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1日消息(记者黄玉玲)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11日-13日,受冷空气影响,西北、华北、东北、黄淮、江汉、江淮等地有4~6级偏北风,江南及其以北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8℃。其中,内蒙古东南部、辽宁中东部、吉林中东部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以上。11-12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北方地区将出现较大范围雨雪天气,其中,陕西、山西中南部、河北中部和东北部、辽宁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内蒙古中部和东南部、吉林西部、青海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有暴雪。 全国最低气温24小时预报(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此次冷空气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 此次冷空气过程将持续多久?有什么特点?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告诉记者,11月8日起,一股较强冷空气从新疆开始自西向东先后影响我国。此次冷空气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北方地区雨雪强度大等特点。 随着冷空气继续东移南下,预计11月10日至13日,冷空气影响范围将扩大到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大部地区有4~6级偏北风,阵风7级左右,平均气温下降4~8℃,内蒙古中部和东南部、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南部等地降温10~14℃,局地14℃以上。 张芳华表示,北方地区的雨雪天气尤为明显,部分地区还会出现雨雪相态转换。陕西、山西中南部、河北中部和东北部、辽宁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内蒙古中部和东南部、辽宁北部、吉林、黑龙江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部分地区将接近或达到常年同期的极值。 今冬冷空气强度总体偏弱 南方旱情不能完全缓解 记者注意到,近期南方气温偏高,南方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达30℃,此次冷空气过程对南方有什么影响? 张芳华解释,总体来看,近期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较常年同期偏弱、影响范围偏北,南方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少,加上降水偏少、太阳辐射较好等因素叠加导致南方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8~10℃。 预计,12日开始,冷空气先后影响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等地,过程伴有小到中雨。受冷空气和降雨的共同影响,南方地区的气温会陆续下降,平均气温下降4~8℃,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0℃左右。南方地区最高气温的降幅比较明显,以长沙为例,10日至12日的最高气温在30℃左右,14日将降至15℃左右。 此外,据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冬季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前冬偏暖、后冬偏冷。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华东、华中大部、西南南部等地降水偏少2至5成,冷空气强度总体偏弱。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介绍,湖南、贵州等省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内蒙古东部和西部、东北北部、西北大部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华北东部、华东、华中东部、西南地区南部和西部、西藏东部等地森林火险等级高。 周兵提醒,前期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存在中到重度的气象干旱。目前,主要干旱区向西、向偏南方向略有移动。预计11月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总体仍不利于干旱缓解。11月中旬,长江下游将出现阶段性降水过程,下游沿江地区旱情将会得到部分程度的缓和,但旱情不能完全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