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盖主无论在哪个朝代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很多功高盖主的臣子为了保命都会用各种方式来自降身份,向皇帝表达自己的忠心。但是有一些功高盖主,还不自知的臣子下场就极惨。 有这样一个臣子,因为之前功高盖主被皇帝弃用。后来皇帝实在顶不住朝堂之上臣子们的勾心斗角,重新启用了这个臣子。心灰意冷的臣子不仅重新拥有了实权,还掌握兵权彻彻底底成为一代权臣。 一代权臣孛罗帖木儿重新掌握权力以后开始声色犬马,手握重兵的他居然把主意打到了皇帝的老婆头上!面对这样一个权臣,皇帝不敢答应也不敢拒绝,皇后哭着说:"我把女儿嫁给你行吗?" 荒淫无道 孛罗帖木儿做的荒唐事情只多不少,他曾经在迎娶公主以后,又陆陆续续娶了四十多位皇室宗亲的女人。这等阵仗也就只有皇帝才会做得出来,但是孛罗帖木儿才不管那么多。 每天到了早饭时间,这四十多个女子包括公主是要同孛罗帖木儿一起用膳的。这让左右伺候的仆人都多达百余人,这等盛景或许也就只有当时皇帝后宫里难得的宴席才会出现,如今却出现在一个权臣家里。 这时候有人就疑惑了,这公主难道就默许自己丈夫做这等荒唐事吗?公主可不敢反抗这个荒淫权臣,因为孛罗帖木儿一开始的目标就不是公主!这个色胆包天的家伙,最开始看上的是当朝皇帝的妻子! 当时二度出山的孛罗帖木儿跟着逐渐腐化的元朝朝廷一样,开始纵情声色,他享受着权力带给他的无限荣光,逐渐也就卷入了党争之中。其中与孛罗帖木儿意见相左的非太子莫属。 在太子的陷害下,孛罗帖木儿被皇帝又一次剥夺权力,这回他可没有忍,直接率军攻入大都,没想到太子提前带着大臣逃跑。宫里的女眷全部被留下,念皇帝几分薄面孛罗帖木儿没有杀掉她们。 但是奇皇后因为貌美被孛罗帖木儿盯上了,他不管不顾推开阻拦他的太监踏入了皇后寝宫,妄图霸占这个风韵犹存的奇皇后。奇皇后惊恐道,"本宫是皇后,由不得你等放肆!"并且奇皇后极力反抗。 没想到孛罗帖木儿居然用性命要挟皇后,"你要是不听话我就把你杀了!"没有任何说服力的奇皇后最终想出了一条计策,她说,"我年老色衰,不若将我女儿嫁与你,我女儿年轻貌美自然配得上。" 孛罗帖木儿听说能娶公主,虽然十分遗憾没有碰到奇皇后,倒也是同意了。没想到奇皇后以嫁妆尚未准备完成,不停地将婚期拖延。孛罗帖木儿再三催促之下表示,先把公主送过来"尝鲜",嫁妆慢慢来! 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也只有手握重兵的孛罗帖木儿做得出来。不过皇后到底是个清醒人,表示未到良辰吉时,打算继续拖下去。孛罗帖木儿手下却不管不顾将公主抢了出来,献给孛罗帖木儿享受。 元朝版图扩张 孛罗帖木儿为何能拥有这么大的权力,这一切都要从元朝版图扩张说起。元世祖忽必烈率领他的蒙古铁骑踏遍欧亚大陆,这也就是当时元朝地图像一个叶子一般庞大,之后历朝皇帝都积极扩张。 江山虽大,守却不易。虽然元朝拥有巨大的版图,但是内部争斗从来都不间断。连年征战是要有人力物力去支援的,这些元朝政府负担不起,便会强制征税来填充国库。 正因如此,老百姓经常食不果腹,死人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这和稳坐高台的皇帝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农民起义便兴起,尤其是在元末期间江南地区发生了两百多起起义事件,这需要人去镇压他们。 乱世出名臣 乱世出英雄,这句话在古代封建社会十分通用,孛罗帖木儿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随父亲镇压红巾军,立下赫赫战功。父亲被红巾军以反间之计离间而身死,孛罗帖木儿接过父亲衣钵一路收复中原。 这等英雄自然也就得到了当时皇帝的信任,孛罗帖木儿用自己的军功和热血换来了官职。但是他的权力过大引来了朝臣不满,他们联名上书要求皇帝解除兵权,皇帝也就顺着奸臣所言夺了兵权。 孛罗帖木儿这时还拥有着为天下谋福利的思想,他多次请求皇帝让他继续南征北战,结果皇帝压根不理他的请求。此时的孛罗帖木儿内心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是那个乱世英雄。 元朝末期起义不断,这其实是元朝政府无法面面俱到镇压的事情,尤其是当时朱元璋所率领的起义军。皇帝只得请曾经南征北战的孛罗帖木儿回来重新镇守元朝疆土,不料这正是养虎为患之举。 拥兵自重的孛罗帖木儿早没有当时征战沙场的雄心壮志,他虽然为元末制定了许多帮助百姓的政策,却都是杯水车薪。元朝的灭亡是无法逆转的,孛罗帖木儿估计也是看透了这点才开始放肆堕落。 在第2次被太子陷害从而失去政权以后,孛罗帖木儿就不再开始为百姓考虑,他开始了无限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这段诗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孛罗帖木儿逐渐被元朝官场腐败同化。 一代英雄沦落至此,令人惋惜不已的同时也大快人心,孛罗帖木儿的下场如大多功高盖主的权臣一样,他死于皇帝的刺杀。但是无论皇帝刺杀不刺杀他,孛罗帖木儿早晚是要死的。 这些年来他荒唐事做得实在太多,光是侮辱皇室宗亲一条就够他死千百次。更何况这个家伙为了自己享乐树敌无数,沦落这个下场完完全全是意料之中,此后元朝很快也被朱元璋起义所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