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在新疆伊犁地区的一个偏僻山区,一位牧民捡到了两只还处于幼年形态的流浪猫,放在家中饲养。 但震惊的是,这两只野猫竟然越养越诡异。 最后得知真相的牧民,后怕得双腿直发软。 1.意外捡到两只"猫崽" 张培伟是伊宁县土生土长的牧民,家就住在美丽的天山脚下。 2008年的5月,张培伟将自家的羊群赶到天山西部的一个峡谷草场放牧。 安置好羊群后,趁着羊群吃草,张培伟便在山谷间捡起了食用菌。 路途中,张培伟仔细地寻找着。 突然,一处摆动的草丛,引起了张培伟的注意。 他低头用棍子一扒拉,定眼一看,草丛里竟探出了两只小脑袋,四只眼睛正直勾勾地盯着他。 "哟,这怎么还有两只小猫" ,张培伟缓了过来。 只见,两只猫咪好似刚出生不久。 他猜测它们的妈妈估计被猛兽吃掉,或者是出去寻找食物,找不着回来的路了。 天寒地冻,两只小野猫被冻得奄奄一息。 望着它们无辜绝望的眼神,张培伟顿时心生怜爱之心,毫不犹豫地将它们揣进了自己怀里取暖,随后把它们带回了家。 一到家,张培伟把它们安放在了火炉边烤火。 正好家中也养了猫,他便决定留下它们和家猫一起饲养。 就这样,两只野猫作为小宠物,在张家生活了下来。 老张还给两只幼崽取了好听的名字,雌性的叫古丽,雄性的叫巴哈德。 它们长得乖巧可爱,初来张家也不怕生,与张家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2.长势反常,竟吃下一头羊 张培伟对两只野猫同自家猫一样,悉心照料,每日准时准点地喂养饲料。 可谁料,这两只猫的个头一下子就窜到了20厘米。 要知道,一只成年的野猫在50厘米左右,可这才喂养了几周,它们就已经与半岁大的猫差不多了。 于是,疑惑的张家人开始找周边的亲朋好友,对这两只小野猫的身份进行鉴定。 但所有人都一致认为这就是山猫的品种,长得比其他品种的猫大一点,也很正常。 张家人总算放了心,并继续每日炒点菜、制作干粮,荤素搭配的给它们喂食,用心地对待着。 两只小猫在张培伟的精心照料下,长得结实健壮。 张培伟很是疑惑,"这山猫好歹也是猫,怎么就能长得这么快,还发展得如此庞大呢?" 一只成年猫的体重在十斤左右,但这两只刚满半岁,每只都达到了十五公斤左右。 平时,张培伟给它们睡的火炕,都快要容纳不下它俩。 这样的长势,张培伟只好转移阵地,将它们挪到了羊圈,与羊群住在一起。 可自从古丽和巴哈德住进羊圈后,羊圈里就从此不再平静。 因为在羊圈中,发生了让所有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7月的一日清晨,天还蒙蒙亮,张培伟父亲已起身前去放羊。 但靠近羊圈时,张父惊讶地发现,羊圈里的一只小羊羔,肚子已被掏空,肉被吃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一张已经被撕烂了的羊皮。 依据情形,张父推断昨天夜里附近一定有凶猛的野兽来过,加上周边都是山地,以前也偶尔发生过狼吃羊的事情,这次也可能是狼来了。 但等到张培伟起床听闻此事后,却称自己昨夜锁了门,照理不会有别的动物进来。 而且,羊圈的门也好好的,丝毫没有被动物破坏的痕迹。 排除了外部原因,可这羊圈里除了羊,就只有古丽和巴哈德这两只野猫了。 张培伟把怀疑的焦点放在了两只野猫身上,他靠在羊圈的栅栏上,瞅着两只猫安静、乖巧地趴在地上。 "猫吃羊,不可能。" 张培伟盯着它们,再次分析后又打消了自己怀疑的念头。 3.发觉"野猫"端倪 一日,张培伟的远方朋友前来看望他。 其间,朋友听着张培伟神乎其神地讲起羊圈的故事,便好奇地想去羊圈望一望。 当朋友的眼神第一次聚焦在两只野猫身上时,顿时惊诧至极,提出了一个让大家都震惊的猜想。 "我爱看《动物世界》,这两只‘野猫’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豹子’" ,朋友的想法让张培伟慌张了起来。 保险起见,张培伟立即联系了当地的动物专家,还特意先将家中饲养的"野猫"照片发了过去,请其确认。 专家看后发现端倪,很快就作出了答复。 