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 中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 歼-15"飞鲨"成功着舰, 这个历史瞬间, 今天再看,依然心潮澎湃! 同样是在10年前的今天, 歼-15的研制现场总指挥, 航空工业沈飞董事长、总经理罗阳, 因积劳成疾,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 因公殉职,年仅51岁。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 罗阳同志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 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 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的英年早逝是 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损失。 要很好地总结和宣传 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 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 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 10年时间匆匆而过, 但是他的名字、他的精神, 一直激励着中央企业科研工作者和建设者前行。 少年立志,航空报国 出生于军人家庭的罗阳, 高考志愿全是军工类, 是多门功课满分的优秀学生, 罗阳的大学同学李兆坚回忆说。 刚入大学时, 罗阳和他曾看过一部资料片, 由于信息化程度低, 片中我空军飞机还没看到敌机, 就被对方击落, 罗阳很震撼, 当天与同学们讨论到深夜。 航空报国, 成为罗阳坚定的信念。 罗阳曾说: "我们最大的追求, 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 使我国的先进战机, 能够早日装备部队, 使我国的国防工业, 能够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他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 担任沈飞总经理的 5年时间里, 他们实现了5个型号首飞, 每年为客户交付的战机 从最少时的4架猛增至近百架。 "航空报国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 如果把航空母舰比作手枪的话, 舰载战斗机就是它的子弹, 研制舰载机, 对当时的中国来说, 还是一张白纸。 因此,从接到舰载机任务那天起, 罗阳和他的团队, 就一直奋战在研制现场。 为了让中国的战机早日翱翔蓝天, 在任务最后冲刺的1个月, 他的工作节奏从"711"变成"720", 每天工作达到20个小时, 他经常说, 我们没有任何选择, 必须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飞鲨"歼-15 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 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 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 辽宁舰入列时, 海外媒体曾预计, 中国舰载战斗机成功运用, 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然而,仅仅两个月, 歼-15就成功实现舰上起降。 当时,最大难点之一在阻拦钩, 准确钩住阻拦索从而有效减速, 是实现飞机在短距离内着舰的关键。 技术要在规定时间内攻破,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一次次试验,多少次失败, 终于在2012年初, 这一技术攻克了。 在庆功会上,罗阳掉泪了, 不爱喝酒的他, 和试飞员们一醉方休。 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 在实现两大重点型号相继成功首飞后, 罗阳就立即赶赴珠海航展, 紧接着又飞去沈阳, 转战"辽宁舰",为舰载机助力。 他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 2012年11月25日, "辽宁舰"顺利返航。 所有人开始热烈地拥抱、庆祝, 而罗阳面色淡然, 只是与同事一一握手。 这是我们看到的, 罗阳生命中最后的画面。 在离开后不久, 他就捂住剧痛的胸口倒下了, 在告别仪式上, 罗阳的妻子王希用这样一句话, 和已经离世的丈夫告别, "太累了,你睡吧,你睡吧。" 罗阳走了, 但是他的梦想不会止步。 10年间, 航空人传承"罗阳精神", 化作了15000余支"罗阳青年突击队"和 37万人次的突击队服务。 罗阳青年突击队 2013年6月8日,在航空工业党组号召下,航空工业沈飞第一批"罗阳青年突击队"成立。 它以35周岁以下团员青年为主体,旨在通过紧密围绕航空工业集团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急、难、险、重、新"任务,开展攻关工作,引导青年在实际工作中传承罗阳精神,发挥团员青年在完成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任务中的突击、攻坚作用,保证既定目标任务的完成。同时,依托活动开展,培养团员青年顾全大局、敢于吃苦、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先锋精神。 2022年,沈飞第一批"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代表 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 汇报十年来在科研生产一线 学习践行罗阳同志精神的收获, 表达继续奋力拼搏、矢志报国的决心。 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 勉励他们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建设航空强国积极贡献力量。