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比亚迪/亿纬回应磷酸锰铁锂电池传闻 7月13日消息,宁德时代、欣旺达以及亿纬锂能的磷酸锰铁锂电池已于今年上半年通过电池中试环节,正在给车企寄送样品用于测试,且宁德时代计划于今年下半年量产这款新型电池。比亚迪方面,消息显示旗下的弗迪电池在今年初开始小批量采购磷酸锰铁锂材料,目前正处于内部研发阶段。 对此,宁德时代回应称,M3P电池目前正在研发中,M3P与磷酸锰铁锂电池有区别,具体情况以公告为准。此前,宁德时代曾表示为解决新能源车性价比问题,计划推出的新产品M3P。宁德时代当时表示M3P准确来说不是磷酸锰铁锂电池,还含有其他金属元素;比亚迪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电池研究院对不同电池路线都进行了跟踪研究,磷酸锰铁锂目前没有量产布局,但相关研究一直在进行当中;亿纬锂能则表示,具体以公告为准。 盛利集团5亿元动力电池项目落户湖南 7月8日,广东盛利高新能源科技公司与宁远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约。广东盛利拟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福源工业园新能源一期租赁标准厂房29000平方米,投资约5亿元以建设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项目。 据悉,盛利集团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能源科技集团公司,总公司位于东莞常平镇,公司于2007年正式注册成立,主要生产铝壳数码电芯、容量型电芯、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滑板车电池和储能便携电源电池、共享电池等。 中创新航撤回与宁德时代诉讼案第四件专利无效申请 近日,有报道称,中创新航再主动撤回一件涉诉专利的无效申请。7月13日,宁德时代已经向起点锂电大数据证实了该消息。截至目前,中创新航已经主动撤回"正极极片及电池"和"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等2项专利的无效申请。 比亚迪成都项目正式签约 7月8日,成都市政府与比亚迪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战略合作关系,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更深层次的务实合作。 亿纬锂能储能总部及储能技术研究院项目签约 7月8日,亿纬锂能总投资30亿元的储能总部及储能技术研究院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光谷。 据悉,亿纬锂能储能总部将整体管理亿纬锂能的储能业务,下辖各区域业务公司,持有并管理相关知识产权。储能技术研究院主要开展储能锂离子电池核心技术和储能解决方案研发,并将设立储能电池研究所和电源系统设计所等机构。预计到2024年,亿纬锂能在光谷员工数将增长十倍。 宁德/比亚迪等投资杉杉锂电 7月1日,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为股东。据了解,杉杉锂电成立于2014年12月,由杉杉科技控股,从事锂电材料开发等。 松下超200亿元工厂即将落地 7月14日,据外媒报道,松下将在美国堪萨斯州建造在美的第二家电池工厂,预计投资 40 亿美元(约人民币 268.97 亿元),目前正在等待松下控股公司董事会批准。同时,建成的电池工厂有望超过特斯拉位于内华达州的电池工厂(产能达到38-39GWh),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厂。 加上此新工厂,松下已经有8大生产基地,日本本土则有4家电池工厂,其他4家位于海外。截至2021年底,松下产能为50GWh,据其规划,到2028年,产能将提高三倍或四倍。 天山铝业29亿切入动力电池箔赛道 7月13日,天山铝业公告称,下属全资子公司江阴新仁铝箔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新建一期年产20万吨电池铝箔,并实施年产2万吨电池铝箔技改项目。产品可广泛运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充电装置等电池装置的正负极材料。 该项目生产线包括在新疆石河子投资8亿元建设年产能30万吨电池铝箔坯料生产线;在江苏江阴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能20万吨电池铝箔精轧、涂炭及分切生产线,并投资1亿元将原江阴新仁铝业科技有限公司铝箔生产线升级改造,形成2万吨动力电池铝箔产能。 赣锋锂业斥资近65亿出海买矿 7月12日,赣锋锂业公告称,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或其全资子公司收购Lithea公司不超过100%股份,本次收购总对价不超过9.62亿美元(约合64.72亿元人民币)。 资料显示,Lithea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从事收购、勘探及开发锂矿业权,旗下的主要资产PPG项目是位于阿根廷萨尔塔省的锂盐湖项目,总资源量1106万吨碳酸锂当量,品位459mg/L,包括Pozuelos和Pastos Grandes两块锂盐湖资产。 多氟多具备年产千吨六氟磷酸钠生产能力 近日,多氟多已公开表示,公司具备年产千吨六氟磷酸钠生产能力,并批量对外供货,会适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能调整。多氟多目前已商业化量产可用于钠离子电池的电解质---六氟磷酸钠,NaFSI也已完成研发。按照六氟磷酸钠当前超过70万元/吨的市场价格测算,多氟多2022年有望从这一细分产品收获超亿元营收。 据悉,当前多氟多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中试线已经建成,小批量产品陆续下线。