪个学生答得好,哪道题哪个学生答得不好,错误原因在哪,学生的答题思路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应当了如指掌。所以阅完卷后,我们还需要对试卷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并记录在案,一切就绪之后我们才能开始试卷讲评。 下面是我就一份周测试卷所做的分析: 完形填空 语法填空 改错 2. 评价贯穿课堂 多数情况下我们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老师讲了但学生没有用心去听,甚至有的同学课堂上走神打盹儿,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课堂讲解没有结合学生的认知体系,老师不知道学生是怎么想的,学生也搞不明白为什么他这么想就是错的。所以整整一堂课师生各怀心思,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所谓,不破不立,不管老师怎么讲,学生都是按自己的老一套思路去做题,这样就导致教和学相脱节,学生听课缺乏一定的积极主动性,无法融入整个课堂,当然课堂就显得无聊乏味,那么如何让课堂变得高效而有趣呢?难道要我们讲故事放电影吗?当然不是,我们只需要将课堂围绕学生而展开,通过老师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结果,我们把知识点的讲解穿插在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纠错的过程中,做对的同学受到表扬,而且不仅仅是一句话"很棒","真厉害"的空泛的表扬,而是具体明确地展示他哪个方面表现足够优秀,比如:"×××连这个问题都考虑到了,太厉害了!","×××对本文主题的把握精准到位,完全没有受到干扰项的影响,老师太开心了!"而做错的同学的名字也会被提及,但不是批评,而是对该同学的答题思路进行揣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我说对了学生的答题思路,学生往往会情不自禁地看着我使劲点头,这无非就是告诉我:"老师,您说得太对了,我的确是这么想的",此时此刻,仿佛师生之间有了一种心灵的交汇或者是达到了深深的默契,然后我再明确对他指出问题出在哪里,进而把正确的答题思路传递给学生,如果我猜错了或者根本搞不懂学生为什么会做出某种错误答案,我会当堂询问他是怎么想的,学生会及时表述自己的答题过程,这看上去貌似只是我和部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际上却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或者敲山震虎的效果,同时还及时有效地唤醒全班同学的注意力。这样一来,课堂成了展示和分享学生自己的"作品"的平台,而学生本人以及他周围的同学还不时地需要和老师交流探讨他的或她的"创作"想法,一种深深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激发了他们听课的兴趣,同时也在全班形成了一种你争我赶的良性竞争的氛围,事实证明,评价和讲解相结合,以评助讲,以评促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当我的身影刚刚出现在学校楼道里的时候,学生已经小跑着过来问我要试卷了,课堂上全体同学的那种热切的目光齐刷刷地盯着老师期待自己的名字被提及的场面都能让我感受到他们听课的激情和专注的程度。毕竟,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渴望被欣赏、被重视的。 三、评价手段在书面表达课堂上的运用 由于学生基础薄弱,阅读理解尚未成型,写作输出更是一塌糊涂,写一个完整的句子都很困难,我们的老师对这一块儿更是头疼不已,所以平常也不太涉足这一领域,只是以考代练,所谓练,也只是把范文解读一遍,然后让学生背诵,可是结果往往是过一段时间就完全遗忘了,更谈不上运用。鉴于此,我慢慢摸索出了一套比较适合英语薄弱学生的写作模式。 1. 积累阶段 高三一开始,我很好地利用了备考资料《话题晨背》这本书,每天选两三个句子和学生进行赏析背诵,因为高三学生时间紧,任务重,课后几乎没什么空余时间,所以我基本上留出课堂时间,当堂讲当堂背诵,为了让他们快速背诵,我会把一个句子让学生拆开了揉碎了再合起来,然后用PPT的形式不断变换挖空训练,既不枯燥又能快速掌握,提示词一次比一次少,最后完全没有提示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直至完全背诵默写,当然,为了和遗忘做斗争,我会时不时利用边角时间进行背写,不断巩固,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就积累了一定量的不同话题的相关句型。 以下是我为了帮助学生记忆进行的挖空训练: 2. 运用阶段 众所周知,使用语言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每周我会布置给学生写一篇书面表达,并鼓励学生多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语句,当然,学生的作品还是一如既往地"惨不忍睹",我批阅作文没有像以前一样逐字逐句进行修改,我只对学生"学以致用"感兴趣,看到他们把自己背诵的句子巧妙地穿插利用,我简直欣喜若狂,我把学生作文都做了整理,哪个学生用了哪一句,哪个学生用得好,然后制成课件在班里展示并解读,没有枯燥的讲解,只是夸他们运用的妙,哪怕只用了一个句子,但是就是这一简单的评价却大大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在接下来的考试中,他们不断把自己的积累运用到写作中,写作分数明显提高,从以前的七、八分提高至十几分,好一点的打出了二十分的高分,这对他们而言已经很了不起了,通过不断使用,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逐渐减弱,甚至慢慢开始对写作感兴趣,比如,有的学生会问我:"老师,什么时候讲作文啊?" 由此可见,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断地使用它,从使用中收获乐趣,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通过努力得到了老师具体的、真实的和客观的评价,这让学生在迷茫中拾到了信心,进而开足了马力不断前进。 习得阶段 有了一定的积累作为基础,老师就可以展开相应的真正写作的功底的训练,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好多句型结构都能在他们所熟知的句子中得到体现,知识的讲解和他们的认知有了一个完美的衔接,老师通过举一反三和不断地抛砖引玉使学生产生共鸣,再经过练习和纠错达到熟练运用的地步。毕竟,我们人类学习语言也是要先模仿到熟练运用然后才了解其语法功能。同样,我会使用我的杀手锏,对学生的优美句型和优秀作文(包括有进步的同学作文)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再配上我细致的解读,引导学生用心赏析其中的美和不足,可以看出每到此时,学生的课堂关注度相当高,我还会把优美作文发到家长群,我相信家长群也是老师实施评价教学的另一个阵地,而且我也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以下是学生写作练习中的优美句子(当然个别地方有瑕疵,课堂上同时进行集体修改) 以下是我在家长群分享的学生佳作: 总之,经过了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找到了一条比较适合我们五中这样的薄弱学校的学生的有五中特色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评价机制在诱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薄弱学科的学生,通过结合学生认知体系进行中肯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老师的教学活动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在我的引导和激励下,学生逐渐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词汇量不断扩大,成绩不断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已经从刚入校时的五六十分提高到一百分以上了,我打心底里为他们高兴,以他们为荣,我也将继续在教学这条路上努力前行,争取更大进步。 附: 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