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个历史故事,25件关键文物,40余位名家点评,一书打尽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又像一面镜子,给迷茫的人照亮前路。我们有着5000年的历史,怎样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是个永恒的课题。
《长史短说:中国历史通识》这本书用25件重要文物、500多个历史故事、40余位史家观点,向我们展现了中国5000年的文化精粹。作者桑宜川是哲学博士,历史文化学者,现为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客座教授。他造诣深厚,著述丰富,致力于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书中,走进历史的深处吧! 01 涨知识:"商人"的起源你知道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追过《封神榜》?我小时候看这部剧,被商纣王的残暴和妲己的狠毒吓得睡不着觉。
历史上的商纣王也确实丧心病狂,宠爱美女妲己,残害忠良。他为了让妲己开心,竟然把抹了油的金属柱子,横放到炭火上,让所谓的"罪人"从柱子上走过去……
那些忠心进谏的臣子,都被残.害。比如西昌伯被囚禁、九侯被剁成肉酱、比干被挖了心……另外,商纣王还召集很多年轻人在酒池肉林里寻欢作乐,丑态百出。
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后来,失去民心的商朝被周武王灭了。
商朝灭亡后,商族的人沦为奴隶,被周武王分给了各诸侯国。这些原本养尊处优的人被夺走了土地、特权,又没什么技能,为了生计,只好走南闯北地去做买卖。
周族人看不起生意人,觉得做买卖是借交易获取别人的劳动成果,实为士农工商的最后一等。周人认为,做买卖的人就是商人。这种称呼延用了下来,直到今天——这就是中国人叫做生意的人为"商人"的缘由。 02 听故事:一个人能忍到什么地步?
我们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过知易行难,真正能忍的人并不多。如果你听听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你就会明白,一个人能忍到什么程度。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带着妻子和大臣范蠡前往吴国作奴仆。他们被安排住在岩洞里,每天都要早早地起来,在士兵的监视下,打扫马棚,清理马粪,一直忙到深夜才能休息。
虽然身在泥沼,但勾践和范蠡依然保留着君臣礼节,和妻子也是恩爱有加。夫差被他们之间的情谊感动了,差点想放了他们,因大臣伍子胥极力反对才罢休。
有一次夫差大病了三个月还没有好。勾践竟然亲自尝试夫差的粪.便,说吴王很快就会好起来。不久后,夫差果然恢复了健康。这次,他不顾伍子胥的反对,赦免了勾践他们。
勾践回国后,立志要洗刷3年为奴的耻辱。他还是住在岩洞里,只在地上铺一层柴草当床,在头顶上拴一颗苦胆,每天尝一尝……他还和妻子穿布衣、吃粗粮,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训练士兵。
"有志者事竟成",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终于得偿所愿,灭了吴国。
勾践贵为一国之君,却能屈居敌国为奴3年,甚至给敌人尝粪.便……回国之后,他没有沉溺于昨天的失败与耻辱中,而是迅速投入战斗,厚积薄发,多年后得以消灭敌人,一雪前耻。正如董宇辉所说,"只有年轻的将士,才会悔恨过去,熟练的将军都是在深夜里擦亮他的剑,准备下一场战斗。"
对比忍辱负重的勾践,我们平时吃的那些苦和累,又算得了什么呢?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做一个发愤图强、刻苦自律的人吧。 03 赏文物:历史功过谁人评说?
不知道你有没有去参观过秦始皇兵马俑?它们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
古代曾实行人殉,比如奴隶主死后,奴隶要陪葬。秦国正式废止了人殉制度,用兵马形状的雕塑陪葬来代替人殉。秦始皇兵马俑是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于1974年被发现,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看看下面这个兵马俑,你是否会马上想起秦始皇呢?你对他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秦始皇只是一个"暴君"。
其实,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中国历史是一个伟大的贡献。因为他开创了统一局面,减少了割据战争;统一了货币、文字和度量衡,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修建了万里长城,增强了抗拒外来侵略的力量,保障了老百姓的生活和生产。
鲁迅曾经说过,"历代王朝,统治时间长的,评价者都是本朝的人,他们对本朝皇帝,多半是歌颂功德;统治时间短的,那朝代的皇帝就很容易被贬为‘暴君’,因为评论者是另一个朝代的人了。秦始皇在历史上有贡献,但是吃了秦朝年代太短的亏。"
所以,不管是评价一个人、一件物品还是一件事,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了解和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客观公正的结论。
《长史短说:中国历史通识》全书按时间顺序娓娓道来,内容通俗易懂,装帧精美。那些精彩的故事和珍贵的文物,让人由衷感叹朝代的兴衰、古人的智慧。
历史是人写出来的,而我们的每一步也是在书写自己的历史。让我们从前人的故事中增长自己的见识,更好地书写自己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