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感这个词火了,起源于一个博主发文,说他坐飞机时被一家人给震撼到。 那一家人带了大包小包坐飞机旅游,临登机时,其中一个孩子的身份证过期了,妈妈只能带着这个孩子回了家,无法旅行, 而其他人的行李因为都登记在妈妈名下,只能都拉下去退回。 相当于他们只背了个身份证,什么都没带就出去旅行了。 很多人代入到自己身上:满怀期待,做好准备一家人去旅行,结果有两个人被迫回家,行李也没了。这可不得气死,互相丢锅。 而这一家人完全没有生气,无论是退行李还是商量到了目的地购买生活用品,都好像节奏完全没打乱一样,语气平和,气氛融洽。 博主感慨,他在旁边看着竟然有点想哭,没想到世界上有这么松弛的家庭关系。 这位博主的文一发,很快上了热搜,被无数人转发,网友纷纷感慨: "这要是发生在我家,早就鸡飞狗跳了。" "我要是这样,我对象能把我骂个狗血喷头。" 网友们的热议,也印证着关系中松弛感的稀缺。 尤其在这个人人焦虑、内耗、内卷的时代,关系中也往往充满了焦躁、不耐烦。 我们提到的松弛感,其实指的是在关系里,面对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关系中的人可以情绪稳定、相互包容; 面对猝不及防的突发事件,也不去互相指责,只关注如何解决问题。 这种关系让人自在、舒服,有满满的安全感,谁不羡慕? 有人也许会说,自己或者伴侣就是情绪不太稳定,一点小事就容易紧张,想拥有松弛感的关系太难了。 其实,任何事情都是有方法可寻的,想要打造关系中的松弛感,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01 凡事不要揪对错 关系里如果经常充满火药味,无法松弛融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关系中的两个人很喜欢互相揪对错。 就比如孩子的身份证过期这件事,如果深究起来,完全可以让两口子吵一整天。 老公说:"你当妈的,怎么不提前看一眼孩子的身份证?" 妻子说:"我天天忙得要命,为啥要我看,你就不能操心?" 老公再说:"不是你想出去旅游的吗?还能赖我身上?" 妻子再反驳:"我想旅游还不是为了全家人一起开心一下?这也能怪我?" 你看,这点小事就可以一直往上追溯,到底是谁的错,没完没了。 生活中发生意外太正常了,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完全如我们所愿的,我们考虑不周也是情有可原的。 对了又如何?错了又如何?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怎么检讨、开批斗会,也不会对结果产生改变。 家庭不是公司,不是什么事都要找个责任人,关系也不是上下级,你挑我的错,我挑你的错。 错误已经发生,再去追究谁的责任都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 而且很多事到底是谁的错,根本分不清楚,也许每一个当事人都有责任,每个人的选择,都在促成那个结局。 只把错误推拖到某一个人身上,对方当然不会服气。 而所有人都会希望自己是受欢迎的,受接纳的,当被人指责自己犯了错,或多或少都会感到委屈、有怨气。 这种怨气又会相互传染,再反馈到另一半身上,往往最后闹得不欢而散,问题也没有解决掉。 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在已经出错的情况下,还能让所有人玩得开心,享受犯错后也可以找到的乐趣。 如果偶尔的小错也不会影响我们享受生命,那么犯错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双方都能提高对自己、对对方的容错率,接纳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小意外,关系中保持松弛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02 问对方:你是想发泄情绪,还是想解决问题? 有一位心理咨询界的大咖,他在自己的咨询室里放了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你是想发泄情绪,还是想解决问题?" 对于每一个前来做咨询的人,他都会提醒对方看看这个牌子。 这个方法其实也能用到我们的关系中,很多时候,两个人之所以被卷入情绪中,吵得不可开交,只是因为缺少了这种觉知。 我的朋友阿惠就深有感触,她跟男友经常陷入这种情绪消耗中,感觉人特别累,结果事情也都没有解决。 有一次,阿惠又跟男友吵了起来,因为她的一件不能机洗的裙子被男友洗了,洗完就变形。 阿惠气得不行,一个劲地指责男友:"你怎么回事,一点都不操心我的东西,该做的活你不做,不该你做的活你瞎做!" 男友也很委屈:"我好心帮你做家务,你反过来怪我,我是因为自己不懂出了问题,又不是故意要坑你。" 两个人陷入争吵的僵局中,突然男友说了一句话:"你是不是就是想发泄一下情绪?" 阿惠幡然醒悟,是的,裙子已经洗了,她这时候再揪着指责男友,不会带来任何改变。 她其实想说的是,男友一直以来都不怎么操心家里的家务,不关心留意家务怎么做,这才什么都不懂,造成了这样大的麻烦。 她的委屈是,为什么操心家务的人总是她? 于是阿惠不再揪着洗衣服这件事,而是平和地表达出了自己的委屈,表达出了自己的诉求。 希望男友多承担一些家务,多了解一些做家务的技巧和方法,帮她减轻一些负担。 没有了相互指责,男友很干脆地同意了。 而男友的配合,也让阿惠感觉到,对方并不是不想帮助自己,而是自己没有跟对方沟通好,应该怎么帮,怎么协调。 虽然损失了一条裙子,但是换来了关系中更大的和谐,两个人的关系也明显松弛了许多,这是让阿惠欣慰的地方。 03 不被别人的情绪裹挟 有人会说,我也想有这种松弛感,可是伴侣特别容易紧张、焦虑,一点小事就发脾气,这时候怎样保持松弛感呢? 这也是许多人的疑虑之处,自己想松弛,奈何环境不允许,对方不配合。 没错,我们的行为确实不可避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周边人的表现,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心情。 有时候自己不想焦虑,看到别人焦虑,也会情不自禁跟着焦虑。 这就需要我们学会不被别人的情绪裹挟,不去接受别人的投射,不去认同别人的看法,先给自己松绑,让自己放松,然后才能让关系松弛。 有个网友说,她最怕孩子生病。 孩子一生病,她老公就会乱发脾气,一会怪她没照顾好孩子,一会怪孩子不听话。家里就会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照顾孩子本来已经够累了,还要照顾对方的情绪,太难受了。 由此可见,这位网友的老公自己也是很容易焦虑、自责的人。 当孩子生病,他会唤起对自己的攻击,觉得自己没当好爸爸,又不肯接受这种指责,于是发泄给老婆,指责老婆没有当好妈妈。 所以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位网友有没有责怪自己,是不是认同了她老公的说法,就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是自己的错呢? 孩子天生免疫力低,生病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且当天的天气,孩子的精神状态,饮食,方方面面都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绝不仅仅是妈妈一人可以掌控的。 妈妈需要从这种自责中走出,不被爸爸的情绪裹挟,先放过自己,允许自己就是有可能无法对孩子照顾周全。 而且孩子生病,说不定正好免疫力可以得到提升,生病未必是一件坏事。 当妈妈首先让自己放松下来,原谅自己,理解自己,这时候老公的情绪才不会裹挟到自己。 老公生不生气,自己都无所谓,就像打球,一个人不肯拿起球拍,这场相互指责的游戏就进行不下去了,家庭也会很快安宁下来。 关系是让人放松的,治愈人的,而不是让人紧张的。 也正因为如此,关系中的松弛感成为我们都向往的感觉。 就算以前我们的关系中充满了剑拔弩张,通过合适的方法,也能为我们的关系敞开一个空间,让紧张的情绪松动起来。 作者 | 止水 疗愈师,拥有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资格证,IHNMA 国际催眠师资格证,致力于探索人性的深邃与伟大。 本文的插画,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