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在一座繁华的金融大厦中,一位面庞精致,画着淡妆,姿色出众的女性优雅地坐在座椅之上与他的客户商谈生意。 "先生,那我们就这样说定了。" 又成功拿下一单生意,让张克莎的心情愉悦不已,客户小鸡啄米似的点头,然后抬起张克莎的手轻轻地吻了上去,男人表示:"你是我见过的最有风韵的女人,有机会的话可以出来吃个饭吗?" 张克莎抽回自己的手,淡笑着说:"对不起,我已经结婚了。" 张克莎小姐是很多男人心中的梦中情人,即使是她的老公,也是多次表白才得以成功。张克莎出嫁的那一天,很多男人都碎了心,并坚决表示终生不娶。 但是,没有人知道张克莎其实是一个变性人,女性的面具将她藏得很深,她的老公甚至至死都"不知道"她真正的身份。 这个比金星还要传奇的张克莎,她的人生都曾经历过什么?他觉得自己就是女孩 张克莎原名张克沙,1962年张克沙在辽宁大连的一家疗养院里诞生。 她的爸爸是我国开国的功臣张书祥。 张克莎是家中的第七个孩子,她上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因为爸爸身体不好的原因,在张克莎3岁的时候离职休养。 1965年,张克莎一家搬到了老家湖南长沙。 张克莎从小就十分听话,当时物资匮乏,能省则省,张克莎的姐姐留下过很多漂亮的衣服,张克莎的妈妈舍不得扔便留着给张克莎穿。 每天,张克莎都会被家里的保姆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张克莎的母亲经常感慨自己的孩子漂亮的一点都不像男孩。 有时邻居会问张克莎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负责照看张克莎的保姆看着漂亮的张克莎,就会玩笑性地说一句:"这么漂亮的孩子,当然是个女孩了。" 大人平时不经意的三言两语,却在张克莎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相比起哥哥们的那些游戏,张克莎更喜欢和女生一起玩,他喜欢和自己的姐姐一起绣花,一起织毛衣,有的时候他绣的花比自己的姐姐还要好看。 张克莎在女孩中很讨喜,但在男孩子当中却十分讨人嫌,张克莎在上学的时候总是被其他男孩子欺负,他的额头上到现在还留着当时男孩子打他时所留下的疤。 到了中学,张克莎留起了长发。 他将父母给的钱省下来,因为害怕店员盘问,他便自己买布做衣服,张克莎总是将自己打扮成女孩的模样,和女孩一起上下学。 张克莎从不愿意与男孩一起上厕所,总是趁着没人的时候才会去。 而他上厕所的时候也会像女孩一样蹲着。 明明是个男孩,行为举止却都像个女孩,四周的同学开始远离张克莎,就连老师们也开始觉得张克莎是个奇怪的孩子。 有一次,张克莎的老师叫来他的家长。老师说:"你们家孩子是不是心里有点毛病啊,还是赶紧带着他去医院看看吧,长期下去对孩子影响不好,也会影响其他孩子的健康心理。" 因为张克莎总是喜欢穿裙子的原因,周边的人们总是对着张克莎一家指指点点,那些来自社会上的舆论和压力每次都会压的张克莎一家抬不起头来。 但张克莎的父母却觉得:"这是孩子自己选择的人生,我们做父母的无权干涉。" 学校里,张克莎总是被孤立的那个,但他始终坚信,自己是个女孩。 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张克莎上到高中的时候,便因为身体上的原因,被迫休学在家。后来,回忆这段记忆的张克莎说:"如果当时的家庭没有为我提供一个避风的港湾,我或许早就在那种极度精神混乱的情况下,选择结束生命。" 为了圆梦而努力奋斗 1979年的时候,张克莎穿上了新兵的军装,和当时的很多男士一样踏上了服兵役的道路。但是他的目标并不是永远地留在部队之中,而是广州军区的总医院。 他的父母告诉他,现在的国内还没有变性的先例,但没有并不代表永远。 张克莎的父母说:"只有先进的医院,你才有机会变成真正的女孩。" 因为这个原因,张克莎走上了服兵役的道路。 只是,在新兵训练营的时候,张克莎经常性的会感到不适,他不愿和其他男性一起去洗澡,甚至还会请求部队里的护士给他注射雌性激素。 