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比"520"还要火爆的,只能是周杰伦。 即使只是演唱会重映,也迅速登上热搜榜第一,不管是单身的深圳人,还是有对象的,此刻都在屏幕前重温青春的痕迹。 早在2017年,周杰伦就曾斥资2千万在深圳福田开了一个豪华网吧。但相比于这段不堪回首的创业经历,我们更喜欢他的音乐作品。 今年周杰伦出道的第22年,对于80后、90后来说,当初那个咬字不清的顶流,即使不再有桀骜的眼神和拽拽的态度, 却依然还是他们的偶像 。 保质期如此长的喜爱,让人忍不住问一句: 都2022了,你怎么还在听周杰伦啊? O1 "就连10后,也在看这场演唱会" 今晚深圳人的朋友圈周杰伦浓度高到爆表,刷屏程度不亚于去年jay的新歌发布,朋友圈里转发的人像是某个庞大的神秘组织, 只要周杰伦一营业,朋友圈就过起了"杰伦节"。 一开场,杰迷们纷纷感叹:这个帅哥是谁啊! 当年的杰伦还有腹肌,现在全都"九九归一" 。也有人说看惯了"胖伦",突然不习惯他这么瘦的模样。 《龙拳》响起,手脚不自主的跳起了来,这是刘畊宏直播间的后遗症吧! 今夜的深圳,单身汪们也不再寂寞,因为这个520已经有"最爱的男人"陪着过了! 试问谁的人生愿望清单里,没有一项"听一场周杰伦的演唱会"。 在还没有疫情的那些年, 有多少人穿梭好几个城市,只为感受一次周杰伦演唱会现场的震撼 ,又有多少人抢不到门票,只能跟着场馆外的大屏幕一起大合唱。 精心留存的演唱会票根是撬动回忆的钥匙——"原来当年两场演唱会我都去过","好怀念没有疫情的日子", "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周董什么时候再开一场演唱会!" O2 "因为他提醒我青春过"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我害怕你心碎没人帮你擦眼泪" "我晒干了沉默,毁得很冲动"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 …… 看见这些歌词,你脑海里的mp3是不是开始自动播放了? 周杰伦的魔力就在于, 他不是某个时段的当红偶像,而是贯穿我们青春的主题曲 。 跨过了地域,跨越了年龄,不管是75后、80后还是90后 ,只要jay Chou的歌一响起,时间长河仿佛能立马回溯 ,把回忆拉回那个青涩又懵懂的年纪。 在那个带mp3都要偷偷摸摸的学生时代 ,每天晚上躲在被窝里听上一曲《爱在西元前》 是上下铺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 手抄一首《告白气球》的歌词送给暗恋的"TA",是最甜蜜不过的告白。 为了听周杰伦的磁带,和妈妈说要买一个听英语磁带的复读机 ,是为追星撒过的小小谎言。 把QQ空间的背景音乐换成《简单爱》,在房间里贴盗版的专辑海报是那时最酷的事。 喝一杯又一杯的优乐美, 把"哎哟,不错哦"当自己的口头禅 ,仿佛就能离偶像近一点。 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学着周杰伦的吐字,唱着自己都听不清的《双节棍》,到头来还是只会那句"哼哼哈嘿,快使用双节棍"。 在备战高考的那段日子,班主任经常放《蜗牛》给大家打气, 那时候的我们真的被歌词激励着 ,相信小小的天能托住大大的梦想 。 从磁带到MP3,从CD到数字磁带, 当年那些叛逆的小孩们也已经将头发梳成了大人模样 ,扮演起了不同的社会角色,恋爱、结婚、生子……天王巨星周杰伦开始中年发福,第一批在台下听他唱歌的粉丝们也逐渐染上了岁月的痕迹。 随着年纪渐长,那些有关于周杰伦的回忆被不停地打磨,反复观赏,叠加了一层又一层的柔光滤镜。 有人说:或许比起周杰伦本人,粉丝们更希望他停留在过去, 只要jay还是那个少年,那自己也还能回到不羁的年少时。 O3 "22年过去,他还是我的偶像" 当年听歌的小屁孩变成"中年粉丝团",周董也因为喝奶茶日渐圆润,只要一上线就被粉丝催着营业。江湖上一度只剩下天王的传说。 以至于被人质疑 "周杰伦各种数据都这么差,真的有粉丝吗?" 这一句话掀起了无硝烟的战争,让不混饭圈,不懂打榜的"夕阳红粉丝团"纷纷学起了年轻人的互联网追星法, 在超话疯狂为哥哥做数据的时候,仿佛回到了那个在贴吧盖楼灌水的夜晚。 ("中年粉丝"在微博超话为周杰伦做数据) 从少年到中年,周杰伦还是我们的偶像,但抛开一切音乐圈的光环,他 就像是"邻居家的小伙伴"一样,普通但不平凡。 中考时,周杰伦没有考上普通高中;高中毕业后,两次报考台北大学音乐系均落榜,他只能跑去餐厅打工。 1997年,周杰伦参加《超级新人王》, 单亲家庭长大的他沉默寡言,被评委批评口齿不清,第一轮就被淘汰 。但吴宗宪很欣赏周杰伦的才华,邀请他到阿尔音乐公司担任音乐助手。 那一年,周杰伦18岁,初闯入娱乐圈,写了《眼泪知道》投给刘德华,为张惠妹创作《双节棍》都纷纷被退回。 就像年轻人总会摔一些跟头 ,除了对唱歌的热忱外一无所有的周杰伦学业不顺利,连唯一的事业也屡遭挫折。也恰恰是那个时候,他疯狂创作, 把自己关进工作室十天十夜写出50多首歌 ……到了2000年,同名专辑《Jay》的横空出世,把台湾当年的最佳流行音乐演唱专辑、最佳制作人和最佳作曲人等奖项都收入囊中。 至此周杰伦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 这位"邻居家的小孩"爱唱歌,也爱馋嘴喝奶茶, 还像青春期的男生一样偷偷去网吧打游戏。 周杰伦因为打游戏上了央视新闻,创立了电竞品牌,开了网吧;还因为爱喝奶茶日渐变胖,不仅要在新歌mv里安排奶茶店的戏份,现实生活里也做起了奶茶店的老板。 正儿八经追星不一定能见到周杰伦,但走进网吧,手边放着杯奶茶的神秘男子或许就是你的偶像。 2015年,周杰伦和昆凌结婚,当年那个不服输的内向小子,也变身成了"超级奶爸"。有粉丝说: "当年的磁带已经收进房间的抽屉,但我还在听周杰伦,从上学到工作,他成了父亲,我也成了父亲。" 这样的jay,不仅是"青春的守门人",或是所谓的时代符号,而是 真正陪伴着一代人成长 。这也是22年过去了,大家还在听周杰伦的原因吧。 // 时光晃晃悠悠的走着,我们每日为生存冲锋陷阵,为碎银几两发愁哀叹,为柴米油盐烦心。 但或许在某个下班的塞车高峰期,音乐电台随机放送了一首周杰伦的歌, 刻在dna里的旋律飘荡着,所有的疲惫顷刻消散。 曾经的周杰伦,代表了叛逆期的自我;现在的周杰伦,更像是一个多年的老友, 不管是30岁、40岁,就算到80岁,相信我们依旧还会听着周杰伦。 有人这样评价周杰伦—— 出道20多年,一直在流行 。初代粉丝还在循环着老歌,新的粉丝源源不断的加入,00后、10后也开始为周杰伦着迷。 属于周杰伦的时代,永远不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