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王洪栋在变化的市场中寻求可持续收益
王洪栋。资料图
11月15日,"2022中国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举行。论坛上,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王洪栋以"于变化中寻不变,在变化的市场中寻求可持续收益"为题,分享了他对于投资者大类资产配置特点的思考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王洪栋指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利率中枢持续下行,纯债产品收益率一降再降,越来越难以满足投资者对"收益性"的诉求。另一方面,股票资产长期回报比较可观,但是波动较大,很难契合大多数投资者对"安全性"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王洪栋总结了当前居民大类资产配置存在的四个现象:一是今年以来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降低;二是年轻客群的资产配置常常摇摆于两个极端,稳健性不足;三是中年客群养老储备意识不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四是老年客群偏好安全性资产,整体收益性不足。
"根据中信银行内部数据、部分同业交换数据以及商业研究机构的数据,老年客户群体在投资上相对保守,偏好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短期限理财等低风险产品,长期理财、基金、保险等产品配置较低,资产整体收益性不足,实际购买力存在下降的风险。"王洪栋表示。
王洪栋介绍,中信银行数据显示,缺少投资顾问服务的大众客群,资金大量闲置在活期存款上,导致整体收益不足。为此,中信银行也正在探寻"解题"思路,以帮助大众客户群体实现长期可持续收益。
王洪栋提出了具体四点建议:首先,年轻客户群体应避免资金在"现金类"和"股票类"两个极端摇摆,可以围绕稳健资产构建一个中间地带;第二,年轻客群具有高流动性需求的特点,可以采用分批的方式进行构建;第三,在稳健资产选择上,可以选择月缴或年缴的保险产品,也可以选择半年期或一年期的理财产品,作为底仓配置;第四,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成长型基金进行定投,从而构建一个以稳健资产为主体,流动性和成长性资产为两翼的结构,达到"强制积蓄"的效果。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