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限制惰性气体出口,给我们普通人带来哪些影响?
路透社报道: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决定,在今年年底前将限制氖气等惰性气体的出口。
分析称,俄罗斯这次操作,将加剧全球芯片市场的供应短缺问题。
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今天的节目里,咱们把几个问题串起来,一起来研究一下: 1)俄罗斯在全球的产量占比到底有多大;
2)除了俄罗斯,是否还有其他可替代的供货源头;
3)俄罗斯和欧盟就惰性气体的博弈,是否会影响咱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先说结论,我认为俄罗斯本次惰性气体制裁,对全球芯片制造确实会有一定影响,但对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其实真没啥具体的、太大的影响。
即使有,也可以微乎其微。为什么这么说呢? 01 惰性气体很缺吗?
据报道,俄罗斯之前一直在供应的氖、氪、氙占到全球供应量的30%。
30%是个什么概念?停掉这30%,对芯片制造厂商们来说,有啥大影响吗?
把时间拨回到3月份,我们回头看:实际上从俄乌战争一开始,各大芯片厂商早就开始做好了准备,比如:
晶圆代工厂联电曾表示, 联电的电子特气供应有多重来源,不会依赖单一供应商,能够找到替代货源。
美光CEO在接受专访时表示: "对于美光来说,我们有一小部分惰性气体是来自乌克兰,当然,我们已有大量库存,但更重要的是拥有多方供应来源,包括美国、欧盟和亚洲等地。"
SK海力士社长也曾表示, 海力士已确保大量惰性气体库存。"有做好相当准备,应该不必过度担心。"
光刻机巨头ASML(阿斯麦)也表示 ,尽管乌克兰是世界上最大的氖气生产国,但ASML使用的氖气中只有不到20%来自该国。
综合这些3月份出现的线索来看,虽然惰性气体在芯片制造中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但是 厂商们早就各自选好了备胎。
如今战争打了3个来月了,如果还没有解决惰性气体的问题,那这些高管们早就该下岗了。
那么到底是怎么解决的呢?前面美光的CEO透露过一点:就是去亚洲找。 02 除了俄罗斯,还有谁能供货?
惰性气体,比如氖气,实际上是钢铁冶炼过程的副产品。
环顾全球,除了俄罗斯和乌克兰,别的国家就不炼钢了吗?
你看,这是一个好问题。
很明显,咱们国家就是冶炼大国。
最近几年我国的惰性气体产量一直在发力,不断在增加。
你可以不知道,但你不能当它不存在。
证券日报报道截至2021年底:
乌克兰拥有氖气产能35万立方米/年,氙气1000-1200立方米/年,氪气1.1-1.2万立方米/年;
与此同时,中国怎样呢?
中国氖气产能为48.7万立方米/年,氙气产量为3373立方米/年,氪气产量达到3.37万立方米/年。
根据2022年1月的最新数据统计:
乌克兰氖气在全球供应链供应占比约为在30%-35%左右;
中国在全球的供应量占比已经达到40-45%,主要集中在武钢、邯钢、首钢和其他有大型空气分离公司手中。
所以你看,即使俄乌一起停供,其他国家也能够补上。
而芯片供应短缺,是惰性气体供应减少导致的吗? 03 芯片荒的真正原因是啥?
其实早在俄乌冲突之前,芯片产能问题就已经浮出水面了。
稍微回忆下,咱们还记得,芯片短缺的真正问题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光刻机短缺
ASML一年就造那么几台,都给了几个大厂,中国有钱愿意买,受制于美国长臂管辖,"臣妾做不到",它卖不了;
二是能做芯片代工的企业少
全球订单大部分都压在台积电。
时间是有限的,在同等时间下,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台积电上马高端芯片制造,保证手机芯片供货,而放弃了汽车芯片、游戏机这些低利润芯片。
所以,缺光刻机一般企业造不了高端芯片,能造高端芯片的为了追求利润还真的只造高端芯片,两个问题车轱辘转,按倒葫芦起了瓢。
有解吗?无解!
俄罗斯惰性气体停供,只会给芯片制造使个绊,挖坑不填的可是美国。
除非有一天美国自己想清楚了,否则这个问题就真解决不了。
那么,既然芯片荒暂时是无解的,芯片借此又要进入新的一轮涨价了,那么,对我们国家老百姓的生活会带来恶劣的影响吗? 04 我们的生活会受芯片涨价影响吗?
我告诉你,基本不会!
既然是芯片要涨价,只要你没有这些消费需求:手机不买、新能源电车不买、游戏机不买、电脑不买、带芯片的啥都不买。
在这种情况下,涨价和我们没半毛钱关系。
以手机为例:手机卖不出去了,这个事实大家都知道,厂商们很着急啊。
可是没办法,疫情当下经济不好,谁都不愿意乱花钱;
加上这些年手机性能越来越好,修一修,少升级APP,再战三年没问题。
随便买个手机要万八千、五六千,你房贷还完了吗?
现在新手机发布会你还关注吗?我早就不关注了。
所有的发布会,千篇一律,要么西装革履,要么T恤牛仔,一个人站台吹几个小时。
然而 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并没有什么创新。
除了看背壳,什么手机你根本傻傻分不清,而其内部是相同的CPU,内存,早已乏善可陈。
现在的手机发布会也只有自媒体和厂商自己兴奋罢了。 厂商的兴奋在于:又有新的点能忽悠卖货了;
自媒体的兴奋在于:又能拿钱干活了。
所以,只要你不关注、不消费、不购买,什么芯片涨价,和你半毛钱关系没有。
会影响到谁? 就看欧洲新能源车能不能挺得住,美国芯片能不能熬得住,日本游戏机能不能扛得住了。
只要你坚持不消费不接盘不花钱,芯片短缺涨价就和你没啥关系的。
咱们该吃吃、该喝喝,该存钱存钱, 现金为王。
以汽车为例,央视2套财经频道给我们做过一组数据,可以看看芯片涨价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传统燃油车:需要芯片约300个;智能化燃油车,需要芯片约500~700个;高端智能电动车,需要芯片约2000个以上。
所以,如果你决定买新能源车,那么这些芯片涨价的成本就要传导到你身上: 买了车,你并没有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却背上了更高的成本,然而厂家很可能还真没赚你多少钱。
没赚到你更多钱的情况下,服务并没有成倍增加,只有购车成本在增加。
即使有消费补贴最多也只是补了涨价的成本,你并没有得到实惠。
汽车行业如此,手机行业、游戏机行业,其他所有需要芯片的行业都是如此。
所以,你要不要消费?这是唯一你能做出的选择。等等党有福了。
我是童子@烈焰童子 ,都看到这里了,喜欢的话点点关注,刷到是缘,再找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