此外,多氟多年产1GWH动力型钠离子电池项目和年产2000吨钠离子电池用六氟磷酸钠项目,均已通过河南相关部门备案。预计在2023年底,建成1 GWh/年的钠离子电池产能,产品的应用市场主要为两轮、三轮及400公里以下续航里程的电动车型。 10亿元新型锂电池梯次利用项目签约 7月10日,安徽巡鹰新能源集团巡鹰锂电池梯次利用项目签约落户常熟虞山高新区。据介绍,巡鹰锂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占地100亩,总投资10亿元,达产后年销售额约30亿元。 据悉,巡鹰新能源自主研发的国内先进动力电池模组拆解设备及废旧电池深度处理设备,保障动力电池模组拆解及动力电池再生利用过程全自动化、智能化,从而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 金力股份厚度3μm隔膜量产 7月5日,金力股份厚度3μm隔膜正式量产。此次研发的3μm隔膜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原料,产品的针刺强度可以达到常规5μm水平,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能够更好的满足锂电池对高能量密度的需求。 雅保年产五万吨氢氧化锂锂电池材料项目在眉山开工 7月8日,雅保公司年产5万吨氢氧化锂锂电池材料项目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经济开发区正式开工。 据悉雅保四川年产5万吨氢氧化锂锂电池材料项目是雅保公司在亚太区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也是迄今为止雅保在中国最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项目将于2024年建成投产,生产的锂材料能够满足超150多万辆新能源车的动力需求,在电池的使用寿命周期可以节省愈1亿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五菱汽车官宣进军混动 7月14日,五菱汽车官微发布信息,据介绍,五菱将依托于五菱百万规模的新能源三电供应链生态集成优势,以及在电池、电控、芯片等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正式进军混动市场,未来将推混动和插电式混动产品。 按照五菱汽车规划,今年下半年将会上市五菱凯捷和星辰混动版,搭载2.0L混动系统。其中,五菱星辰混动版的工信部申报信息也已公布,车辆搭载2.0L发动机,最大功率100kW,并配备三元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家为柳州华霆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与此前凯捷混动版保持一致。 韩国双龙汽车拟搭载比亚迪电池 据业界11日消息,双龙汽车拟明年上市的新车型计划搭载其与中国比亚迪共同研发的动力电池,两家企业于去年签署了加强电池技术合作的协议。 业界认为,双龙汽车与比亚迪的合作将不仅限于明年上市的新车型,双龙汽车今后将强化电动汽车生产线,也表现出了与比亚迪加强合作的意愿。 比亚迪净利暴增 7月14日晚间,比亚迪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138.59%至206.76%;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5亿元至33亿元,同比增长578.11%至795.11%。 按照归母净利润中值32亿元来看,比亚迪上半年盈利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30.45亿元。根据比亚迪一季报,其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08亿元,据此计算比亚迪今年第二季度盈利约19.92亿元至24.92亿元,相较于去年第二季度增长约113%至166%。 小康股份拟更名 7月11日晚间,小康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将公司中文名称由"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名称由"Chongqing Sokon Industrial Group Co.,Ltd"变更为"Seres Group Co., Ltd.";公司证券简称由"小康股份"变更为"赛力斯",公司证券代码"601127"保持不变。 福特和SK On敲定美国电池合资企业 7月14日,福特汽车和韩国电池制造商SK On及其子公司敲定成立一家合资企业BlueOval SK LLC,在美国建造和运营电池生产设施。福特汽车在一份监管文件中表示,BlueOval SK LLC将在田纳西州建立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工厂,并在肯塔基州建立另外两家电池工厂。 股价创新高,长安汽车半年利润暴涨 7月14日,长安汽车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显示,上半年长安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62亿元,同比增长189.14%–258.5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5–35亿元,同比增长237.95%–373.13%。财报显示,2021年长安汽车归母净利润为35.52亿元,同比增长6.87%。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6.53亿元,同比增长150.85%,也就是长安汽车能够通过主营业务实现盈利。 此前,2018年-2020年长安汽车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31.65亿元、47.62亿元及亏损32.50亿元,三年合计亏损11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