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留意过,自己每顿饭的第一口和最后一口,都吃些啥?是米饭、蔬菜,还是肉类、汤品? 我们平时养生,大多会把注意力放在吃什么、吃多少上面,往往忽视第一口和最后一口吃什么。 有人说,"先菜后饭,血糖减半;先饭后菜,血糖翻番"。这是真的吗?吃饭时的第一口和最后一口要怎么吃? 吃饭第一筷子应该先吃什么? 空腹时,人的食欲旺盛,第一筷子总会夹些"抗饿的食物",比如鱼、蛋、肉、米饭等。 一顿饭下来,肉类主食是吃了不少,蔬菜却没吃几根。 肉类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较高,过量食用,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升高,还会增加肾脏负担和罹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不仅如此,很多家庭为了方便,经常食用的火腿肠、熏腊肉等加工肉类还含有大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会增加患癌风险。 肉类的过量食用,还意味着膳食结构的失衡。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膳食纤维、维生素等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身体自然越来越差。 那么第一筷子到底吃什么? 当然是青菜等素食! 因为「素-荤-主食」,或者说「纤维类-蛋白/脂肪类-碳水类」这个吃饭顺序,可以让我们的饮食更加均衡,还有利于餐后血糖平稳,降低疾病风险。 对上班族来说,这样的吃饭顺序还可以避免饭后犯困的情况,增强注意力,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但需要提醒的是,"素-荤-主食"的吃饭顺序不适用与糖尿病患者、想减肥的人和肠胃不好的人。 说完了吃饭第一筷子吃什么,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大家容易忽略的最后一口,有的人吃错,甚至吃出了6种病! 每顿饭的最后一口这样吃, 吃出6种病 "还剩一点饭菜,谁吃?"这样的询问在我们聚餐时经常发生。 很多人为了不浪费食物或者不留到下一餐,往往会硬着头皮吃完这"最后一口"。 不浪费食物虽然好,但这种好习惯却可能会伤身,让你吃出6种病...... 01
肥胖 肥胖其实就是在每天多吃一口时慢慢形成的,每天多吃一口,一周相当于就多吃了一碗饭,长期以往,多吃的饭就很可观了。 吃得越多,患肥胖的风险自然也就越高,再不注意,当心肥胖盯上你! 02
胃肠道疾病 吃得太饱,相当于让肠胃超时超额地"加班",不仅增加肠胃负担,还会引起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 如果是晚餐吃太饱,还会刺激大脑产生兴奋,减少睡意,让人更难入睡。 03
肾病 吃得太饱,过多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会损伤人体的泌尿系统,加重肾脏负担,从而诱发肾脏疾病。 04
增加患癌风险 日本科学家指出,饮食过多会降低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增加患癌风险。 05
急性胰腺炎 吃得太饱,摄入过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胰腺需要会分泌更多的胰液来消化食物,这样容易导致胰腺水肿,诱发急性胰腺炎。 06
糖尿病 吃得太饱还会导致人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长期处于负担过重以及相对疲劳的状态,进而造成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严重可诱发糖尿病。 "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所以,大家吃饱后,就不要再逼着自己吃那最后一口了,饭吃到七八分饱最合适。 最后,还有两个吃饭小习惯也需要提醒大家—— 2个吃饭坏习惯,别忘了改 01
饭前喝太多茶/汤 饭前很多人会有喝茶、喝汤的习惯,少量喝其实并不影响身体健康,但如果喝得太多,就容易冲淡胃液,影响胃部对这顿餐食的消化和吸收。 因此,饭前喝汤、喝茶最好别超过250毫升,如果只是为了润喉,喝2~3口就够了。 02
不吃主食 主食吃太多,不仅容易让人长胖,还会增加高血糖的风险。所以,很多人会直接一刀切,不吃主食。 其实,这也是不推荐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一个成年人每天谷薯类250~400克,换算成大家熟悉的,就是一顿饭至少要吃一拳头大小的主食。 如果担心精米精面会影响血糖,可以往主食中添加粗粮,如小米、黑米、糙米等。 本文配图均来源于壹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