经过初步判断,专家认为这两只动物很有可能是"雪豹"。 这一结论竟与朋友的猜测相吻合。 随后,专家进一步通过比对雪豹皮毛和尾巴的明显特征,确认了古丽和巴哈德的真实身份就是雪豹。 这两只雪豹的大尾巴几乎达到了与身体等长,而其他品种豹子的尾巴,不会有雪豹这么粗长。 再有就是背上的花纹比较独特,从脑门上开始先是小黑点,然后以三条线的方式往尾部走,小黑点还会逐渐地变成圆环。 最后,就是爪子部位,非常的厚实,因为雪豹是可以在山间奔跑跳跃的豹子。 "野猫"变成了"雪豹",这一消息随即在村里蔓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如果不是张培伟,村子里的人还从未听说过"雪豹"这一全球性濒危的物种。 据专家称,雪豹原产于亚洲中部山区,一般生活在海拔三千到六千米的雪线附近。 而全世界的野生雪豹,大概只有三千只左右。 在我们国家,雪豹的数量甚至少于大熊猫。 加上雪豹敏感机警远离人类,喜欢独行与夜间活动,它的行为特征使得人类对雪豹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雪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处在食物链塔尖,在它所生存的高山区域,几乎没有动物能够吃它,甚至没有动物敢去碰它。 听完专家的言论,张培伟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双腿直发软。 曾经慵懒地躺在自己怀里,任由人给它梳理毛发的那两个小家伙,竟是可以攻击比自身大三四倍的肉食动物。 而之前,其实它们随时都有向他与家人攻击的可能,甚至会有人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可尽管如此,张培伟又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与它们有了难舍的感情。 不过与此同时,张培伟突然想到了"捡猫"这个源头。 令张培伟不解的是,为何生活在人迹罕至的雪山上的雪豹,会出现在牧场上呢? 专家猜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因为雌性雪豹外出觅食。 雪豹习惯于在高山草甸空旷地带活动,一般有固定的巢穴,设在岩洞中或者乱石凹、石缝里。 雪豹十分念窝,除非洞塌水淹,否则不会挪窝。 所以除了觅食和追逐猎物的原因,雪豹是绝对不会跑到低海拔的地区。 故而,也许是一只雌性雪豹迫于饥饿跑到了山下的草场,正好当时产下了古丽与巴哈德。 而又恰巧,两只幼崽被牧民张培伟捡到。 古丽与哈巴德在张家已有半年,除了张培伟,张家上下得知是两只雪豹在自家火炕上跟自己睡了大半年,情绪也变得复杂起来。 "活了几十年,第一次碰到这茬事,我是又害怕又高兴,高兴的是自己养的是罕见的雪豹,害怕的是,把肉食动物养在家里,它已经吃过一次羊了,万一哪天野性大发吃起人来,可怎么办?" 张培伟的母亲忧心忡忡地说道。 而正当张家人愁眉苦脸之时,古丽和巴哈德竟然在家中消失不见了。 "豹子丢了不要紧,要是把人伤着了可不是小事。" 张家人紧急出动,在院子里四处寻找。 张家连通村民找了大半天,由于雪豹身上的花纹,容易与周围的环境融合,一旦藏匿,将会很难发现。 好在,一切都是虚惊一场,两只雪豹被发现时,正在一处木堆下打盹。 这件事后,张家人吸取教训,为其单独造了个窝并且严加看管,就怕万一再出什么状况。 可是,麻烦事接踵而至。 这俩家伙自从吃了羊圈的羊后,从此终止了半荤半素的生活,愿意吃的只有肉。 为了避免古丽与巴哈德在饥饿下对人产生攻击性,张培伟尽量把它们俩喂得饱饱的。 而张培伟身为牧民,收入甚微。 他将自家养家糊口的鸡,作为了两只雪豹的主食。 但雪豹的胃口越来越大,原本3只就可以饱腹,现在要增加到5只才能吃饱。 如此一来,即使有1000只鸡也难以应付。 雪豹的喂养问题成为烫手的山芋,可张家人对"大野猫"已产生了感情。 他们只能无奈将家里最后的经济来源--羊群,也给搭了进去。 