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将迎来坏消息,身份和学费令人头疼,学生和家长要早做准备
一年一度的高考,马上拉开序幕,寒窗苦读12年,千万学生来到人生的分岔路口,自己能有怎样的收获,就看考生们怎么发挥了。
教育为国之大事,牵动方方面面,高考当天,考生将一路绿灯,各行各业都在为考生服务,2022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达到了1193万,创下新高,足以见得多么激烈。
每年高考结束,几家欢喜几家愁,落榜考生原因众多,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命运可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的考生们要吸取教训,避免留下遗憾。
高考生将迎来坏消息,身份和学费令人头疼,学生和家长要早做准备
高考落榜,摆在考生面前的无非两条出路,一选择放弃,进入社会,一选择复读,再战一年,争取第二年能考上大学。
复读原本也是给学生弥补高考遗憾的机会,然而,因现实问题,复读几乎没有门槛,导致"高分复读生"越来越多,同时,也是报名高考学生人数剧增的原因之一。
对于应届生比较不公平,明明已经能读一所985、211名校,偏要复读考自己梦想的大学,说好听点儿,考生专一、有志向,说难听点儿,造成不必要的教育资源浪费。
去年多个省市的高考状元,其身份就是"复读生","高分复读生"自身学习能力强,加上又有一次高考经验,更容易拔得头筹。
为确保广大考生在公平的环境中竞争,已经有多个地区学校发布通知,公立学校将不再招收"复读生",想要再读一年,考生或只能去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
2022高考生们要加油了,不能将"复读"当成退路,唯有勇往直前,大胆朝前冲才能是明智的选择。
可能有人不赞成,千万名考生中,势必有考生因意外,比如生病、特殊情况,导致自己考得不理想,如果按照正常发挥,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这次落榜,家庭条件有限,公立学校又不招复读生,直接去工作,是不是太可惜了?
话虽如此,换个角度想一想,受不可抗拒因素影响,错失上好大学机会的考生,人数又能有多少?凡事皆有两面性,做不到绝对公平,此政策保证了大部分学生的利益,利大于弊,2022高考生和家长要早做准备。
同时还有一个坏消息,会导致复读生越来越少
近期,多个地区的私立学校传来坏消息,根据官方发布的通知,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将转成公办学校,不符合条件的学校,要停止招生。
河南省某地,已经有19所私立学校9月停止招生,现有学生不受影响,北京7所知名民办学校要转成公办学校,人大附中、北大附中等均在列。
还有不少地区民办学校或转公、或停止招生,既有初中也有高中,复读这条路可能会越来越窄,2022高考生要注意,非特殊原因,复读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往后复读生会越来越少,对于"复读生"、成绩稍差的学生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坏消息,实际上也有好的一面。
复读生减少后,学生们更加重视高考,这将是升入大学的唯一机会,珍惜学习的时间,学生们能够拿出100%的精力,避免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混入其中,高校将能培养出真材实料的人才,对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都是积极的。
另外,学校之间的竞争将会进入良性循环,以往私立学校打着各类旗号,把尖子生齐刷刷收割走,公办学校的升学率很差,不利于公办学校发展。
随之而来的问题,家长纷纷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从长远角度来说,对于学生、家长都是一件压力巨大的事情,因此,不少家长拍手叫好。
写在最后
2022高考近在眼前,考生要全力以赴,拿出自己的真实实力,考试前要准备好物品,仔细检查,提前找回上考场的路线,不要迟到,注意饮食,身体突发不适,结果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得不偿失。
家长更要做好考生的后勤工作,稳定自己的情绪,避免对考生造成影响,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学生们能够尽量松弛一些,要不要去陪考,提前问问考生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想法,不要太夸张,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情都能理解,不要超过一定尺度。
最后,谨祝2022高考生们都能不留遗憾,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过上自己想过的人生,不枉费自己十多年的努力付出。
今日话题:你对于"高分复读生"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