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备新款芯片又如何?苹果iPhone 14系列,真的是毫无新意了…… 嗯,个别的忠实"果粉儿"用户别急眼,这话可不是什么"外人"说出来的。而是苹果公司主要创始人之一, 史蒂夫·乔布斯 小女儿 的吐槽! 1998年出生的 伊芙·乔布斯 ,不仅没有遵从"老乔"对其职业的期望,反而随着个人爱好跑去做了一名超模,当真是被偏爱的孩子恃宠而娇? 而且,接棒了 乔布斯 苹果公司CEO职位、2022年9月8主持发布iPhone 14系列的 蒂姆·库克 ,也被"自家人"伊芙 公开的、狠狠地"羞辱"了~ 伊芙 在其网络社交账号发表动态,附上了一张 "某个身穿衬衫的男子,却拿到了同款新衬衫" 的照片:"我换新手机,跟换新衣服一样容易!但我真没有兴趣儿了!" 按照 伊芙 赤裸裸吐槽的内容来看,她已经没有性趣儿的主要原因是:所谓新款iPhone 14系列,真的是毫无创意可言了。 一时间,竟然吸引到了诸多Android用户,纷纷跑到 伊芙 的内容下面猛赞~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公司现任CEO库克, 前脚 还在"追忆"乔布斯、强调了现在的苹果公司,很大程度上,依然遵循着乔布斯的运营方式。 但,似乎深陷于追忆、而无法自拔的库克, 后脚 就被乔布斯小女儿 伊芙 堵上了嘴…… 是的,乔布斯女儿"掀桌子"、不满意! 好了,这里跟着伊芙吐槽的方向,进一步"拆台"iPhone 14了……先夸,后拆。 首先是机身的造型设计方面,确实是延续"经典"一成未变:首现于2010年iPhone4、复现于2020年iPhone12,金属边框做天线+双面玻璃的"复古"情怀。 有意思的是,不排除苹果公司故意预先"抖料",提前降低用户期待值的 "药丸屏" ,甚至Pro/Max才有资格配备,标准版14与Plus版14依然是万年刘海屏! 当然了,可能又有"忠心果粉儿"用户不服气,认为国产品牌手机最早应用的设计、才是所谓的"药丸"屏幕造型…人家苹果公司的,则是"灵丹"新造型…? 这种"点评"竟然得到了认可,一些相关科技内容的留言,强调着 "灵丹" 与 "药丸" 差异~ 我们需要承认的是: 基于人机交互体验感的角度,iPhone 14Pro/Max配备"药丸"……哦不!应该说,所谓的"灵丹"屏幕,交互逻辑设计,确实是个极致创意的体现之一。 相对而言,率先配备了"药丸屏"设计的诸多"友商"们,都在绞尽脑汁地刻意避开屏幕打孔"弊端",希望用户不要注意到这个"缺陷"的存在~ 苹果公司UI交互设计团队,却反其道而行之、偏偏在"灵丹"屏幕区域搞事情,搞出了所谓的 "灵动岛" 人机交互逻辑方案! 一句话:把业内公认的最大缺陷,变成了最鲜明的优势…… 很多前沿方案或行业技术,并不是苹果iPhone最先采用,但偏偏 万绿丛中一点红 ,硬是作为"后来者",玩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花样! 注:第三方iPhone渲染图 对于 "灵动岛" 设计,应该会有Android、定制安卓UI用户不屑: 不就是一套UI动画吗? 鸿蒙OS用户也吐槽?基本没这个闲情雅致~ 可随着而来的质疑是,拿着"行业公版方案"当自家技术的那些、譬如说 某米 之流,为什么没有想到这种交互设计? 说白了,几十颗高通芯片+定制安卓UI的厂商, 既想不到、也做不到: 非线性UI交互动画的渲染,本质上是基于 「软硬件生态一体化」 层次的极致调校! 在这方面,除了华为技术旗下 鸿蒙OS高端手机,有实力、有能力,却没有去做……其它某些个安卓UI组装机厂商模仿了,也始终是徒有其型而已、差了点儿意思。 如果基于苹果公司是一家软件公司的角度,针对"灵丹屏"缺陷,进行UI交互革新,还是可以归纳为一种创新、创意的。 但,如果放在技术流的工业设计范畴内审视,搞出了所谓"灵动岛"交互设计, 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妥协"而已! 一种,无法突破"面容ID模组"硬件设计、退而求其次的软件"弥补"策略~ 苹果公司似乎依然坚持的认为,人脸识别的面容ID技术方案、 主动式 人机交互逻辑设计,才是符合极致产品体验的基础……而不是用手去按压,所谓的"被动式"指纹等。 无法割舍FaceID技术,又做不到"屏下"方案,便在"灵丹屏"基础上,搞出了"灵动岛"UI交互设计,这本就是 一种硬件技术不足 、 软件侧面弥补 的折中方法。 另一个比较"搞笑"的现象是: 由于iPhone 14/Plus依然保持了"祖传"刘海屏,只有iPhone 14 Pro/Max配备了"灵丹屏"、同时支持所谓「灵动岛」交互设计, 又有个别"果粉儿"祭出了A16芯片…… 大概意思是,苹果芯片团队基于ARM架构指令集、开发出了性能更加强悍的A16芯片,才造就了惟妙惟俏、生动灵活的「灵动岛」交互设计? 事实上,已经有来自Geekbench平台的"跑分"数据爆出来了: A16芯片的性能,仅仅比A15芯片强了一点点…… 是的,一点点。 外界甚至认为:倘若不是A16芯片制造升级、使用了台积电4nm工艺技术,可能不会比上一代A15更强? 