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7日,正值高考第一天,正当全国万千考生正在考场上奋笔疾书时,一名叫做安丰龙的15岁少年却因救人而不幸溺水身亡。 事情发生后,安丰龙被授予"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相关单位还为安丰龙举办了一场公开追悼会,很多与安丰龙素不相识的市民纷纷赶到现场,只为送小英雄最后一程。 儿子的突然去世,让母亲杜秀梅悲痛欲绝,每当经过儿子溺亡的河流时,她总是忍不住地失声痛哭。 然而就在杜秀梅深陷失去儿子的巨大悲痛中时,被救者刘某却当着杜秀梅的面,说出了令人不可思议的话:"安丰龙没有救我,他死了活该!" 如此骇人听闻的言论,如同"尖刀"直刺杜秀梅的心,一气之下,杜秀梅将被救者刘某及其父母告上法庭,最终又会得到法院怎样的审判?"悲伤河流" 1995年,安丰龙出生在吉林省图们市的一户普通人家,虽然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但是能够有亲人的陪伴,安丰龙也算是有一个比较美满的童年。 2002年,由于感情原因,安丰龙的父母协议离婚。经济上失去父亲这个顶梁柱后,母亲杜秀梅与儿子安丰龙的日常生活变得拮据起来。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在安丰龙身上有着明显的体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安丰龙开始主动做起了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烧炕、做饭,安丰龙用实际行动帮助母亲减轻负担。 看着儿子如此听话懂事,杜秀梅的心里感到既欣慰又难过。为了让儿子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杜秀梅夜以继日的工作。 正当母子俩带着希望奔赴美好未来的时候,一场意外,让这个善良、乐观的少年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2010年,此时的安丰龙已经长成一名15岁的少年,是图们市六中初二年级的一名学生。 6月7日,由于安丰龙所在学校被临时征用为高考考点,安丰龙和他的同学们迎来了两天的休息时间。 当天中午,安丰龙像往常一样为母亲做好了午饭,但是等了很久却没有等到母亲回家,安丰龙只好给母亲打电话询问情况。 根据杜秀梅当时的回忆,儿子打电话告诉他学校放假,并询问母亲回不回家吃饭。因为当天杜秀梅所在单位临时事情比较多,便告诉儿子不回去了。 也许是情到深处,回忆到这些时杜秀梅突然激动地哭了起来,如果要是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她无论如何也都会回家吃饭,并将儿子看住不让他乱跑! 然而很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有些事一旦错过便会成为"永远"。 挂断电话,杜秀梅继续忙着自己手头的工作,而安丰龙吃完饭后便和几位同学一起出去玩,好不容易能够休息两天,孩子们都很开心,然而悲剧却由此发生。 临近黄昏,一个人慌慌张张地跑进杜秀梅所在的单位,并且大声呼喊:"谁是杜秀梅?" 这响亮而又仓促的声音引起了车间所有人的注意,杜秀梅自然也包括其中,听见有人急忙找自己,杜秀梅立刻跑了出来,内心产生一种不祥的预感。 "你姓杜?" 见到杜秀梅跑了出来,寻人者连忙问道。 "我姓杜,发生什么事了?" "快,张老师让你给打个电话。" 此时的杜秀梅仍是一头雾水,但还是急忙拨通了张老师的电话,因为张老师正是自己孩子的代课老师。 "安丰龙的妈妈吗?你赶快上大河来吧,安丰龙出事了!" 电话那头传来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杜秀梅愣在了原地! 张老师在电话中所说的"大河",就是嘎呀河,也有人称其为采珠河,是图们江的一条支流。 值得大伙注意的是,虽然当地人称这条河为"大河",但是它并不深,平均深度也只有1.2米,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危险。 平时当地人会在这条河上择菜、洗衣,同时也会有很多孩子在河中嬉戏。 在赶往嘎呀河的路上,杜秀梅始终想不明白自己的儿子到底出了什么事? 