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夫妻收养的印尼弃婴,今成亿万富豪,将五星红旗升到美国上空
文 | 文史档案局
编辑 | 文史档案局
1995年10月,整个美国华人圈沸腾了,他们亲自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
随着中国国歌响起,五星红旗飘扬在了繁华的洛杉矶广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侨胞为庆祝中国的国庆在美国举行升旗仪式。
更令人震撼的是,当天还有两架直升机,拉着"中国人民万岁"的横幅盘旋在美国上空,这一幕永远刻在了现场上万华人的心中。
而作为这场活动发起者的熊德龙,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外,他多次在公众场合讲,自己就是一个24k纯中国人。
2020年,新冠爆发时,他第一时间向中国捐赠10万口罩、10万手套以及消毒液等其他物资,并多次追加。
他到底是什么人?又为何会为中国有这么深的感情?01
印尼弃婴
如今的熊德龙,有着亿万身家,生意直接从印尼做到了美国,是一个顶顶有名的大富豪,人生令人艳羡。
然而,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他的过去,却只是一个父母不详的弃婴。
1947年11月,熊德龙出生在印尼的大都市雅加达,他一出生便被抛弃在孤儿院门口。
他的身上不仅有当地的印尼血统,还有荷兰血统,或许他的母亲是一个印尼人,父亲则是一个荷兰人,因为工作或者感情上的问题将他送走。
不过具体的,已经无法考证,至今也没有人知道他的父母究竟是谁。
在他7个月大的时候,来自广东的熊如旦夫妻俩来到了孤儿院,因为多年未育,两人便想领养一个孩子。
按照两人原本的打算,是领养一个中国孩子,这样血脉上也更为亲近。
可当看到睁着大眼睛乖巧地看着他们的卷发小男孩时,夫妻俩心都化了,便决定将这个孩子带回家,并给他取名熊德龙。
在这个孩子之前,他们已经领养了3个女孩,虽然不是亲生的,可夫妻两人对孩子们倾注的心血一点二都不少。02
广东父母
40年代左右,熊如旦夫妻俩因为家里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就一路辗转来到印尼谋生。
在打了不少零工后,两人终于攒下一些家底,就在当地开了一家面点店。
每天一大早,妻子黄凤娇便会做好广式烧麦,然后由丈夫熊如旦装进竹筐里沿街叫卖,日子虽然辛苦,但好在吃喝不愁。
而在这些年里,最让他们感到郁闷的是,始终没有迎来一个自己的孩子。
看着邻居热热闹闹,自己家却冷冷清清,两人心里便不是滋味,于是在商讨之下,他们便决定领养孩子。
这一养就是4个,为了照顾好几个孩子,夫妻二人每日努力工作,尽力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条件。
在熊如旦夫妻看来,不论什么时候,学习都是一件大事。因此,熊德龙自小就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每天吃过晚饭后,黄凤娇就会将孩子们叫到身边,给他们唱老家的民歌,教他们诵读古诗文,如果有不懂的,她便一字一句地给孩子们解释。
后来的熊德龙表示,别看自己现在已经是一个白发老头,他还会背诵《增广贤文》里的一些段落呢。
在熊氏夫妻的影响下,熊德龙不仅自小就会说中国话,还对那片东方的土地产生了深深的向往。03
童年生活
在熊德龙的印象里,他的童年十分美好,他在这个阶段从父母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熊如旦夫妻俩是附近有名的老好人,如果邻居有谁需要帮助,二话不说就会伸出援手,哪怕自己不富裕,也会给他们送去钱或者粮。
刚开始,年幼的熊德龙还有些不理解,可是夫妻俩告诉他,远亲不如近邻,平时周围的邻居也会帮助他们,所以在对方有困难的时候,他们也应该提供帮助。
受此观念影响,长大后的熊德龙三观极正,乐善好施,经常会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熊家的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1963年,熊如旦夫妻俩的面点店出现问题,家里入不敷出。
按照以往的习惯,每逢年关,夫妻俩便会向老家的父母汇去一笔钱,以尽孝心,但今年他们自己家都已经快吃不上饭了。
即使如此,夫妻俩还是选择寄钱回去,为此黄凤娇带着熊德龙来到了当铺,将自己珍爱的手镯当了。
看到养母的举动,熊德龙问道,为什么他们都已经这么难了,还要往那边寄钱。
对此,黄凤娇解释道,那里就是他们一家人的根,即使再苦再累,他们也不能忘本。
这句话对熊德龙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他突然有了一种冲动,他要到中国去看看。
随着年纪渐长,为了让熊德龙彻底融入当地华人生活,14岁时,他被送入了一所华人学校,学习系统的汉语教学。
可没过几天,他便哭着跑回了家。原来,因为和其他人迥然不同的外表,他经常受到同龄人的嘲笑,在上课时也被同学孤立。
得知此事后,黄凤娇十分心疼,她告诉熊德龙,他就是自己辛辛苦苦生下来的,是家里的宝贝,才不是什么野孩子。
说完便带着他找到那些曾欺负他的同学,要他们一个个向熊德龙道歉。
时至今日,熊德龙对这件事还是记忆尤深,不管什么时候,父母永远都站在他的背后,他有家,他的父母是中国人,他也是。
在之后,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会骄傲地说道,自己是中国人。04
打工创业
为了供养姐弟几人念书,熊家的负担一直以来都很重,到熊德龙16岁的时候,熊如旦夫妻俩接连病倒。
