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身体的哪个器官最先感觉到?
曾经有心理专家证实,人的思想状况是决定寿命的关键因素,简单来说,思想越年轻的人,心理年龄也越年轻,寿命就越长。真正的衰老其实是从思想的衰老开始的。人老了,身体的哪个器官最先感觉到?
举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第一次觉得自己老了,是在去年天冷的时候,一入冬就自觉地把秋裤给穿上了,再也不想着"美丽冻人"了,先保暖再说。这是过年陪亲戚聊天的时候,听她说的,年纪不大才只有31岁。你能说她老了吗?人没来但是心已经老了。所以说,真正让自己感觉老的,其实不是器官,而是心理。真正的衰老是大脑的衰老。
有些人才刚30岁就觉得自己老了,然后天天胡思乱想,怕这怕那的,也懒得学习,不思进取,工作不想着怎么再进一步,就这样止步不前,生活搞得一团糟。这时候他可能会说,感觉自己已经老了,拼不动了。可是,你能说这样的人器官是衰老的吗?不能!但是他自己却觉得已经老了,原因就是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不想去奋斗了。所以说,有些人感觉自己老了,是从心态的转变开始的。再说器官的衰老。
说到器官的衰老,不同人的感受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就像有些人是从怕冷开始的,可能是因为他感觉到了腿疼、膝盖疼,这是肢体的衰老,而有些人是从健忘开始的,这是大脑的衰老。有些人可能年轻的时候牙齿就不好,可有些人到八九十岁还一口整牙。总之就是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从大概率来说,最容易衰老的器官如下所述。
1、骨骼衰老:骨骼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也是最容易衰老的器官之一。这是因为人到30岁骨密度就达到最高峰,之后会逐渐下降,所以人一旦老了,骨头就变脆变弱了,尤其是女性绝经后,便进入了骨质疏松高发期。另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怕冷,一冷就有腿疼、关节疼痛、腰痛等,还有颈椎病、腰椎病等,这些都是骨骼退化的表现。
2、血管衰老:血管老化也是很常见的,这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其实从青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等到老年的时候就进入高峰期,所以血管硬化、老化首当其冲,成为人们衰老的标志,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颈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都是血管老化的表现,更是衰老的表现。
3、大脑衰老:经常丢三落四,记忆力下降;工作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激情;睡眠质量明显变差,失眠多梦;情绪波动大,焦虑、烦躁、冷漠、孤独等等,这些也都是衰老的表现,是因为脑功能退化所致。
4、心脏衰老:动不动就气喘嘘嘘,爬个楼梯都觉得费劲,稍微动一下就感觉心慌、气短等等,这是心功能下降的表现,预示心脏的衰老。
5、其他衰老:比较常见的像是牙齿松动、听力下降、视力下降、皮肤松弛、头发变白、脱发、发福等等,这些都是衰老的常见表现。我是王药师,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相关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人老了,身体机能,各个脏器机能都会有所减退。比如说运动能力、思维敏捷度等等都会降低。各位在这个问题上都说的不少,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心态。人的衰老是从"心"开始的,这里的心不是心脏,而是心态。身体机能延缓衰老现阶段还不现实,但是心态是可以调整的。根据研究,人类疾病有50% 80% 与不良心态有关。因而只要做到"人老心不老",那么你就不是真正的衰老。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心"已老呢?专家给我们列出14 项指标,可供参考:
① 记忆力日渐减退,尤其是记不住最近的事情。
② 遇有急事总感到焦虑不安。
③ 凡事以我为主,以关心自己为重。
④ 总爱说过去的事情。
⑤ 对以往的生活总感到后悔。
⑥ 愿意独自生活,不愿旁人介入。
⑦ 很难接受新事物。
⑧ 对社会的变化诚惶诚恐,爱发牢骚。
⑨ 不爱接触陌生人。
⑩ 对噪声十分烦恼。
11过于关心自己的健康。
12喜欢夸耀过去的本领和功劳。
13固执己见。
14喜欢收集不实用的东西。
有13 14 条符合者为极高的心理衰老;有10 12 条符合者为很衰老;有7 9 条符合者为比较衰老;有4 6 条符合者为有些衰老;3 条以下符合者为"心"未老。你虽步入老年人的行列,但是只要你"心"不老,你仍然不算老;即使你"心"也开始老了,但只要努力调整心态,你仍可以"返老还童"。当你恢复到"人老心不老"时,那么则会"心不老人亦不老"了。
《水冷鸭先知一人老腿先老》人常说,人要上四十,七八,眼晴就会发花。
大部分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还没感覚到自己老了,眼睛就开始花了。(当然也有少数人除外,我姥姥八十岁左右,靠自视功能,还能穿针引线,眼晴一点也不花。)应该说人在四十八岁左右,就开始逐步走向衰老的里程。
人真正感覚到老的时候,是不能久站,如果长时间站立会感觉吃力。所以说人老先老腿。
人老了首先感觉腿脚不灵活,爬坡,上楼感觉如履贯铅般沉重。
一般老人都愿选平层居住,有利出行和日常采光。
在生活中有一些老人,平时也没有什么大病,身体看起来都很好。如果按预期寿命,都可能活到百岁。
而大部分老人,因病离世的主要原因。都是首先由摔倒开始,因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致使多器官病变,引发的死亡。
人到晚年最怕摔倒,只要不摔到,按目前的生活医疗水平,寿命可达百岁。
人到晚年,骨质疏松。失去了原有的密度。不宜磕碰,不宜剧烈运动,更不宜做压腿运动。这些行为很容易造成意外骨质损伤,产生疾病隐患。
人老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护好骨质不受损伤,才能延年益寿,才会长命百岁。
我马上就满八十三了,来谈谈我的感受吧。
人老是从哪里开始?我的体会是从记意力减退和要戴老花镜开始。也就是说五十来岁,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了。只是很多很多人不把它当回事!我醒悟过来却己经回不去了!