既然是河流附近,最坏的结果便是儿子不小心掉入河中溺水,但是那条河并不深,虽然儿子今天只有15岁,但是那条河也根本不可能淹掉儿子。 怀着忐忑的心情,杜秀梅赶到了嘎呀河岸。此时的岸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杜秀梅心中不祥的预感再次加重。 更关键的是,在临近岸边的位置,杜秀梅竟然发现了儿子安丰龙的衣服、电话和钥匙。杜秀梅说:"我一看就知道出事了,当时就昏了过去。" 在众人的照顾下,昏迷后的杜秀梅逐渐恢复了意识。 儿子的同班同学刘某脸色苍白,几乎被吓得已经说不出话来,他哭着告诉杜秀梅:"阿姨,对不起,安丰龙没了!" 刘某的话语让杜秀梅感到无比绝望,她怎么也想不明白,中午刚和自己通了电话的儿子,怎么会突然就"没了"! 杜秀梅激动地放声痛哭:"安丰龙在哪,求你们帮我找找我的儿子,他肯定还活着!" 此时安丰龙已经不幸溺水,而尸体也随着河流不知漂到了哪里。 待杜秀梅的情绪稍微冷静之后,她找到儿子的同学刘某,希望能够问出一些关于儿子的事情:"你们怎么上大河来的?安丰龙到底是怎么没有的?你跟阿姨实话实说,阿姨不说你们。" 此时的杜秀梅极力压制着自己内心的悲痛,作为一个单亲母亲,他此刻只想知道自己的儿子到底是如何意外去世的! 面对满脸泪花的杜秀梅,刘某惭愧地回忆着整件事情的发展:"当天下午学校放假,他们一共六个同学相约来到大河游泳,结果就发生了意外。" 一名目击者回忆道:"当时看到一群小孩在河里游泳,但是突然间看到一个小孩‘掉’进了河里。" 而这名"掉"入河里的男孩正是刘某。奇怪的是,原本不深的河流,竟然很快便淹没了刘某的头顶。 刘某开始拼命挣扎呼救,刘某的呼救声引起了同伴的注意,情况危急,安丰龙和另一名叫做王武佳的同学飞快朝着刘某落水的地点靠近。 在安丰龙和王武佳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将刘某拽了起来,然而当他们向岸边靠近时,却突然发现前去救人的安丰龙竟然不见了!意外频发 在这里要向大家补充一下,其实安丰龙并不会游泳,平常也只是跟小伙伴们在水边嬉戏,事发突然,本能让他冲下水里将刘某救起。 岸边的另一名目击者称:"当时王武佳和安丰龙一起去救落水的刘某,但是将刘某救上岸后,人们才发现安丰龙不幸被淹在了河中。" 由于现场人们的注意力全都在溺水的刘某身上,所以对于前去救人的安丰龙并没有特别在意。 而当人们发现安丰龙不见时,已经过去了大约十几分钟的时间,此时的安丰龙早已凶多吉少。 但是闻讯而来的大人们还是纷纷跳入水中,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让人们感到意外的是,当几位大人跳入嘎呀河时,居然意外地发现在刘某溺水的地方竟然有3米多深!如果不会游泳的话,确实很难从这里游出去。 人们的意外发现,让当地人感到不可思议。很多人表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这条河一直是一条很浅的河,这条河什么时候变得深了,他们也不清楚。 但眼下还是救人要紧,在专业人员的配合下,人们扩大了搜救范围。 随着人们的奔走相告,安丰龙这名15岁小男孩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事情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很多热心群众自愿地加入到搜救队伍当中。 安丰龙的二姨杜秀华回忆道,当时有很多好心人都主动帮忙,还有一位开修理铺的小伙自愿下水打捞。 夜幕降临,人们还是没有发现安丰龙的尸体,杜秀梅仍在岸边焦急地等待着,在她看来哪怕儿子已经遇难,但是尸体还是要找到! 经过六个昼夜的打捞工作,安丰龙的尸体终于在距事发地点4公里外的地方被找到。这样的结局对作为母亲的杜秀梅来说更像是一种"释怀"。 杜秀梅曾多次前往儿子遇难的地方,在岸边的她哭得是那样的痛彻心扉。 很多听闻安丰龙事迹的人都自发来到河边追悼安丰龙,希望杜秀梅不要做傻事,能够坚强地生活下去,以告慰儿子。 安丰龙这名15岁少年舍己救人的事迹很快便在图们市流传起来,7月14日,相关单位特意为安丰龙颁发了"见义勇为行为确认证书",并且给予了杜秀梅10万元抚恤金,以示慰问。 之后,当地教委也特意为安丰龙这位小英雄,举办了一场公开性质的追悼会。很多与安丰龙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自发前来为他送行。