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的一天傍晚,一声惊呼响彻湖南花垣高岩村山间的峡谷里。 "红衣野人!红衣野人!"一位外地路过村子的男子,在山上发现一个红衣蓝裤、满头白发的怪人,看到这幕吓得他连声尖叫。 听到男子的尖叫声,"红衣野人"快速离开,消失在茫茫的大山之中。 男子跑回村落打听才知道,这个"红衣野人"并非真的野人,而是一名隐居深山多年的6旬女子。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她放弃山下的群居生活,选择隐居?隐居30多年,她生活过得如何? 杨大姐01、感情受挫、隐居山林 这个"红衣野人"大家都称呼她杨大姐,1948年8月出生在湖南省花垣高岩村。 杨大姐是家里的独女,家境殷实富足,父母对这个独女更是视若珍宝。 母亲对这个女儿更是倾注了全部心血,女工、针织、刺绣从小培养。 杨大姐因长相出众,一直是村寨里有名的"美人坯子",从小到大追求她的小伙络绎不绝,但她一直不为所动。 高岩村 18岁那年,村子里来了一个走街串巷的手工艺人,杨大姐被这个心灵手巧的年轻手艺人吸引,暗生爱慕。 俗话说,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 这个年轻的手艺人意识到女子有意,更何况对方如此年轻貌美,两人快速地坠入爱河不能自拔。 然而,杨大姐的这段感情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母亲认为,这个外地小伙只是一个普通的手艺人,四处漂泊为生,居无定所,配不上自己优秀的女儿。 最主要的原因是,杨大姐是老两口的独女,两人不希望女儿外嫁远方。 杨大姐的这段感情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一边是心爱的人翘首企盼,一边是至亲父母的苦苦挽留。 内心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杨大姐决定和情郎相约私奔,两人相约几日后在村口树下相见,两人一起私奔。 很快,到了两人约定好私奔的日子,小伙在村口的树下等了整整一天,但他没有等到心爱的姑娘。 原来,就在杨大姐要偷偷离家的当天,她看到已是满头白发的父母以后将会无依无靠,她心软了,在爱情和亲情之间,她最终选择了亲情。 杨大姐的人虽然留在了家里,但她的心早已随情郎而去,此后她不断地去村口大树下向出村的小路张望,她渴望自己的情郎能够再次出现。 就这样苦苦等待了几个月,她也没有再次见到自己的意中人,这段失败的感情经历,让本就多愁善感的杨大姐变得更加忧郁了。 19岁那年,母亲自作主张给杨大姐张罗了一段婚事,对方家境富裕。 母亲的独断专行让杨大姐的内心更加叛逆,出嫁那天她暗自决定以后开始为自己而活。 在新婚当夜,杨大姐穿着出嫁时的红衣蓝裤逃离了夫家,逃离之后,她一路跌跌撞撞逃到了深山之中。 杨大姐的表哥回忆起表妹的这段感情时,也会忍不住叹气:"她性格太任性了,这几十年来她一直还在等当初那个初恋男子,但那个男人再也没出现过。" 杨大姐躲到深山之后,便再也没有跟家里父母联系过。02、与世隔绝、自给自足 杨大姐在深山之中,找到了一处洞穴,她就在这里安家住了起来。 定居山里之后,杨大姐对自己居住的洞穴进行了一番"改造"。 她通过自己的双手把半山腰处开辟了一处农田,种上一些农作物和蔬菜,这是她重要的食物来源。 杨大姐居住的山洞 刚进山的几年,她基本与世隔绝,几乎从不下山,只在山里活动。 许多年过去,村子里有人频繁发现山里经常有"红衣野人"出现,一时间村子里众人,人心惶惶,流言四起。 为了一探究竟,村里组织了村民,决定上山一起寻找这个"红衣野人"。 一番寻找之后,大家才发现,原来这个"红衣野人"是村子里走失多年的杨大姐。 此时,杨大姐的父母因思念女儿过度悲伤,已经双双离世,杨大姐的家里的房子也因为失火倒塌。 村里众人众筹,为杨大姐家重新建起了房子,大家都希望她能够下山生活。 但杨大姐已经完全适应了山上生活,她拒绝了回村生活的邀请,而是继续选择独居深山之中。 常年的独居生活,造成杨大姐性格有点怪异,经常自言自语,对陌生人非常警惕。 2005年,湖南高岩村"红衣野人"的消息被曝光之后,有不少记者专程前来采访杨大姐。 至此,隐居深山30多年,杨大姐的生活才让众人知道。 记者第一次见到杨大姐就被她的打扮惊呆了,红色上衣,蓝色裤子,一双草鞋,满头白发一根红绳,简直就是"现代版白毛女"。 见到记者之后,杨大姐刚开始表现得比较抗拒,一直在说一些记者听不懂的话,村民翻译说,杨大姐在赶她们离开。 看到记者没有离开的意思,杨大姐便开始自言自语,不过很快记者就感受到了杨大姐满满的善意。 当记者在山洞四处查看杨大姐居住环境的时候,善良的杨大姐不断提醒记者注意脚下和头顶的石头。 放眼望去,杨大家居住的这个山洞非常简陋,一口破锅、一个破旧的衣柜和几个破旧的凳子就是她的全部家当。 这种恶劣的居住环境换做常人肯定难以忍受,但杨大姐仿佛并不在乎。