因为雌性激素的原因,张克莎的身上渐渐有了一些女性的特征。 1982年,由于在部队中实在是不便,张克莎最终选择退伍回家,自此想要借助军区医院变成女孩的愿望最终落空。 这时候的张克莎已经是个留着长发,穿着女性衣物的"女人"。 可是,回到家乡的张克莎却并不被退伍办的人接收,看着眼前女性装扮的张克莎,退伍办的人纷纷震惊的表示:"明明送去的时候是个男的,怎么回来就变成了女的!" 面对退伍办的疑惑,张克莎则表示说:"我本来就是女的。" 因为坚持称自己是女性的原因,张克莎回家后第一项报户口的手续都办不了。性别的问题,让他丢失了自己曾经的户口,变成了一个没有户口的"黑户"。 没户口就没有粮票,也不会分到田地。 本来就是物资匮乏的年代,家里的人口还多得不行。为了不连累自己的家人,张克莎决定外出打工,顺便积攒他今后的手术费用。 1982年的时候,张克莎以一名"女工"的身份在广东东莞的一家玩具厂里工作。 因为平时就像女孩一样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行为举止也与女孩无异,因此身边的大家都没有看出来,张克莎其实是一个"冒牌女孩"。 婀娜的身姿再加上美丽的外表,张克莎很快便成为大家公认的"厂花",得到很多人的追捧。 可张克莎却苦恼起来,越是受欢迎,他便越担心。 张克莎害怕自己真实身份的暴露,会引来大家的厌恶,就像那段校园生活一样。 1983年,张克莎前往北京毅然决然地走进了手术室。 当时为张克莎做手术的医生曾同他说:"中国到目前为止还从未开过这样的先河,术前术后随时都会发生意外,所以你要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 张克莎的父母本来挺支持张克莎的行为,但听到这话却开始反对起来,可张克莎却说:"我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女孩。" 幸好,张克莎的手术是成功的。女人的生活并不简单 张克莎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变性人,自此之后由"他"变成了"她"。 由于是绝对保密的手术,新闻界的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察觉张克莎的存在。 可女人的生活并没有她想得那么简单。 为了可以不受外界的打扰,张克莎隐姓埋名,抛弃曾经的过往,在北京重新生活。 但她的事迹却被当地老百姓们口口相传,最后被新闻界的媒体感知。 1983年底,生活严重受影响的她在政府的帮助下,得到了一份商店售货员的身份。 可自打第一天上班开始,张克莎的柜台就格外的"热闹"。 很多人都好奇变性后的男人是什么样的,便故意假装成顾客与张克莎交谈。尽管每天,张克莎都是最保守的打扮,但还是有很多人特意来调侃她。 "你不觉得自己就是个怪物吗?" "明明是个男人却想做女人,真是让人恶心。" 男人们觉得张克莎是个妖怪,男不男女不女的,纷纷向她投去恶意的视线和污秽的话语。 女人们也无法接受张克莎的存在,因为她们从心理上觉得张克莎始终都是个男人。 商场里的那些其他女售货员更是每次换衣服和洗澡的时候避开张克莎的存在。 张克莎又一次地被孤立起来。 每天的她站在柜台前,被其他人评头论足。张克莎时常觉得羞愤不已,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她却并觉得后悔。 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张克莎遇见了她的初恋。 那是一个比她大一岁的男人,男人知道张克莎的身份,且愿意接受她。 男人告诉张克莎,他喜欢的从来不是她的性别,而是她本身。他说他不介意她的过往,他说他想和她一起克服种种磨难,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怀着试试的心态,张克莎和男人开始交往。 但是当这个事情被对方的父母知道后,却得到了反对。对方父母态度坚决:"如果你非要和那个不男不女的家伙在一起,我们就死给你看!" 就这样,张克莎的初恋结束了。