为了帮助父母减轻生活压力,他开始四处打工赚钱,不久后,他在一家海绵厂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因为做事麻利,脑子聪明,熊德龙很快就受到了领导的重用,接触到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不过两年,他就把整个行业的情况摸得差不多。
18岁时,拿着2年来攒下的积蓄和家里给的启动资金,他建立了自己的海绵厂。
熊德龙的厂区不大,只有一百平左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一笔生意他都十分重视,非常强调诚信和品质。
不久后,他的名气便打了出来,生意也越做越大,眼看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红火,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海绵厂突然爆发大火,速度很快,整个厂房都受到影响。
接到电话的熊德龙,连鞋也顾不上穿就骑着摩托跑来了现场,却还是什么也来不及挽回,面对眼前的一片灰烬,熊德龙绝望地痛哭出声。
他的创业失败了,更糟糕的是,他还要背负上一笔庞大的债务。
闻讯赶来的熊如旦夫妇夫妻看着沮丧的儿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这次失败了没什么大不了,只要人在就一定可以渡过难关。
为了帮助儿子重新振作起来,夫妻俩卖掉了自己谋生的店铺和居住的房子,四处向亲戚借钱,终于在不久后筹集到18万。
看着年迈的父母,熊德龙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发誓自己一定要混出个人样儿,好好报答父母。
之后,熊德龙再次建立了一座海绵厂厂,一家人就住在厂里,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这次创业上,很快他便取得了成功,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熊德龙绝对是一个优秀的商人,在这次成功后,他又将目光投向了其他领域,比如餐饮、房地产以及金融。
凭借着良好的信誉,他一路将生意从印尼做到了美国、加拿大、中国等等,建立起了庞大的熊氏商业帝国,坐拥亿万身家。
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熊德龙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初心,给父母盖起了漂亮的洋房,一有时间就陪伴在老人身边。05
回乡探亲
熊德龙无疑是一个极为孝顺的孩子,可熊如旦夫妻俩年纪毕竟大了,当初在收养他时就已经五十左右,在熊德龙创业成功几年后黄凤娇便过世了。
母亲的离开,让他迫切地想要回到"故乡",看看父母生活的地方,寻找自己的根。
1978年,新中国实行新的经济政策,借此机会,熊德龙怀着激动的心情第一次来到了父母从小生活的地方梅州。
回到梅州,他第一时间就去探望了自己未曾谋面的姥姥,老人已经九十来岁,眼睛也早就看不到了。
可听到大外孙的消息后,她还是表现得异常激动,颤颤巍巍地抚摸着熊德龙的脸,一下就将他认了出来。
这让熊德龙的内心感到暖洋洋的,这就是家人,他还有根。
在此后30年里,他多次回到故乡,为当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80年代,熊德龙为改善当地的教学条件,在对三角镇小学进行捐款,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读书,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
之后,嘉应大学建立,他再次捐款210万,帮助其建立教学楼。并且,他又捐款数千万,帮助梅州当地先后建立6座大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而他做的,还远不止这些,在八九十年代,他甚至自掏腰包,帮助国家输送3000多名干部出去培训交流。
这其中的价值,难以估计,而熊德龙数年间为中国的捐款数额也早已无法计算。除了广东外,熊德龙还奔波在祖国的其他地区,帮助当地脱贫致富。
正是在他的帮助下,贵州有了第一个外资企业。
在1997年,梅州的学术研讨会上,曾有人问他,为什么为中国做这么多,他又不是中国人。
对此,熊德龙说道,他做这些,不是为了钱或名,他在履行自己对父母的诺言,让世界认识这个国家,让中国变得更好。
在刚刚踏上这片土地时,他感到了久违的熟悉,那里有母亲常说的客家话,也有着淳朴的人民和美丽的风景,可和国外大都市比起来,那里的发展还算不上好,他想帮助他们。06
中国心
除了国内,熊德龙在海外也经常为帮助华人争取权益而四处奔走。
1995年,他斥资600万美元收购了《国际日报》宣传中国文化,当时有许多人不理解,那些钱干什么不好,随便做个投资都能大赚一笔,报纸这种不太景气的传统行业能做什么。
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熊德龙坚持了下来,并在国庆前在上面刊登一则消息,邀请各位华人华侨前来洛杉矶参加中国国庆庆典。
在上万华人的注目下,他眼含热泪,缓缓升起了五星红旗。
伴随着两架飞机拉着红色横幅从上空飞过,现场的气氛达到顶峰,不仅华人圈大受震动,整个世界都为此惊叹,对于中国的强大,和国人的爱国之心震撼不已。
而在2020年,中国受到新馆疫情影响时,他更是及时送来了帮助。
没有中国血脉,但他确实是一个百分百的中国人,他用自己的一生都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无愧父母、无愧社会、无愧国家!
