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40,县城公务员,到手工资8千,刚辞职!建议你综合评估自己,趁年轻,果断决断!长痛不如短痛,给自己一次机会,相信你有答案了,谢谢! 不建议辞职。 1、目前状况 县城事业单位,3500元月薪,全国范围内经济不发达地区很多地方也就这水平,夫妻双方都这样的话,没有双方父母的帮助,自己独立生活(房子、车子、孩子等)确实捉襟见肘,压力山大是实情。 2、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A、一技之长,自己有没有一技之长,出去生存能不能赚到你心目中的薪酬一技之长是最根本的因素,说句实话,已经在事业单位工作这么多年,恐怕没有什么让你拿出手的技能了,即使有如果这些年没有与时俱进也是远远落伍了。还有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眼高手低,不要好高骛远,要实事求是。 B、职业优势,一是有没有资源,比如你自己或直系亲属有没有能帮你找到比较好的企业就职,二是即使入职你也是从头做起,你与新入职的年轻人没有优势,与先入职的同龄人更是绝对劣势,你有什么能力能快速成长并赶上或超过他们。 C、离家舍业,从你的月薪来看,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本地企业好一些的应该不太多,那么在外地,你离家舍业,需要租房、地铁通勤,还不能照顾父母、家庭、孩子,你能不能坚持下去?爱人能不能一个人独自承担起重担? D、独自创业,有没有本金?行业选择有优势吗?有没有客户资源?如果破产能不能承受得起? 3、如何应对? A、想好了以上几个问题,自己适合辞职,那么就义无反顾闯出去,相信自己,努力拼搏,为自己的将来加油。 B、如果不适合辞职,那么就加油工作(升职加薪)、放下面子(可以做一下兼职,不要朋朋友友的吃喝玩乐,放弃打游戏、娱乐的时间去赚钱),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人只要下定决心、放下面子,不要把自己还摆在公职人员的位置,一定能找到兼职赚钱的机会。 说说我目前的工作情况。42岁,24岁工龄,每月工资6300元,除去养老金5500元,一家三口,在很早之前也想过辞职,因为工资太低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自从新冠肺炎发生以来,我特别感谢自己和家人,当初没有选择辞职。 1997年冬季参军到部队,2002年复员后参加工作,当时的工资只有360元,在2013年工资才慢慢有了增长,升到3700元,那时34岁,遴选到当地公安系统,工作不到三个月,又离开到宣传部门,工资慢慢地增加,目前6300元,虽然工资不高,但比较稳定,特别在疫情期间,工作难找,钱又难挣,也就没有了辞职的想法了。 所以,在目前这种形式下,不建议你辞职。三十年媳妇熬成婆。在事业单位可以考职称,聘职称比行政职务工资高,我的几个同事都是高级技师,工资都在8000多元,有几个事业副科领导走的都是职称工资(副高),比行政实职工资高1000多元,月工资13000元左右。 所以说,从长远考虑,辞职因三思而行! 这个问题要综合看待,我们公司的项目大部分都是机关单位,我接触这些基层公务员的客户很多,下面跟你说说几点意见吧,希望能帮助到你。 32岁,看似年轻,已经也不算年轻了,相信你也工作有六七年了吧。事业编跟公务员还是有区别的,你应该是通过专业技术岗位考进来的,但是这几年这种单位估计技术岗位也跟不上了,关键事业编想往上提升走仕途这条路很难,不好走。 工资三千五,这个真的太少了,虽然工作稳定,但是工资已经远远落后太多,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不会照顾你的收入。毕竟是死工资,也没有什么机会增加,额外增加的不是违规就是违法。如果你家庭条件好些也无所谓,家里可以投资点小生意,或者额外投资点什么补贴家用。 辞职这个问题,你要想清楚,毕竟已经工作了几年,想考进去的人也很多,工资不高也是挤破脑袋要进去的。 你要好好考虑好,辞职你是否有更好的单位,收入更好,是否稳定长久,如果没有就别辞职。看看有没有机会继续考试,考更好的单位或者考公务员,更稳定,待遇也有很大的提高。总之,跳槽要更具诱惑力,更要努力学习考更好的单位。 我个人的观点,建议你还是不要辞职。 虽然你现在的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后工资只有3500元,作为一个年轻人总感觉是不是太低了,现在你可能才刚进入事业编,而且还没有技术职称,工资当然低,随着工作时间的不断增加,也随着你技术职称和职务不断上升,你的工资会越来越多,毕竟公务员和事业编都是铁饭碗,如果你工作上不犯错误,就不会向企业那样时刻面临下岗失业的风险。而且吃饭也是工作餐,也不用花钱,因此,你的工资除一般生活开支外,大部分工资可以存起来作为储蓄。 