为了逃避而远嫁香港 面对社会上的舆论和压力,再加上初恋的失败,张克莎感觉自己孤立无援,而她又不想将这个事情告诉家人,于是她选择了逃避。 张克莎想要换一个地方重新开始。 这时她想起曾在玩具厂工作的那段时光,玩具厂的老板肖先生曾多次向她表过白。不过因为当时的张克莎还不是"她",心存顾虑便一直不曾答应,后来去了北京之后更是再无联系。 张克莎想:现在回去的话,他还愿意接受自己吗? 1984年的一天,张克莎去到了那家玩具厂。 肖先生比她大32岁,丧偶多年一直独身。因为年龄的问题,张克莎也是考虑了很久。张克莎并不喜欢肖先生,但她想找个依靠,换个地方重新生活。 当张克莎联系肖先生的时候,肖先生无比震惊。 张克莎开门见山地问道:"你当年说想娶我的话,还作数吗?" 肖先生真的很喜欢张克莎,自从张克莎进厂的那天起,他便怀了其他心思。越是相处,越是沉沦,他一直都在追求张克莎,但也一直无法如愿以偿。 当初得知张克莎离开厂子不知去向的时候,肖先生郁闷得很久。当时的他还以为以后再无相见的机会,没想到,时隔一年,张克莎居然自己回来了。 男人将张克莎拥在怀里,他说:"嫁给我,我许你一世不渝。" 回到厂子的当年,张克莎便与肖先生举行了婚礼。 在张克莎的强烈要求下,她的丈夫肖老板将工厂挪到了香港。 那是一个全新的地方,只有这样,她才能安心。 当时的张克莎才25岁,她的丈夫希望她可以在家做全职太太,可张克莎却想外出打工。 张克莎表示并不想和她的丈夫待在同一个屋檐下,因为她并不爱他。她只是想利用他换个地方生活而已。 张克莎原本是做模特的,凭借着婀娜的身姿和清秀的五官,成为了许多香港男人的追求目标。即使得知张克莎已经结婚却还是锲而不舍。 只是因为老公肖先生的原因,张克莎被迫结束了她的模特生涯。 在家人的建议下,张克莎改行卖起了保险。 张克莎并不喜欢这个行业,因为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当模特,但是不知为什么,原本一直支持她的老公肖先生会突然反对她做这一行。 肖先生说:"每次看见那些男人的眼睛落在你的身上,我的心里就特别不舒服,没错,我吃醋了,所以你不许再做这一行。" 肖先生的霸道让张克莎冷落了他好几天,后来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娘家。但是当她将这个事情告诉自己的家人后,家里人却觉得她的老公做得没错。 张克莎的父母说:"模特这个行业太显眼了,如果你想隐瞒自己的身份最好不要去碰它。" 张克莎猛然意识到,自己变性人的身份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多么大的冲击。如果她继续坚持,很有可能会被那些媒体发现,想到昔日的那些遭遇,张克莎的脸被吓的苍白。 重返香港的张克莎诚恳地向她的丈夫道歉,可她的丈夫却沉默了片刻,那双黑色的眼睛就像要将她看穿一样。 张克莎心里有些不安:"你……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肖先生轻抚了一下女人的脸:"没什么,做了这么久的车,累了吧,今夜就早些休息吧。" 不知为何张克莎总感觉她的丈夫哪里怪怪的,却又说不上来。 虽说她转行卖起了保险,但由于业绩突出,她在公司的职务很快便升到了经理。 在当年那个人人都在求温饱的年代,张克莎过上了富裕安康的幸福生活。事业和爱情,在很多人看来,张克莎都已拥有,有时就连张克莎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幸运且幸福的。 张克莎以为来到香港,就不会有人知道她变性人的身份,但她没想到,家里的老乡居然会寻着味,找来。遭遇老乡的敲诈勒索 "嗨,张克沙,你还记得我吗?我是阿利啊,就是你小时候的同学。" 阿利的出现一下子将张克莎拉到了昔日最不想记起的那段时光。张克莎当然记得阿利的存在,她额头上那道永远都消不下去的疤就是阿利造成的。 张克莎强装镇定的道:"你认错人了。" 张克莎想走,但阿利却拦住了她的去路,阿利笑眯眯的扯了扯张克莎的身上穿着的漂亮衣裙,瞬间惹恼了张克莎。 张克莎怒道:"我都说你认错人了,再乱碰就别怪我不客气!" 