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43楼编辑部 精神一米七 原创首发:妈妈网育儿(ID:mmwyuer) 怀孕过程,像是踏着石头过湍急的河流,为了能安全到达彼岸,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稍微一次差错,就能让妈妈们胆战心惊。 前段时间,一直以"快乐妈妈"形象示人的谢娜,在新书《娜就出发吧》分享了自己怀二胎的艰辛经历,展现了她难得的脆弱、焦心、沮丧却有血有肉的一面。 原来谢娜在产检时,曾被查出 妊娠糖尿病 ,而且数值偏高,超出正常值不少 。 大家都知道高龄生育本身就伴随着极大风险,这个消息对于40岁怀孕的她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了肚子里的宝宝能够平安出生,谢娜在整个孕期都严格控制饮食,按医生吩咐实时监测血糖,期间还因身体严重不适,呕吐不止。 好不容易控糖成功,一波又起, 孩子刚出生,便因为肺部吸入羊水缺氧、黄疸偏高,被送到保温箱住了7天。 这7天说长不长,但对谢娜而言,却折磨得似度日如年,那时的她可以说是束手无策,只能通过努力进食保证营养,确保自己有充足的母乳。 直到第八天,看到孩子在自己怀里安心喝上奶水,她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落地。 此刻,这安稳的幸福感,抚平了她过去数日焦躁的灵魂。 屏幕上的谢娜,谈论的多是孩子带来的喜悦, 殊不知很多看似云淡风轻、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是咬紧牙关、用母爱扛下的心酸和苦难。 有的网友甚至会质疑,有这病很常见,动不动就拿病说事会不会太小题大做…… 图源:微博 对此,小编想要纠正一点: 妊娠糖尿病虽然常见,但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处理 ,其中危险不可小觑! 对疾病该有的重视和谨慎,都不能以"矫情"的头衔污名化。 今天,小编就来替"矫情"正名,好好挑一挑这妊娠糖尿病的刺,希望能帮到姐妹们,"灵活"躲一躲这个可避开的雷区。 1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哪些人较易得? 妊娠糖尿病,其实分为两种。 一种是妊娠期糖尿病(GDM),另一种为怀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 ,一般前者的发生概率较大。 美国糖尿病协会将(GDM)定义为,在妊娠中晚期诊断的糖尿病,并且妊娠前没有显性的糖尿病 。 大多数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后, 不会有显著症状 ,少数人可能会有烦渴和尿频的表现。 在怀孕期间,孕妈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难以有效地处理血糖。 特别是在 中晚期 ,孕妇体内 胰岛素抵抗增加 (如胎盘生乳素、孕酮、雌激素等),使得孕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进而导致基础代谢紊乱、体内血糖升高。 这就是为什么妊娠期糖尿病,会成为 妊娠中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以下人群患妊娠期糖尿病的 风险会更大 ,其中包括: 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 有孕前超重和肥胖症,或高血压 ; 之前得过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 直系亲属有糖尿病史; 之前分娩过体重超过4千克的巨大儿; 严重缺乏体育锻炼。 如果孕妈有以上情况,一定要 如实告知医生,并提前(孕早期或首次孕检时)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糖筛。 若糖筛结果不过关,血糖水平高于7.8 mmol/L, 后续会进一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糖耐), 进而诊断是否为妊娠期糖尿病。 2