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此次公开的追悼会,还是平时的上门慰问,被安丰龙救起来的同班同学刘某,却始终并未露面,甚至是他的父母也没有上门表示过感谢。 要知道,安丰龙可是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才换回了刘某一命,说安丰龙是刘某的救命恩人也毫不为过,但为何事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好长一段时间,被救者刘某却迟迟不肯现身? 在杜秀梅看来,刘某毕竟还是一名十几岁的孩子,刚刚经历了如此危险的时刻,心理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时半会可能还缓不过来。 但即便如此,作为刘某的父母,他们两位大人为何也迟迟不愿现身前来表示感谢?其中到底有怎样的"隐情"? 除此之外,当时更多人在对于安丰龙见义勇为这件事上还是感到比较疑惑:"为什么一名15岁的小孩,在自己不会游泳的情况下,敢于主动去救一名落水者?" 这件事显然不符合正常人的逻辑。 其实如果大家熟悉安丰龙的成长历程,便可以解决心中的疑惑。安丰龙从小便跟随母亲生活,由于是单亲家庭的缘故,安丰龙显得要比同龄人更加成熟、更加稳重。 同时在安丰龙的心中对亲情、友情开始变得尤为重视。在平常的生活中,安丰龙在遇到同学需要帮助时,也总会不遗余力地去帮忙。 所以当安丰龙在见到刘某溺水时,便才会奋不顾身地冲了出去,哪怕明知道自己并不会游泳,他也会义无反顾! 当然,安丰龙在不能确保自身安全而去冒险救人,这样的行为是不提倡的,但安丰龙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还是让人佩服。 除此之外,对于安丰龙见义勇为事件,当地人最疑惑的便是向来很浅的嘎呀河,为什么有些地方竟会达到3米多深,对此杜秀梅同样也感到疑惑。 就连当时在河里游泳的几个孩子也曾说,要是早知道那条河会有这么深,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去涉水的。 为了找到事实的真相,杜秀梅曾多次围着嘎呀河寻找"答案",希望能够发现一些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离安丰龙溺水不远处,杜秀梅发现了一家沙场。 通过走访调查,杜秀梅发现这家沙场所使用的沙子来源,正是嘎呀河底部的砂石。而那些突然冒出来的"深坑",便是沙场工作之后所造成的。 更可气的是,沙场从嘎呀河挖出大量沙子后,并没有将河底产生的深坑填埋,更没有在岸边放置一些警示牌。 得知真相后的杜秀梅顿时感到气不打一处来,认为沙场就是导致自己儿子遇害的"真凶"!若不是沙场挖出了这么多的"深坑",儿子怎么会发生溺水事件? 然而就在此时,一直不愿出面的刘某以及父母却突然现身,令杜秀梅没有想到的是,刘某却突然改口:"安丰龙死了活该,他没有救我!" 事情的发展再次超出了杜秀梅的预料,被救人刘某一家人到底为何突然改口?突然改口 这天,杜秀梅像往常一样来到儿子遇难的地方进行调查取证,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在岸边竟然遇到了刘某以及他的父母。 正当杜秀梅猜测着刘家人的来意时,她却看到刘某的母亲居然在一旁看着她笑。杜秀梅告诉记者:"刘某的妈妈,在那看了,还瞅我笑。" 刘某母亲的嗤笑让杜秀梅愣在了原地,她不明白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何在这样的场景她能够笑得出来? 杜秀梅压抑着心中的怒火质问刘某的母亲:"要是你的孩子去世了,你能笑得出来吗?" 就在此时,沉默许久的被救人刘某却突然发声了:"安丰龙死了活该!他没救我!" 刘某的话语如同晴天霹雳,让杜秀梅瞬间止不住地打哆嗦。 随后刘某表示,事发时自己惊吓过度,一时间慌了神,后来他才想起来,当时救他的人是王武佳,并不是安丰龙! 而对于安丰龙,刘某特意说道:"安丰龙他本身就不会游泳,怎么可能是他救的我,他是自己失足溺水淹死的!" 对于不可理喻的刘某一家人,杜秀梅差点被气昏!但她始终坚信儿子安丰龙是因为救人而意外溺水,她不允许别人如此污蔑自己的儿子! 随后杜秀梅开始四处寻找当时的目击者,从他们口中,杜秀梅得到了同样的回答:"当时安丰龙和另一名同学王武佳一起去救溺水的刘某,安丰龙是因为前去救人而溺水的!" 并且很多人也纷纷站了出来,表示愿意为安丰龙作证!