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一喝完水就想跑厕所,反观另一部分人喝水之后,长时间内毫无尿意,一天去不了两次厕所…… 今天就带大家来探索下人体尿液的秘密:喝下去的水是怎么形成尿液?健康的尿液都有哪些标准?喝水后一直小便的人,与半天不去厕所的人,谁更健康?别急,现在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一、 尿液中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对于尿液,别小看它只是人体的排泄废物。作为我们天天见,且在身体里兜转不止一圈的特殊"游客",它藏的秘密可不少! 1
喝下去的水,怎么就形成尿了? 大家只知道尿是怎么排出体外的,却鲜少人知道尿是怎么来的! 当我们喝水入口时,水(或混合食物) 会经过口腔及食道进入肠胃,然后被消化系统吸收,再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我们肾脏。 肾脏中的肾小球会像个过滤网,将血细胞以及个头较大的蛋白质滞留在血液中,剩下的个头较小的氨基酸、葡萄糖、尿酸等物质会和水一起穿过滤网,进入到肾小囊中,这时候水就变成 原尿 。 原尿还需要 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再排出 才形成 终尿 ,最后汇入膀胱。当膀胱容量即将装满时,身体的神经就会释放信号,提醒大脑"该去上厕所了",尿液才能被排出来! 2
那一泡健康的尿液,有什么讲究? 鉴于尿液的形成过程是通过身体一层层筛选过滤而成的,也因此尿液常常被人们称为健康的"信号灯",我们 小便的频次、时长,以及尿液的颜色、气味 等方面都能反应一二! 健康的尿液应该是这样的: ①频次 通常来说,一个正常人24小时的排尿量大约有1500ml左右,不过只要每天尿液量不低于400ml,且不超出3000ml,都算在正常范围内。 但总的来说, 大多数人每天排尿的次数在6-7次 ,被认为是最健康的, 其次是5~8次。 对比下自己的小便频次正常吗? ②时长 曾有科学家对「排便时长」进行过计算研究,发现一个神奇的定律:任何体重超过3公斤的哺乳动物, 尿尿时间毫无意外都是在21秒左右。 实验中不同的3个物种排尿时长几乎是同时 所以,在这基础上也衍生了另一个说法, 通过观察排尿的时长是否超过60秒,来判断前列腺的好坏。 该说法也被医生们证实有一定现实意义! ③颜色 健康尿液的颜色就如同沏的第一遍茶水, 颜色淡黄透亮 。随着尿液颜色的变化,也代表着不同的身体情况。对比以下尿色谱,看看你属于哪一种情况▼ ④气味 一般正常人排出的新鲜尿液会有轻微氨气味,但味道并不刺鼻。如果你每次尿的气味都很特殊,那可能是暗示疾病情况。 若是偶尔一次气味异常,那可能是你吃了某些刺激性食物 (如葱蒜等) …… 所以说,尿液的秘密还真不少,且不止于此。那同样是喝水人,但就并不是人人都勤跑厕所,这又是为啥? 二、 喝水就尿与喝水不尿,两者差在哪 其实, 从饮水到转换尿液排出一般需要30~45分钟。 之所以出现不同的人排尿的间隔时长有所不同,是因为有诸多影响因素。例如: 1
你的膀胱能装多少? 膀胱作为一个储尿器官,对我们排尿的间隔时长起着关键性作用。 人的膀胱一般能储存300~500ML尿液,但不排除有的人膀胱天生小,可能只能装200ML尿液。 这样来看,膀胱体积小的人,储存量少,那尿液装满的时间自然也缩短了。人只要稍稍一喝水,就容易刺激膀胱,产生"排尿信号"! 2
约括肌给不给力? 如果说膀胱是容器,那约括肌就是瓶塞。 约括肌的张弛功能会影响膀胱的储存能力。 当约括肌松弛时,膀胱的储存能力就会变差,从而影响储存量变少,那么小便的次数则会增多。 反之约括肌收缩时,把关能力变强,膀胱的储存量就会变多,在喝水之后续航能力依然在线,总体上厕所的次数也就减少了! 3
是否爱喝水? 保持适当喝水的习惯,能让膀胱处于有条不紊的工作状态中。 人如果长期处在"少喝水,很饿才喝水"的环境下, 膀胱就会调整状态去适应身体缺水的情况。 而后若规律被打破,膀胱里突然有水分进入,它就会刺激释放信号,让你产生尿意! 4
是否有憋尿习惯? 部分人由于学习工作的原因或有 憋尿习惯 ,久而久之,这操作就会致使膀胱内壁敏感性下降,无法及时释放信号。 这样即使膀胱中已装满尿液,也不会有强烈的排尿感。so,憋尿真的会伤身,还是趁早改掉为好! 5
出汗量多与少? 众所周知,汗液中水分占绝大部分 (99%以上是水) 。身体中的水量如果以汗液形式排出,那流通到肾脏过滤的水就会减少,那排尿量就会减少。 因此夏季天热,流汗多。若有喝水多、排尿少的情况,实属正常现象。等到温度降下来,大部分水分能交棒给肾脏,尿液也就变多起来了! 另外,情绪也会影响身体状况。 人要是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和压力,从而促进尿液的产生排出。所以我们能经常见到"紧张的人爱上厕所",也是这个原因! 总的来说, 不论是喝水后就想小便,或者半天不去厕所的人,都可能属于正常现象。 但有种情况需要大家重视起来的,那就是 排尿习惯突然变化 ! 三、 警惕排尿习惯改变,或是疾病信号 比起排尿的时间间隔,我们更要警惕下面这些异常排尿习惯,突然的身体异常排尿可能就是健康亮起了"红灯"! 1.尿不尽、泡沫尿、夜尿增多 当你出现了上面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 肾脏功能受损 。由于尿液的形成需要肾小球的过滤、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新吸收等过程,一旦过程中哪个环节出差错,就可能导致异常性排尿。 遇到该情况,大家可以及时去医院 肾内科检查一下尿常规 等项目,具体后续再听医生建议! 2.排尿疼痛、尿色异常、腰痛 若有上述情况,不排除存在泌尿系统的感染问题、或是膀胱过度活动症、泌尿系统相关的刺激性病变,常见病症有 尿道炎、尿道结石、膀胱结石 等等。 这些病状都可能造成排尿量增减、或是频次变化,同时还可能伴随 排尿疼痛、尿色异常、腰痛等现象。 遇到类似情况,建议大家优先检查尿液化验与泌尿系统的B超,待医生进一步评估病变可能! 另外, 如果有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痛等现象,男同胞们要注意是否有前列腺感染问题。 前列腺具有控制排尿的特别功能,若该器官受损,是可能会引发排尿习惯变化的! 而 女性若是子宫肌瘤体积变大或是个数增多,同样会引发排尿异常。 肌瘤若是压迫到输尿管,可引起排尿困难、腰痛等,甚至会出现肾积水;若是压迫到直肠,会导致便秘;若是压迫到盆腔组织及神经,可引起下腹坠痛或腰酸背痛等症状。 3.多尿、多饮、多食,却体重下降 如果人体血糖水平过高,血液中的渗透压就会影响排尿量。与此同时,人会感觉持久性的口干,喝水量变大,尿量也跟着变多,伴随吃得多却体重下降的情况。 那就要小心是否患有糖尿病,它最经典的病症就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 那关于尿液的科普就写到这了,看完文章觉得有用的话,麻烦大家点赞、在看,别忘了收藏和分享给身边更多的朋友哦~ 最后做个小调查:你觉得自己尿尿的次数多吗?觉得多的请【点赞】,反之的请点【在看】,不同意见的咱们就来评论区互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