张家人将羊宰了,剔下来的肉喂给了雪豹,而自己就喝点羊骨头汤。 在张家的付出下,雪豹的体型越长越大,但野性也慢慢显现出来。 半夜里,饲养雪豹的笼子时常轰轰作响,雪豹发出的阵阵嘶吼的咆哮也愈加猛烈。 张家人时常恐惧得睡不着,张培伟认为长此以往下去,也着实难以招架。 4."野猫"将何去何从? 由于雪豹是世界级濒临保护动物,张培伟担心,万一这两只雪豹被不法分子盯上可怎么办? 9月, 与家人商议后,他决定向有关部门反应这一系列的困难情况,政府部门知悉后,随即计划起了将雪豹接走的事宜。 张家本只是想寻求援助,对于这一策略,显然有些无法接受。 据计划,雪豹将来会被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带走。 "舍不得啊,这两只动物是我们用菜汤、用肉沫喂活过来的小生命,现在突然就要离开自己,暂且不说是不是什么伤人的猛兽,多少会有点感情,心里特别酸。" 张培伟的母亲靠在椅子上惆怅地道着。 而张培伟也开始控制不住情绪,"从那么小小只,看着它长大,就跟喂养一个娃娃一样,现在突然要拿走,心里自然会不好受的。" 11月14日,伊宁县林业派出所、喀拉亚尕奇乡先后组织了10余位民警、民兵对雪豹实施24小时保护,拒绝外来干扰。 15日,乡党委、政府考虑到张培伟家的经济状况已无力负担雪豹的日常开支,向社会公布了救助雪豹的爱心账号,并号召乡干部为雪豹捐助生活费用1000元。 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也理解张家人的感受。 但根据法律法规,雪豹这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任何人都不能领养、不能售卖。 他们只能狠狠心,通知张家将派队伍前往接走雪豹,并抚慰他们会将雪豹照顾的很好。 他们也向张家透露了方案,两只雪豹先会被运送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然后等待雪豹的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择机在野外放生。 为了雪豹的未来,张培伟与家人也决心割舍自己的情感。 而将来不管这两只雪豹走到哪里,这家人表示都会去看望它们,看望与自己在同一个炕上,睡了大半年的两个家伙。 2021年12月6日上午,温泉县公安局民警也接到哈日布呼镇居民报警,称在马路边发现了一只无法飞行的野生鸟类需要救助。 民警立即驱车前往现场进行救援,发现此鸟右侧翅膀轻微骨折,无法飞行,便将受伤的鸟带回驻地进行简单处理。 但期间,他们发现这只鸟通体黑褐色,羽毛呈金属光泽。 经过图谱比对,确认该鸟为长耳鸮成年鸟,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随后,民警将这只受伤的成年长耳鸮移交给温泉县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进一步救治。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愈加完善,加之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增强。 在发现受伤、病弱、受困、迷途的野生动物后,群众及时报警的案例越来越多。 而在这共同维护美好的生态环境的背景下,未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局面还会变得更加有盼头! 参考资料: 1、《探秘时刻》_天上上的来客_深圳卫视 2、警察,我捡了一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_博尔塔拉报 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_百度百科 4、新疆牧民称上山放牧捡拾雪豹续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