还有一个看法就是,人是什么器官最辛苦?不是手和脚!而是心脏和血管。它们从生下来起,从来都是不停的工作,它一停人就死了。所以人之老,必然首先反映到这两部分器官上。因此,我觉得当体检第一次确定有三高,老龄化就应该算开始了,乃至更早。只是因为这"三高"什么年龄段都有,大家也就都把它棑除了。其实,你只要记下不同年龄爬楼时的脉搏和呼吸,以及恢复所需的时间,那情况就会再清楚不过了。
再就是与供血、血流密切相关的事了,头脑的清醒度、失眠状态、动脉硬化、静脉曲张、白发.皮肤的变化之类的事了。这一切都是在提醒你,要及早消除这些后患。
至于腰酸腿痛,腿脚不便,低头弓背,……。等等,那就已经不是开始了吧。
我不是学医的,只是自我感受,自我看法而已。
防老,真的要越早越好!
我已年届八旬,对这个问题可以谈一点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我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讲:"人老先从眼睛老,看不见的多,看得见的少;人老先从耳朵老,听不到的多,听得到的少;人老先从牙齿老,咬不动的多,咬得动的少;人老先从腿上老,走不动的多,走不动的少;……"
年轻时没切身体会,对这些说法,也只是当成顺口溜,念念而已。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体会到这都是经验之谈。我从四十多岁开始戴老花镜,后逐次增加度数,至今不戴350度的老花镜就不能看书写字;耳膜也内陷好几次,听力己大不如以前;牙齿也置换了好几颗;特别是前不久,下楼时不小心脚踝骨折,至今尚无法下地走路。
以上说的还只是器官的老化,更主要的是心态发生了变化:对世上的很多事情没兴趣了,无所谓了,看淡了。
老是自然规律,但通过自身努力,是可以延缓衰老的。首先心态要年轻。不自我放弃,不倚老卖老,始终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积极态度。其次是保持肌体的活力。要多活动,多锻炼,不逞强,省点用,尽量延缓器官的老化或损伤。
这个问题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我是感觉眼睛先花了,其它的还好。
也许用眼多的原因,配上花镜以后离不开了,看书写字必须戴花镜,不然模糊一片,开始很不适应,后来完全接受!老人才戴花镜,自己现在就是老年人!
还有的人呢腿先老,走路不行一个是走不远,二是走不动。这个我还好,走路运动完全可以,爬山远足也不落后,骨科医生说不能走路太多,膝盖要省点用不然容易损坏!
还有的人呢腰不行了腰间盘突出,不敢走路,不能弯腰,整天小心翼翼,就怕不敢动换,需要卧床休息。
到老年状态,身上的机器零件都要好好保护,老年人生活质量高与身体好有很大关系,既要心情好又要身体好,这样才能有诗也能到远方!如果身体不好,有再大的梦想都等于零。
每个老年人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不要复制别人,喜欢什么就做什么,不去强求。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基本上各种器官都会有感觉的,连身高,步态皮肤都应该有变化,拿男人来说,性器官也会有点变化,勃起都没年轻那样坚挺,比如年轻勃起能挑二十公斤重,老了勃起时才能挑起十多公斤就可以了,长度当然也跟身高一样短了点,连谢精的感觉都没年轻时那么爽了。总之从表及里,各种器官都会随岁月增长而老化的,不管男女都无可避免,即使脚甲指甲头发脚毛都一年一年老样子而不返!
人老了首先是两条腿最为明显,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年到六十开外走起路来双腿乏力,各别严重的行走不便。
人老都是在无声无息中老的,你要说有感觉,让我想想,好像是脑子。大约在35岁左右难得有那一瞬间发现刚才在说什么,一片空白,怎么都想不起来,那是难得的,一年有个一两次。到40岁左右那就是经常性的了,这就是记忆力下降,到现在72岁了,简直乱七八糟,丢三落四,胡说八道,真的可以说是转个身就忘,老了,真的老了。牙啊,腿啊那是最近几年,牙没有原因的掉,腿是糊里糊涂摔跟斗,去年甚至一个月摔了三跤……老了不中用了。幸亏有医疗保障制度,自己只要负担20%,80%是国家来,要不然,那就可惨了!
#原创#
往往心情先老
其次腿脚不灵便
接着其它器官跟着衰退
最终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故,阳寿已至矣
#凌远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