可阿利却赖上了她一般:"哟,变成女人后,脾气也大了啊,张克沙,别以为你变成了女人,我就不认识你了,你头上的那疤还是我打的呢!" 被当街戳破,张克莎害怕的嘴唇发颤,她看了眼周围,将阿利拉到了一个小巷子中,张克莎的语气软了下来,问道:"你到底想做什么?" 男人说:"没钱了,借我点花花,你现在不是榜上富豪了嘛,借点小钱,难不住你吧。" 张克莎沉默着,这时男人又说:"你要是不给,我可就把这事告诉你丈夫了啊,到时候你就等着被骂,被抛弃吧!" 张克莎不敢得罪这个知情人,便借了5万给他。 可是让张克莎没想到的是,这还只是个开始,这个自称是同学的老乡每次都会来找她借钱,前前后后,张克莎就"借"了他30多万! 在当时的时代,30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但这个老乡却还是不知足。 张克莎被缠怕了,便躲在家里不愿出去。 察觉到异样的丈夫询问张克莎发生了什么事,张克莎低着头,躲在被子里不愿说话。 一个多星期后,张克莎的丈夫便对她说:"我在台湾开了家餐馆,一直无人打理,要不你去帮我打理一下吧。" 张克莎愕然不已,但当时的她太怕老乡再来勒索她,便没有多想。男人说:"如果生意不好的话,便回来吧,这里永远都是你的家。" 当时的张克莎并没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她只想快点离开这个地方。 1995年,为了躲避老乡,张克莎孤身一人去到了台湾。 临别之时,她的丈夫站在码头,目送她的离去。丈夫逝去后直面人生 台湾那边,张克莎的丈夫都替她打理好了一切,餐馆的生意一直不错,每次赚的盆满钵满,张克莎渐渐忘记了某个老乡所带给她的伤痛。 她的日子又一次地恢复平静。 张克莎的老公经常给她打电话,说想见见她,可张克莎始终未曾回去过。只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2003年2月的时候,远在台湾的张克莎居然收到了自己丈夫病逝的消息。 她的丈夫因为心脏病突然发作逝世了。 张克莎不敢置信的说:"怎么会?" 那段时间,张克莎的日子过的浑浑噩噩,她为丈夫的离世而感到难过,但是她还是不想回去。 同年10月,深深爱她的母亲也走了。 前所未有的悲伤席卷而来,张克莎结束了自己在台湾的餐馆生意,时隔多年的她回到了那个昔日的故乡。她先是回到了湖南,在母亲的坟前上了香,然后来到了香港,去到了那个只剩她一人的家中。 这一天,张克莎正在整理她丈夫的遗物。 女人打开丈夫的抽屉,收拾着里面的文件,可整理着整理着她的手却忽然顿住。 只见层层文件之下居然还掩藏了一份陈旧的报纸,上面明确的报道了她变性的经历。 原来自己的丈夫早就知道了她的身份,却还是爱她如初。反观自己,根本没有尽到一个妻子的责任。张克莎并不爱她的丈夫,会悲伤会难过,也只是出于内心的那份愧疚。 "对不起,是我骗了你。" 张克莎的眼泪顿时而下,可她的丈夫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晓的这件事呢? 这个答案,她或许永远也不会知道。 接连失去的两个亲人让她瞬间长大。 张克莎将自己的经历撰写成书,以书的方式将自己的秘密公布于众。 后来,她第一次勇敢地站在镜头前,接受媒体的采访,张克莎说:"20年的女人生活,让我成长了很多,我很幸运遇到了爱我的家人和包容我的丈夫,今后的我不会再躲躲藏藏,不论前面等待的是什么,我都会直面我的人生。" 张克莎一直都渴望可以得到一份真正的感情,她希望那个人读过她的书,对她有所了解,愿意和她厮守一辈子。 如今的张克莎虽然已步入晚年,但还是有很多匿名的来信,向她寻求帮助。面对来者的迷惘,张克莎总是耐心的回复道:"人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无需畏惧他人的嘲笑。" 或许张克莎本质上就是一名女性,她只是借助了现代医学完成了对女性的复归。尽管变性后的她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她依旧有争取幸福生活的权利。 -完- 编辑|小云 配图|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