目击者们表示:"对于刘某一家人的做法,他们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杜秀梅的邻居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这件事发生之后我们很心痛,在事实面前他们也不承认,我心痛的说不出什么。杜秀梅一个人带着孩子很不容易,挺可怜的。咱们都是有孩子的人,我想让刘某的父母好好想想。" 随着越来越多目击者愿意为安丰龙正名,杜秀梅决定振作起来,一纸诉状将刘某一家人告上了法庭!希望能够为儿子找回公道!对簿公堂 与刘某一家人被一起告上法庭的还有沙场和当地水利部门,并且杜秀梅也正式提出了一共索赔47万元的赔偿的请求。 法庭上,被告方刘某的律师声称,在当时一名学生的笔录中发现了破绽。在该同学的笔录中曾这些写道:"安丰龙用胳膊夹着刘某的脖子往回拽,王武佳在水里拽着刘某。" 就是这样看似很正常的笔录,被告方的律师却认为,安丰龙所使用的"用胳膊拽"的方式过于专业,不符合实际,该同学可能做了伪证。 该律师的辩述令人感到可笑,安丰龙不会游泳不假,但这并不意味着安丰龙不会救人,更何况在那种危急时刻,安丰龙无意中使用了正确的救人方式也不是没有可能。 尽管被告刘某的律师极力做着一些无关紧要的辩护,但却根本不起作用。 法庭上,坐在被告席的刘某一家人一直都保持沉默,没有人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突然改口,他们到底顾虑什么? 其实我们不妨站在刘某一家人的立场上设想,刘某之所以会选择改口,很有可能是因为他感到了害怕,毕竟刘某当时也只是一名十几岁的孩子,对于同伴的意外离世,对他肯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从而使得刘某不敢去正面面对这份"友情",所以不惜改口,以求心理上的"慰藉"。 除此之外,安丰龙作为家中的独子,因为救刘某而不幸遇难。刘某的家人自然会有所顾虑,今后杜秀梅会不会以此来作为"威胁",从而缠上他们一家,让他们从此背上沉重的负担。 如果杜秀梅一旦彻底失控,他们一家将会一直活在"无尽"的折磨中。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会使得刘某一家人突然改口,不惜罔顾事实真相,甚至在如此庄严的法庭,公开支持孩子混淆视听。这对于刘某一家人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悲哀。 那么到底谁该为安丰龙的死负责呢?本案的另外两名被告分别表示,沙场方认为:"事故地点,在答辩人采沙作业范围之外,与安丰龙溺水死亡的结果没有关系。" 并且安丰龙救人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这与沙场也并无任何关系。 当地水利局的律师表示:"水利局对形成的沙坑没有回填的义务,也没有设置浮标的义务。" 所以对于水利局的定罪也缺乏法律依据以及事实依据。 理越辩越明,法庭上双方各执一词,最终法庭一审认为:"事发现场的四个证人陈述一致,与刘某最初的陈述相吻合,从而确定了安丰龙见义勇为的行为。" 而对于杜秀梅所提出的赔偿,法院却认为只有沙场和水利部门需要承担,而刘某一家则不需承担。 对于这样的结果,杜秀梅表示不能理解,刘某一家人如此诋毁、污蔑自己的儿子,她不能接受这样的判决,一气之下,杜秀梅做出了上诉。 此案在当时备受人们关注,很快便传到了二审法院。经过一系列的调查,二审法院最终判定:"沙场和水利局,赔偿原告二十五万元,而刘某一家人则需要向原告赔付一万元的补偿金,并向杜秀梅当面道歉!" 在杜秀梅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为自己的儿子讨回了公道,在她看来儿子意外遇难她无法进行干预,但是如果有人诋毁自己的儿子,她便要让这些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刘某的父母不妨试想,如果当初安丰龙没有舍生忘死地去救刘某,现如今又会是怎样一个后果? 人死不能复生,但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是可以长存的,见义勇为是一件令人敬佩的事情,安丰龙能在同学危难时勇敢救人,这种精神,值得人们给与声声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