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作战,到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议,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被俘虏2万余人,其中有6000余人通过战俘交换返回大陆,还有14,000余人被运往了台湾。 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在俘虏大批美军的同时,也有10万志愿军战士被俘,蒋介石意识到,如果把这批志愿军战俘用来补充国民党军无疑是一支有生力量,同时也可以对这些战俘大作文章,用来攻击大陆,因此蒋介石在谈判开始之前就千方百计的想要通过美国把这些战俘抢到台湾去。 朝鲜战争作为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第1次直接交锋,让蒋介石又燃起了他的痴心妄想,他企图卷入战争,将战火烧至中国大陆,借助美国的力量完成反攻计划,但他的请求被美国等西方国家一一拒绝。 朝鲜战争结束之后,蒋介石曾经对人说,西方国家因为恐惧苏联和中共对中华民国派遣军队参加联军是反对的,这是朝鲜战争没有结果的一个重大原因。 以国民党军那样的战斗力介入朝鲜战争,绝对改变不了战争结果,这是无需多言的,而且蒋介石甚至还忘了自己是如何在大陆丧尽人心,最终导致失败的,他插足朝鲜事务的真实目的就是从中渔利重返大陆。 1951年10月25日停战谈判在板门店进行,重点谈判战俘遣返问题。 根据1949年通过的日内瓦公约中规定,中国和朝鲜方面的谈判代表提出要求遣返全部战俘,但是美方谈判代表却以日内瓦公约的精神是保护战俘的最佳权利,唯有抛出了所谓的自愿遣返的原则,遭到中国拒绝,谈判随之陷入僵局。 美国提出自愿遣返原则,最初只是出于制造对抗共产主义的心理上考虑,1951年7月5日,美国陆军心理战首脑罗伯特说:志愿军战俘中有一部分是原国民党官兵,这些中国俘虏如果被强制遣返回去,恐怕会以投降罪而受到重罚。 根据不同情况也有可能被杀死,如果让这些战俘选择回哪里去,大部分人会选择去台湾。 这样做完全是片面的,因为在2万余名志愿军战俘中,原国民党军俘虏成分确实占70%左右,但是这些人大多数出身于贫苦家庭,被解放后受到人民解放军的教育,共产党又给他们的家庭分了土地,在政治上拥护共产党的思念祖国和家乡不想去台湾。 根据后来归国人员反映,以及从其他方面得到的情况分析,只有3000人左右是真正的反共战俘,剩下的人都坚决要求返回祖国。 早在中美谈判之前,台湾方面就派特工到战俘营策反志愿军战俘。这些特工不使用官方身份,他们来到之后没有公开说要劝中国战俘去台湾。但是在美军的配合下,这些人发出布告,定期在战俘营晚上放电影进行演出。 不过这些演出都是对台湾的宣传和劝说,有很多台湾的宣传片。 这些特工向中国战俘们发出邀请,向他们许诺去台湾之后提供最好的条件帮助他们安顿定居,为他们的生活教育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和帮助,最后发放申请表格,但是有一点共产党员战俘绝对不能去台湾。 虽然中方对美方的自由遣返政策无法认同,但最终还是在同意不争论遣返原则性问题的前提下,先开始战俘的甄别工作。所谓的甄别,就是询问志愿军战俘对自己去向的真实意见。 于是为了获得一个尽可能有利于台湾的甄别结果就成了战俘营内台湾特工的工作中心,他们通过政治宣讲和肉体恐吓来争取这些志愿军战士。有一个叫谭兴东的叛徒,在战俘中有很大的影响力,有很多人评价说不怕挨打,就怕听谭兴东的课。 谭兴东是1941年参加解放军的老干部,在渡过鸭绿江时当了逃兵,被拉回部队,押送着过了鸭绿江,并且降为普通战士。谭兴东非常不服气,在战场上找到机会投降了联合国军。 严格来说,谭兴东并不是俘虏,他是被安排在俘虏营内给战俘讲课的特工。谭兴东叛变之后被国民党军提升为二十九军五十九团宣传干事,这个败类开口就讲:"你们回想一下共产党哪一条规定可以当俘虏,现在我们这些人在部队的名单上已经没有了。你们在战俘营里受苦,共产党知道吗?" 谭兴东讲完之后,有很多意志不太坚定的战士就抱头痛哭,他们生怕自己受的苦,不被祖国和人民知晓。 除此之外,台湾特工还用暴力恐吓来折磨战俘们的肉体,几乎所有返回大陆的志愿军战俘在回忆那段生活的时候都会提到自己或者是战友被强迫在身体各处纹上反对共产党的标语。 