妊娠期糖尿病 对孕妇、胎儿会有什么影响? 孕期血糖控制不好,对妈妈和宝宝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对于腹中的宝宝而言: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致使 巨大儿、胎儿畸形、新生儿低血糖症、呼吸窘迫综合征 ,孩子长大后出现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会较高。 对于孕妇而言: 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 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畸形儿)、流产/早产/难产/死产、妊娠高血压 等风险;母亲的高血糖可能导致胎儿长得过大,更有可能卡在产道中、发生产伤,这时候就需要将顺产变为剖腹产了。 这些并发症虽然看上去很可怕,但是只要做到 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 ,一般情况下都能顺利实现母子平安。 所以, 定期产检 ,真的必不可少! 糖耐筛查,是孕24-28周产检中,最重要的一项检查。 孕24-28周,未发现糖尿病的孕妇都应进行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有以下任意一个血葡萄糖值达到或超过时,可诊断为GDM—— 空腹: 5.1 mmol/L;1h: 10.0 mmol/L;2 h: 8.5 mmol/L。 千万不要因一时贪懒,将必做的产检抛之脑后。 活生生的惨痛教训在此:29岁孕妇在离预产期还剩一周时痛失胎儿,平时食无节制,也不定期产检,悲剧就这样酿成了 图源:健康时报 3
妊娠期糖尿病怎么防? 妊娠期糖尿病其实还会受遗传因素影响,虽说没有任何措施能够确保百分百预防,但孕妈们还是能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 做到科学控糖,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 1、控制饮食 少食多餐 ,食物包括五大营养种类,合理分配,保持饮食多样化。 控制高淀粉、高精制糖食物摄入,可以选择高纤维、低脂肪和低热量的食物作为代替。 适量多吃新鲜水果(低GI)、蔬菜, 控制 甜食甜饮(比如奶茶)和高糖水果摄入, 少吃 动物脂肪、烧烤、煎炸等高油食物。 孕期也不是说所有甜食都要完完全全忌口,但如果过分放纵糖分摄入,比如一天一杯奶茶,不仅会抽出"奶茶血",还会喝出糖尿病,差点早产: 图源:微博 关于吃水果: 推荐吃: 孕早期:牛油果、橘子、橙子、芒果、草莓; 孕中晚期:樱桃、桃子、李子、柚子、杏、梨和小番茄 慎吃: 大枣、甘蔗、荔枝、龙眼、葡萄、榴莲 孕妈们可以参考中国营养学会的平衡膳食宝塔来搭配每日的饮食 ⭐ 孕早期,食物量同备孕期: 图源:中国营养学会 ⭐ 孕中期&孕晚期: 图源:中国营养学会 2、适量运动 坚持适度的运动,有利于把体内多余的糖转化为能量散发出去。但运动量不宜过大, 每天运动30-40分钟,达到微微出汗即可 。 若运动时出现下腹坠胀、发紧等不舒服,切记要停下休息,这个时候千万不能顶着劲活动,一定要适度地运动: 推荐运动:散步、瑜伽、孕妇操、游泳等 不推荐运动:爬山、骑马、滑雪、球类、潜水等会挤压腹部或跌倒危险较大的运动 注意! 出于各种安全考虑,患有心肺疾病、严重贫血、有先兆子痫或妊娠引起的高血压、妊娠早期胎盘前置、双胞胎或多胞胎妊娠的孕妈,需尽量多休息,不适合参加孕期运动。 万一真的确诊了糖尿病,其实以上 饮食控糖+运动的方法也同样适用 ,除此之外, "糖妈妈"们还需按医嘱做好血糖监测 ,发现异常应及时看医生。 如果你有备孕计划,又存在体重较高的情况,那么 提前减重 ,可能会帮助怀上更健康的宝宝。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 怀孕期间适当地增重是正常且有益的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因为控糖的执念而变相地过分节食、减重! 总的来说,无论是预防还是控糖,主要就是做好这4点: 管住嘴,迈开腿,定时血糖监测,有异常便就医。 妊娠期糖尿病不是"灭顶之灾",无需杞人忧天。 可即使它是一道可以"轻易"跨过的坎,也同样值得被看见、被了解。 无论是明星或是普通人,为生育背后的艰辛而发声 ,怎么就能用矫情抹杀一切呢? 图源:微博 毕竟生育面前,人人平等,卸下所有外在光环, 无论你我,都是血肉之躯,一名平凡的母亲罢了。 参考资料: 1、今日围产 详细盘点:妊娠期糖尿病,从定义、诊断到处理最新要点! 2、妊娠期糖尿病症状与病因 https://www.mayoclinic.org 文本作者:43楼编辑部 精神一米七。关注妈妈网育儿(ID:mmwyuer),500万妈妈都在看的母婴公众号,每天分享实用的育儿知识,让你成为更好的妈妈。转载请联系妈妈网育儿(ID:mmwyuer)。 本期编辑:精神一米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