另外事业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退休了也比一般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要高。 因此,在中国现在社会,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大,普遍收入偏低,相比较公务员和事业编来说,这些能在政府部门上班那真是令人羡慕,因此一定不要辞职,咬咬牙,挺过去就好了。 在县城事业单位带编制,32岁,也就是说差不多有10年的工龄,3500元的工资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如果再有房贷、车贷,生活压力肯定是很大的。能否辞职? 我觉得,辞职这事,绝不能不能盲目,一定要充分论证才行!首先,要确定好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事业单位带编制,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工作,有多少人可都是挤破头也进不去的单位。这个社会现实你必须要搞清楚。 事业单位最大的优势就是工作稳定有保障,而且工作相对轻松;尽管3500元的工资不算高,但也在社会平均工资以上。这也正是吸引人的地方。一旦你离开了事业单位,再想进去可就难了。 离开了事业单位,你到底想干什么?是到私企挣高薪?还是自己创业当老板?自己具备不具备拿高薪的实力?创业有没有好的项目和资金? 这些问题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一点都不能回避。在辞职之前,都必要想清楚、弄明白。其次,全面评估自己的能力,不能好高骛远。 一个人最困难的事情,就是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尤其是在想辞职的时候,往往对自己的估价过高,对外面的风险估计的过低,从而造成错觉,影响自己的判断,造成错误的决策。 我一个亲戚的孩子,也是在县城事业单位工作,也是觉得工资待遇不高,就辞职创业了。 可他把创业想象的太过于乐观了,不但创业没成功,还搭进去家里十多万元。生意赔了,工作丢了。面对父母的抱怨,面对同事、朋友的不解,他还得了抑郁症,差一点走了极端。 总之,从事业单位辞职是很慎重的事,绝不能一时冲动而犯傻。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建议你还是踏踏实实在事业单位好好干吧,好高骛远,这山盼着那山高不见得是好事! 我也跟你差不多,体制内的,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起初,很自豪,说话都比平时声音大了许多,自信嘛,不是! 可是,随着时间不断流逝,见得多了,听得多了,感慨也多了。房贷、孩子、父母,等等涉及的支出,让我感觉钱始终不够花。说句实话,混了五年,没晋升,工资也没涨,到手3400元一个月。长时间的入不支出,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 曾经也有想法,跳出来,辞职出去混。可是,看了看自己,要技术没技术,要经验没经验,要人脉没人脉,资本就更缺乏了,出去混社会,我能做啥?什么也做不了,还不如老老实实待着。苦点,累点,生活拮据一点,但毕竟过得下去。 于是乎,我就认命了。每当想要辞职的时候,我就问自己出去能干什么?给予自己否定回答之后,我就当做了一个梦,明天该干什么,还得干。 一年又一年,5年过去了,生活依旧拮据,工资还是那么稳定,生活还得继续。 一定不要辞职,如果两口子都是正式工,生活得非常的安逸。一是节假日多,二是稳定,不管是疫情期间还是节假日,工资照发。如果到了私营企业里面处处受管制,不上班就没工资。我的一个朋友在陶瓷厂工作,一个全勤奖300元,但是一请假半天就没有这300元了。 所以给国家打工最安全。 不建议辞职,虽然工资低,但是福利待遇还行,本人和你一样在县城事业单位,工资在当地来讲算中等靠下吧,开到手的三千多,可是还有住房公金积金,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医疗保险等,这些待遇要是自己交的话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按照你的工资三千五的话,那你全额工资应该小五千了什么都不扣的情况下,算上十三个月工资,目标奖你一年收入也得在六七万之间,如果没有更好的出路还是安心上班的好,我觉得不是不能辞职,而是辞职的资本不够,如果一年能稳定收入在二十万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要不然贸然辞职真的很累。 原来的工作,简单,轻松,稳定,有尊严。将来的一切都是未知数,如果你能力很强,能吃苦耐劳,适应社会生活,不怕失败和打击,能解决自己的生存,能养家糊口。你可以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