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8女篮惨败日本,国字号球队集体拉胯,中国篮球遭遇至暗时刻?
随着中国U18女篮在今天以59-76不敌日本U18女篮,遭遇两连败的她们最终以小组第三的成绩出线,将在八强战中迎战韩国队。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仅从小组赛的糟糕表现看,中国U18女篮的现状令人担忧。
U18女篮和今夏同样经历了国际比赛考验的中国男篮和U18男篮一样,面对亚洲对手完全暴露了自己的弱点,而悲哀的是,无论青年队还是成年队,从18岁到30岁,中国的球员无不暴露出了基本功不扎实、配合意识不到位、心理能力不过关的相同弊端。
面对着一脉相承的问题,中国篮球不仅输掉了比赛,更输掉了信心。这是培训体系的通病,也是管理的责任,更是历史问题的集中爆发。
近三年的疫情让中国球员失去了很多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而当我们停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时,我们的对手却正在逐渐开始加速进步。三年时间,看似不长,却已物是人非。
当中国球员重新走出国门时,却惊讶地发现,我们引以为豪的身高优势已经不再万试万灵,粗糙的传、运、投技术却漏洞百出,对手可以通过凶悍的逼抢和多变的配合给我们制造无数的麻烦。于是在比赛中,局势的变化远远超出球迷的预想,而身高这屡试不爽的法宝,再也不是中国男篮的遮羞布。
输韩国、输黎巴嫩、输中国台湾、输日本……当一个个昔日手下败将在中国球员面前欢庆胜利时,中国篮球的倒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男篮亚洲杯上,三后卫战术的失败一度让我认为大型化是解决中国篮球所有问题的救命稻草,但是看过U18男女篮的表现后,我深深地发现,没有基本篮球技巧和篮球智商作为基础,再高的身高、再壮的身体也无力提升一支球队的整体实力。
看到我们女篮的年轻内线虽然在内线比对手高出一头,却连最基本的上篮都无法将球放进篮筐时,当我们的球员无数次在弧顶用一模一样的横传球被断送对手快下上篮时,很难相信,这是一支国家层面的球队吗?这是代表了顶级水平的球员吗?如果答案是确定的,那么中国篮球的至暗时刻真的到了。
中国篮球的问题是很多错误的集中爆发,短时间内没有扭转的希望。作为球迷,我不清楚现在,也不了解未来,更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是只希望今天这些丑陋的失败,最终能够变成促使中国篮球前进的动力。但愿这个愿望,并不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