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 你们以罗阳同志为榜样, 扎根航空装备研制一线, 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携手拼搏奉献, 这种团结奋斗的精神非常可贵。 希望你们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在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登, 在促进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上积极作为。 传承罗阳精神,历经风磨浪砺, 航空央企干部职工 用泪水、汗水、热血, 让"飞鲨"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这十个高光瞬间, 幕幕难忘 ↓↓ 01 首次着舰 2012年11月23日,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第一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歼15,带着国人的强军梦想,在辽宁舰首次完美着舰,中国战斗机实现了从陆地向海洋的跨越。从这一天起,中国海上没有舰载战斗机的时代成为过去。 02 入列海军 2013年12月,歼15正式入列海军航空兵。 03 天安门首阅 2015年9月3日,歼15飞过天安门接受检阅。这也是"中国阅兵史上第一次有舰载机受阅梯队"。 04 砺剑西太平洋 2016年12月,歼15随辽宁舰航母编队出第一岛链,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训练。中国人的舰载战斗机,第一次飞翔在西太平洋。 05 纵横四海 2017年1月2日,歼15第一次伴随辽宁舰抵达南海海域。歼15实现了在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起降演练。 06 亮相香港 2017年7月,歼15与辽宁舰赴港,当地市民兴奋地与歼15合影。 07 闪耀南海 2018年4月,南海海域海上阅兵,歼15编队飞过舰队上空。 08 重装受阅 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歼15再次亮相,"请祖国和人民检阅"。 09 战力升级 2020年7月,歼15首秀夜间伙伴加油。 10 亮剑大洋 2022年9月,在西太平洋某海域开展训练的海军辽宁舰航母编队发现一批不明空情目标向编队高速近飞。数架歼15战斗机直扑目标空域,编队各属舰构建严密攻防体系。 10年来, 在"罗阳精神"的激励下, 我国航空工业全面开花, 新型号新成果不断涌现, 航空科技创新完成了 从跟跑向并跑的整体跃升 ↓↓以歼20、歼16、歼15、歼10C、轰6K、空警500、空警200、运20、攻击11等为代表的新型战机,支持我军以空中力量为主体,构建起战役战术攻防体系,航空武器装备实现整体跨代。 歼-20(威龙) 歼-20是中远程、重型第四代隐身战斗机,突出制空、兼顾对面;具有优异的中远程制空作战能力和良好的对地、对海精确打击能力,综合作战效能较第三代战斗机拥有质的飞跃。 运-20(鲲鹏) 运-20飞机是中国依靠自己力量研制的一种200吨级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大规模远程快速运输兵员及其装备,大规模远程空投、空降兵员及其装备,快速运载各种大型重型装备,适应沿海、跨越近海、高原,复杂气象、全天候以及简易机场等复杂多样的环境。 直-20 直-20是中型双发多用途直升机,配装两台国产的先进涡轴发动机,应用了电传飞控、旋翼防/除冰等新技术,能在昼、夜复杂气象条件下,遂行机降和运输等多样化任务,具有全域、全时出动能力。 FC-31(鹘鹰 ) "鹘鹰"战斗机是满足未来战场环境需求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多用途出口型战斗机,综合作战效能优异。 歼-16(潜龙) 歼16是人民空军最先进重型三代半战斗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双座、重型多用途战斗机,载弹量大、火力强悍、战力满格,被称为"炸弹卡车"。 歼-10C(猛龙) 歼10C是中国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改进型超声速多用途战斗机,配装先进航电系统及多型先进机载武器,具备中近距制空和对地面、海面目标精确打击能力。 空警-500 空警500预警机,载机平台采用国产运9,进一步满足中国空军全空域作战的需要。空警500是我国第一种能够按需要批量生产的高性能先进预警机,配合高性能数据链路,实现了战场信息的"无缝对接"。 攻击-11 攻击-11是具备高隐身、强突防和精确打击能力的无人作战飞机。飞机采用全无尾飞翼布局,具有隐蔽穿透、自主作战、高强杀伤、集群协同、广域覆盖和高效保障等特点,能够在高威胁、强对抗环境下对敌人纵深目标实施精确打击,遂行进攻性制空作战、压制防空等任务。以AG600、"新舟"60、运12F、"翼龙"无人机等为代表的民机,构建了民机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民机产业体系,使我国的航空技术体系更加完善。 AG600 AG600是我国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 翼龙-3 "翼龙"-3属于6吨级无人机平台,为目前国内外的中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最重款之一。无论是搭载重量,还是挂点数量,在现有同类产品中,"翼龙"-3无人机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罗阳精神"已经 成为一面旗帜、一种基因, 激励航空央企干部职工奋力拼搏、矢志报国, 在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登, 在促进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上积极作为。 让"中国造"战鹰高飞远航, 让大国重器为国添彩争光, 让祖国的海天更加澄澈浩荡! ———— / END/ ———— 责任编辑丨曹平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内容来源丨人民日报、航空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