2023小年祝福语,新年快乐唯美句子文案配图1小年到,祝福少不了送你财源,愿你金银抱满怀送你情意,愿你感情皆顺利送你安康,愿你身体健康康!2小年里,开心向你微笑,烦恼抛抛快乐向你点头,忧郁少少。好运天天在身边,生活美满比蜜甜
有一种味道,叫黄河大集!有一种味道叫年味儿,有一种情结叫置年货,今年,在我们齐鲁大地更兴起一种新的传承叫作黄河大集。有朋友会问,黄河大集是什么?黄河大集是打造沿黄文化体验廊道,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
福建厦门一大爷酒柜曝光,一眼看上去都是经典白酒,网友真懂酒老一辈人对白酒的情怀还是比较深的,福建厦门的一位退休大爷就是如此,它不仅爱喝酒,还很喜欢收的白酒,收藏的白酒虽然不是什么名牌酒,但都是一些经典的白酒,随便拿出来一款都是佳酿。原来这
2个重庆人来云南,不听劝点了3道菜花了85元,端上来还以为看花眼重庆最近天气比较冷,好多人都奔赴海南云南去享受温暖,一对重庆情侣谢力森和黄芳芳也是如此,打了个飞的直飞西双版纳,十几二十度的天气不要太惬意,让人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经常来云南的两
越内卷越难下口,一夜爆红的国潮点心要走下神坛了?(ICphoto图)在广州天河石牌街道上,曾经总有几家店永远在排队。每天人声鼎沸,吆喝声此起彼伏,鲍师傅的肉松小贝,加20块带走!虎头超级蛋黄酥,限量一人两盒!谁能想到,转眼202
跨年仪式,从这场阳台火锅局开始来源红星新闻网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对于热爱烟火气的成都人来说,跨年少不了热气腾腾的火锅作为仪式感。这不,近日抖音话题阳台火锅局掀起了热浪,从博主到素人,火锅星人纷纷拿出煮火锅的百般
明日小年,老辈常说3菜不上桌,福气不进门,老传统别忘记腊月二十三是灶神节,也是北方的小年,而南方的小年则在腊月二十四,其实不管那天,小年的来临预示着春节即将来临,人们也因此开始忙碌起来,打扫房子置办年货洗衣理发等等。小年作为一个传统节
鲜嫩爆汁鹅蛋腾龙客服经理的秘密食谱腾龙客服分享鹅蛋怎么做好吃将适量的枸杞冰糖和泡发的香菇倒入装有鹅蛋的碗中。倒入适量的温水,用保鲜膜盖好碗,并在上面用牙签扎几个小洞。(美食在线客服经理)最后放入蒸锅内离水蒸制15分
茅台年底大放量,超10万瓶1499元飞天茅台开抢!春节送礼,名酒是首选,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随便拎2瓶,长辈称心小辈有面。对于爱喝酱酒的人来说,飞天茅台是不二之选,但奈何价格甚高,平常在电商平台上抢购不加价的茅台又一直陪跑。
宁波房车露营冬日不踩雷的山顶小众旅行,看了就心动别再抱怨冬天太冷没地方玩,在我看来这可是最适合户外露营的季节。安静独立的房车小院下午伴着暖阳来一杯咖啡,再看看日落的夕阳。不用自带装备,可以直接拎包入住的房车基地。玩不腻的户外项目
央广网宁德下党村聚力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下党,这个地处闽浙交界曾是闽东革命老区4个特困乡之一的山间村落,如今旧貌换新颜,成为全国摆脱贫困奔小康的典型代表,同时跃升为全国党性教育的热门基地之一。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