也就不难理解了,苹果宣传A16芯片,为什么对比3年前的A13,而不是对比上一代A15芯片, 因为其A16芯片,性能提升有限~ 苹果官方"尬吹"A16芯片,外界意识到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 ,半导体硅基材料的芯片,已经到了 "制程技术与工艺升级,对设备性能提升有限" 的阶段…… 所以说,入门版iPhone 14配备上一代A15芯片,同样也说得过去了? iPhone 14系列续航时间长了,但其实是机身变得更厚了、电池容量变得更大了而已! 第二个, 至少iPhone13系列、或者iPhone12系列,也可以围绕"刘海屏"硬件,设计类似于"灵丹屏"的交互界面…… 但,即使老用户们升级iOS 16固件,也不可能体验到"全新"的设计! 毕竟,商业化公司"在商言商"、 库克 显然非常的清楚: "刺激"用户 更换新款iPhone 14系列,才是"赚票票的正道"~ 苹果iPhone14,卫星通信也"阉割"了? 这里就不提此前业内盛传过的、原本iPhone13就配备"卫星通信硬件"基础了,所谓的"老用户不如Dog"……苹果 不太可能 开放iPhone 13卫星通信能力。 苹果CEO库克"小公举",还算有一点儿良心的是: 卫星通信,4款iPhone 14都支持! 据了解,1991年左右成立的 全球星 (Globalstar ),一个在摩托罗拉"铱星计划"时期诞生的公司,支撑了苹果iPhone 14系列的卫星通信能力。 按照苹果官方的说法,所有iPhone 14系列机型用户,可以 免费使用两年 卫星通信! 主要是基于,苹果电子产品自带iMessage服务,发出SOS紧急求助 短信息文字 内容;其次也可以基于自带Find My服务,通过连接上在轨卫星、共享iPhone位置数据。 一般情况下,在天气晴朗、身处开阔户外的环境中,能达到 数秒级 连接卫星。 假设天气状况不太好,或者周边的电磁信号干扰中, 5分钟能连上就不错了 …… 全球星(Globalstar )名字非常"嗨",可至少2022年11月开放iOS服务后,iPhone 14系列SOS卫星通信功能,主要在 美国、加拿大 市场提供……后续,再说后续的事儿。 总之就是:苹果iPhone 14系列卫星通信功能,依靠同样是美企的全球星(Globalstar ),初期还只能在美国、加拿大市场使用! 对于中国市场用户来说,或者有意向入手的用户,需要特别注意这种限制! 另外,不要以为 所谓"美版"iPhone 14带过来,就可以最早使用iPhone 14卫星通信: 一方面,全球星(Globalstar )卫星网络覆盖能力有限,苹果公司也是在得到许可、有效技术验证的情况下,通过"中转站"数据服务器,才能满足 "连卫星,发短信" …… 另一方面,所谓"美版"iPhone 14系列机型,完全使用内置E-sim芯片方案: 没有预留SIM口、不能插入SIM卡! 只连接WiFi使用?那就另当别论了~ 需要明白的是, 苹果iPhone 14,卫星通信"阉割" ,并不意味着"暂时无缘"使用卫星通信技术了:苹果,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全球市场信息通信技术(ICT)佼佼者的 华为 , 新一代Mate 50高端智能手机 ,率先提供了「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方案! 华为Mate 50高端智能手机 卫星通信,基于我们中国自主研发 北斗卫星系统, 本质上是验证我们 "大国重器" ——北斗卫星系统的其中一项技术功能。 全球卫星定位导航、通信网络基站授时,我们北斗卫星系统, 不是 简单的通信卫星~ 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已经完成 "全球大组网" 、完善了 "星间链路" 技术:没有地面的卫星信号中转站,在轨卫星之间也可以直接互相通讯! 现阶段,华为Mate50系列已经被披露: 每月30条免费 卫星短报文,发送了卫星短信后,会收到 "发送成功或失败" 的回执,生成 运动轨迹 的地图数据,同样不在话下! 相关公开的数据提到: 苹果iPhone14,卫星通信"阉割"、在我们中国市场无法使用卫星通信;芯片也耍心机了,A16性能提升有限,却依然有85%选择了Pro高配系列…… 率先开启了「高端手机集成卫星通信技术」的华为Mate50,也是一机难求! 很显然,手机直连卫星 通信技术的潮流,已经到来了。 实际上,卫星通信 集成到了 智能手机,依然是一种 应急通信 的补充,还不能替代 地面基站 通信网络:目前仅限于文字短信息、位置坐标数据交互通信,仅此而已! 手机"直连卫星"接打电话?还是不要过于乐观了,即使完善了低轨通信卫星…… 一个是 美企 苹果iPhone 14 连接另一个 美企 的卫星,仅美国、加拿大市场开放服务; 一个是 中企 华为Mate 50 连接我们自己的北斗卫星,也将从支持我们中国市场开始! 在排除了"某些因素"的情况下,比如 俄 用户已经被苹果"切断"iPhone等设备的系统服务……普通消费者用户,喜欢哪个就选哪个。 至少现在,还可以、勉强这样认为? 作者:蔡发涛 | 今日头条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