03、隐居之后,再遭不测 记者通过对杨大姐表哥杨天德的采访,得知了杨大姐隐居这30多年的过往经历。 杨大姐表哥杨天德 她刚上山时,怕夫家抓她回去,一直过着半原始人的生活,渴了喝山泉水,饿了吃野果,偶尔下河捕鱼抓虾。 从来不在白天下山,一直坚持了很多年。 多年以后,她觉得"安全"了,才开始在半山腰处开荒种地,种了一些粮食作物,自给自足。 满足了基本的温饱之后,杨大姐也会不定时地到当地集市,用自己种的粮食换一些柴米油盐。 杨大姐赶集卖东西时,也会用粮食换一些现金备用,不过她长期与世隔绝,认识最大面额的现金是一元。 平时别人买她粮食都要准备一些几分钱的硬币,因为她只认这些硬币。 刚开始大家对这个怪婆婆都很好奇,当大家了解她的故事之后,都从好奇变成了同情。 所以附近村民都愿意"照顾"她的生意,只要她出摊卖东西很快都被村民"抢购"一空。 有钱之后,杨大姐也会拿着赚来的钱买一些生活必需品。 通常杨大姐到那个村民的摊位前买东西,大家都很照顾她,基本半卖半送,所以杨大姐一直没有为生计发愁过。 村民 有好心村民的照顾,杨大姐的隐居生活听起来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悲惨。 要知道,生活中有好人,也有坏人。 杨大姐的表哥杨天德说:杨大姐隐居这30年中,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杨大姐居住的山洞里突然闯进了一名不速之客,杨大姐最终没有抵抗过这个陌生男人,坏人得逞了。 随后杨大姐两次怀孕,都因山里的环境恶劣,两次流产。 面对陌生男人的不断骚扰,杨大姐最后忍无可忍开始抗争,陌生男人被吓跑了,此后再也没有出现。 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成了杨大姐心中永远的伤痛,每次提及她都泪流不止。 这正是杨大姐对陌生人有很深的芥蒂甚至有时会拿石块攻击生人的主要原因。 其实,早在多年前,村领导号召众人已经帮杨大姐翻盖了新屋,希望她能够重新回到村子里居住。 但杨大姐性格非常固执,坚持住在山上,表哥杨天德称:她思想传统,比较在乎名声,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回到村子里可能怕遭人闲话。 虽然没有回村,但是她会定期去表哥杨天德家里拿粮食。 原来,村里早早帮她办了低保,因为她不识钱,表哥杨天德就帮她购置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杨大姐会定期到表哥家里取。04、身处逆境、痴心不改 在了解杨大姐的过程中,记者询问表哥杨天德:杨大姐这几十年里几乎一直穿着红衣蓝裤的原因。 说到这个话题,表哥杨天德无奈地苦笑一声:都是为情所困! 原来,红衣蓝裤是杨大姐出嫁当天穿的衣服,当晚逃婚之后,刚开始是没有换洗衣服所以一直穿的这身衣服。 后来有条件换洗衣服时,杨大姐依旧选择红衣蓝裤的衣服,因为在杨大姐看来,这身衣服是最漂亮的衣服。 她一直穿着这身衣服就是希望初恋情郎有一天能够回头再来找她,她要把自己最漂亮的一面展现给自己的初恋情郎。 她一直做好了嫁给初恋情郎的准备,遗憾的是她等了30多年,却再没等到当初相约一生之人。 听完这段话,记者不禁一阵感慨,爱情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 记者了解了杨大姐的心结之后,为了从心理上帮助到她,决定帮她寻找30多年前走村串巷的那个手艺人。 无奈的是,年代久远 ,当年的那个效果只是一个四处漂泊的外乡人,根本没有在当地留下任何有价值线索。 最终,帮杨大姐寻找初恋情郎的计划失败告终。 虽然没能帮杨大姐找到当年的意中人,但记者联系了心理专家,希望心理专家能够劝导杨大姐回归群居生活。 杨大姐虽然过了30多年的独居生活,看起来身体无恙,但她的思维以及表达能力已经明显落后常人许多。 记者的初衷是帮到杨大姐,希望她能够回到村子里安度晚年。 杨大姐对心理专家的劝导似乎并不领情,拒绝和众人下山生活。 可能因为表达能力有限,她并没说出太多理由,只是不断摇头拒绝。 让人欣慰的是,杨大家虽然没有下山生活,但对于陌生人的来访似乎并不是特别抗拒了,这就说明她已经开始逐渐接触人群。 看完杨大姐的故事真的让人不禁一阵唏嘘感慨。 一个人为了坚守爱情,可以抛弃一切,不顾心酸苦楚独守深山30多年。 这种故事以往我们只在电视和小说中才能看到,现在在我们身边竟然就有这样的故事。 杨大姐离群索居,独自过了30多年的漫长时光,一边是媒妁之约的现实婚姻,一边是私定终身的缥缈爱情。 杨大姐最终做出了艰难而又痛苦的决定,为了这个决定她耗尽了青春年华,也耗尽了她的短暂人生。 如果再给杨大姐一个机会,不知道她会不会再次做出同样的决定。 不管结果如何,隐居深山30多年,坚守清贫,忍常人不能忍,她却甘之如饴,不改初心,着实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