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平台就是市场经济的体验场,在这里能体现共同富裕吗?
张维迎信誓旦旦地说:"市场经济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机制,唯有市场经济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说到市场经济,其实我们这些今日头条的网民不就处在这样一个完美的体验场中吗?我们都是这个市场经济体的体验者。那么,在这里能实现"共同富裕"吗?
一、认识资本
资本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很多人认为资本就是钱,这是极其是错误的。
按资本的定义:资本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社会资源的总和 。
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部分还有技术、品牌、影响力等等,甚至女人长得漂亮、阴柔的小鲜肉男人都属于资本的范畴。
二、公平的机制
任泽平们极力推崇市场经济,他的理由就是公平和效率 。
公平:头条的发文、审核、推送、兑现机制对网民是一样的,对所有参与头条创作的人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你的发文只要有人点击、看(听),都同样获得流量,并按规则兑现。
效率:发文只要符合社区规则,审核通过,都会以点击率为参考予以推送,看(听)的人越多,推送的越多。
所以说,头条平台完美地复制了市场经济体的运作 。
因此,我们这些网民就是这个市场的参与者、实践者!
那么,在这里能实现"共同富裕"吗?
三、普通人,你想多了
我们当然不能机械地理解"共同富裕"就是平均主义,但是每个人在以自己的能力付出劳动之下,所得报酬不应出现过分巨大的差距,应该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意!
这一点在头条体系中做不到,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同样做不到!
我们分析一下各个群体的收益状况:
1、名人自带流量。社会名流的名字就像商品品牌一样,具有价值。像胡锡进、司马南等名人,不用积攒Fans,他们一出场就带着光环,就有数千万人追随。胡锡进吃碗面、马光远任泽平晨练都能引来数万Fans围观点赞。
甚至一个三、四线演员随便写几个字也能带起很多人为其叫好。
这就是现实,名人就是资本 !
这是头条第一流量群体。
2、教授学者专家有影响力群体
这个群体虽然不像名人名气那么大,但也具有很大影响力,也有很多追随者。人们还是相信知识分子的学识。人们看到标识为"教授""学者""专家",自然会有关注的兴趣。这些人随便发个微文,关注量要比普通人大的多。
3、大V群体
多年混迹于社交媒体,逐渐积攒了大量粉丝,掌握流量密码,具有相当影响力。
类似公司化运作,有信息渠道、技术手段、营销策略和吸粉能力。
4、有志于自媒体创业群体
有上升为大V空间,有垂直专业领域,对自媒体有自己的研究,经常会有爆款,但不稳定。
5、玩儿自媒体的群体
不以此为业,纯属爱好,找一个发声平台而已。偶尔也会表现一下。
就如本人,如果有一款能够获得几十万推送、几万阅读,那纯属意外 !
6、普通爱好者
既无资源、技术、营销能力,也没有信息渠道,基本上没什么收益,或很少有收益。
在以上分类中,显然前三个群体占据了收益的绝大部分,应该在80%以上,而其人数恐怕不足20%;后三类群体人数占80%以上,但收益也集中在一小部分人即第4类群体,其他群体收益微乎其微。
也就是说,约80%的人很难有可观的收益 。这里恐怕也遵从二八定律。
四、市场经济模式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收益的大部分集中在那20%的人群,80%的人群的收入与前20%人群根本无法比拟 。
经济学家说市场经济是公平竞争,但没有资本、名气、技术、信息渠道等资源 ,普通人在市场上怎么与拥有这些资源的人群竞争?永远处于弱势地位。
所以,市场经济模式的设想是公平的,在实践中根本不可能实现公平竞争 。
没有公平竞争,也就体现不出"效率",市场经济模式的优势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在纯粹市场经济模式下,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很多人迷幻于市场经济模式,以为是市场经济模式使中国富了起来。反例是世界上那么多国家都很早就实行市场经济模式,为什么没有富裕起来呢?
可见,中国富起来的密码并不完全在市场经济模式上,一定还有更大的秘密 ,没有被挖掘出来。可惜,我们的经济学家都同样迷幻于市场经济的围城中,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