以至于在正式甄别之前的1952年4月6日,中方要求联合国军对全体志愿军战俘宣读,由彭德怀和金日成联合署名的宣言,特别承诺对志愿军战士被纹身一事绝不追究。 除了纹身之外,还有一个叫李大安的人,这个人也是一个可耻的叛徒,他解放前是东北国统区的一名警察,1949年被招收到了,共产党部队的卡车运输队,这个人非常残暴,叛变之后对其他战俘毫无人性。 李大安要在所有战俘身上刺上反共产主义的纹身,有一些战俘拒绝纹身,为了杀鸡儆猴,李大安把拒绝纹身的战士手臂砍下来,但是这名战士还是坚定拒绝纹身,恼羞成怒的李大安就将这名战士杀死,剖开胸口,拿出血淋淋的心脏,恐吓所有的战俘。 在战俘营里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谁不写去台湾的申请书就会遭到毒打。据后来回到大陆的一位志愿军战俘讲:李大安经常带着其他叛徒来到他的帐篷,用棍子和砖块对他进行毒打,越反抗打得越凶。 甚至有的叛徒还叫嚣自己家曾经是地主,都是共产党来了,才让他家破人亡。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思想不坚定的战俘动摇了,这些志愿军战俘中有很多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和社会青年,他们大多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报名参军对于战争的残酷性缺乏认识。 也有一些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不堪忍受国民党和地主的压迫,被迫走上革命道路,这些人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尽管他们在共产党的军队中经受过战争的考验和革命思想的洗礼。 但是受农民出身的小农意识的制约,很多人产生了动摇,再加上台湾特务不断的对他们进行恐吓,让他们产生了恐惧,这些人只能乖乖的听从台湾特务的命令。 除此之外,对这些战俘诱惑力最大的一点就是,特我们曾经许诺过到了台湾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不肯去台湾的也可以选择去其他国家。 最终,1954年1月23日,美国将14,207名志愿军战俘用军舰和飞机分批送到台湾。第2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实为今年来最安眠之一夜。" 其厚颜无耻,凶狠残暴可见一斑。 台湾方面都用了极高的规格来欢迎志愿军战俘抵达台湾,蒋介石派蒋经国到码头,欢迎台湾,还举办了盛大的欢迎集会,陈诚在会上致辞不久之后,蒋介石还派桂永清代表他去医院慰问战俘们。但这一切只是蒋介石的花招罢了。 志愿军战俘在被胁迫到台湾途中,仍然有很多人反抗拒绝前往国民党特工,把他们拷打关押,甚至把坚决反抗的人从船上丢进大海。 因此蒋介石首先企图对他们进行思想改造,他组织了一个小组以,蒋经国为处长,把战俘按照军事编制编组,由蒋经国的政工人员对他们集中进行反共思想灌输。 让这些人进行自我清查反省通过写血书集体签订反共救国公约等行动,让他们彻底无法回到大陆,而且这些人还举行了向蒋介石宣誓效忠的仪式,到各地做巡回反共报告,出版各种反共书籍,总之让这些人彻底无法回头才是蒋介石的目的。 蒋介石似乎忘记了战俘们来台湾之前得到的承诺,说到底,蒋介石只是拿这些人当一枚政治棋子而已。 朝鲜战争的志愿军战俘问题不仅仅是中美之间意识形态的问题,更多的是出于政治考虑,志愿军战俘被胁迫去了台湾,虽然留下了很多遗憾。但是朝鲜战争的胜利使得新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显示出了自己的实力,也打破了弱国无外交的局面。 斯大林的去世使得中国事事向苏联请示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朝鲜战争中美打成平手,对刚刚成立不过4年的新中国来讲,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从此之后,不管是社会主义阵营还是资本主义阵营,没有任何国家敢小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