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卑贱却不以为耻,决心愿为激励奋斗的榜样人生需要思考
宋朝名将狄青出身行伍,十余年后才发达起来,然而脸上受墨刑染黑的痕迹一直留着,天子劝他除掉,他说:"留下来能鼓励军中的士卒奋发向上。"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县人(一说今汾阳, 二说今文水县人。北宋时期名将。
格局高,见识远!大识量也!
狄青 像
就不除去脸上黑字这件事来看,便可知狄青绝不肯接受他人劝告,遥奉唐朝名臣狄仁杰为自己的祖先。
狄青是北宋名将。他出身贫寒,16岁时,被抓去服役,很快习得骑射,还英勇无比。每次打仗,狄青都披头散发,戴一青铜面罩,犹如天兵降临。与西夏军交战25次,每每都打在敌人要害之处,无一败绩。因为狄青的优秀表现,加上他脸上有刺字,就得了一个"面涅将军"的名号。
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引起了两个人的注意。
一个是范仲淹。他对狄青以礼相待,还教他读《左氏春秋》等书,并告诉他: 将帅不知历史,就只是匹夫之勇。 后来,狄青用功读书,成为一位能文能武的将才。
第二个人就是宋仁宗。他甚至命人画了一幅狄青的画像,挂在自己的宫殿。大呼:"朕之关张",赞不绝口。
后被仁宗力排众议任命为枢密院使。却受到文臣排挤,后被贬陈州。在陈州仍被文官蹂躏!后被气的郁郁而终。年仅49岁。病因是——"疽发髭":即,毛囊炎,引发面疮,感染脑部神经身亡。
作为将领,狄青无疑是优秀的,他奋勇杀敌,为国尽忠。作为宋朝官员,狄青是不幸的。 纵观二十四史,狄青是绝无仅有的,没有第二人。
狄青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死于宋时的政治生态,那种歪曲变形的、扬文抑武的风气,让狄青成为牺牲品。
狄青的死,是整个大宋的悲剧!
但,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不该被遗忘!
但是,反思一下,如果狄青有寇准那样的大心脏,有苏轼那种随遇而安的情怀,说不定我们还能够看到他的后续传奇。
只是,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只是!
能把只是变成如过的,只有自己的心量!
原文:
狄青带涅任将军
狄青¹起行伍十余年,既贵显,面涅²犹存,曰:"留以劝军中³"边批:大识量。
【梦龙评】即不去面涅,便知不肯遥附梁公⁴。
【注释】
①狄青:北宋名将,出身行伍,任延州指挥使时,为范仲淹、尹洙所赏拔。勇而善谋,以功擢升至枢密使。卒谥武襄。②面涅(niè聂):面上刺字。③留以劝军中:鼓励士卒,只要努力作战立功,就能由士兵升为统帅。④不肯遥附梁公:狄仁杰,唐初名相,封梁国公。古时一些新贵常常攀附前代名臣将相为自己祖先。而狄青不屑如此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