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阿托伐他汀降脂的人注意了,服用时牢记4个细节,用错会伤身
郭先生是某公司的一名文职人员,今年50岁。
因为经常在办公室久坐,在家又喜欢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平时还喜欢吃烧烤、红烧肉,身体相比年轻的时候圆润了不少,肚子和孕妇有得一比。
之前公司体检,查出了 血脂有些偏高 ,妻子叫他饮食节制点,晚上和她一起去跳广场舞,但是郭先生没当回事,照样吃吃喝喝,也不运动。
一天早晨,郭先生为了赶公交 小跑了一段路 。刚上车,气还没顺,郭先生就突然觉得胸口像被人用力打了一拳,传来一阵 闷痛 。
他的 脸色刷一下变白 ,额头还不断 冒汗 ,紧紧攥着扶手一动也不敢不动。大约过了 5分钟 ,疼痛才逐渐消失。
郭先生吓坏了,连忙请假去了最近的医院。经检查,医生说他得了 冠心病 ,刚刚那一幕是他 心绞痛 发作了。
检查到郭先生的血脂偏高,医生叮嘱他要改变生活方式,清淡饮食,适当增加运动,并开了 阿托伐他汀 帮助他降低血脂。
郭先生在网上搜索了一下阿托伐他汀,发现网友们都说这是一种 "神药" ,降脂能力非常好。对于之前心绞痛发作还心有余悸的他,想快点好起来,就偷偷把药量 从一片增加到了两片 。
过了一段时间,他渐渐觉得 吃饭没什么胃口 ,全身还有些 没力气 ,去医院检查,发现他的 肌酸激酶 和 转氨酶 都升高了。医生十分严肃的警告郭先生,绝对不能擅自增加药量,一定要遵医嘱服药,否则会对身体带来不可逆的损伤。
就算被称为"神药",如果不正确服用,也不能起到很好的疗效,甚至对身体有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阿托伐他汀,以及一些用药上的细节。 一、什么是阿托伐他汀
"神药"他汀类药物自1987年问世以来,因其 较低的不良反应 以及 显著的疗效 ,在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SCVD)等血脂异常相关疾病的治疗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阿托伐他汀能够通过抑制肝脏中的 HMG-CoA还原酶 ,限制胆固醇的生成路径,从而降低血脂,是临床上用于治疗血脂异常的首选药物。
除了能够在根源上减少胆固醇的生成,阿托伐他汀独特的 药物多效性 还能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对ASCVD起到积极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键要素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进入血管内皮并被氧化,迁移到内膜的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吞噬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形成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形成纤维帽,泡沫细胞崩解形成粥糜样坏死物及粥样斑块。
阿托伐他汀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治疗和预防ASCVD。
1. 抗氧化作用
相比于血液中单纯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大量沉积在动脉壁中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才是动脉粥样硬化真正的致病因素。
它可以诱导单核细胞迁入内膜形成巨噬细胞,并吞噬自己产生泡沫细胞。而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最终又可以使泡沫细胞破裂坏死,形成粥糜样坏死物和斑块。
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减少反应性氧化因子,降低血管壁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程度,进而延缓斑块的形成。
2. 降低血管紧张度
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过程中,由于中膜平滑肌迁移至内膜并增殖、产生细胞外基质并形成纤维帽,以及斑块发生钙化、管内形成血栓,血管壁会变厚、变硬、弹性减退。
这会导致血管的供血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血管的病变部分还有可能形成动脉瘤,带来破裂出血的风险。
阿托伐他汀能够增加血管中一氧化氮(NO)的浓度,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殖,从而调节血管紧张度。
3. 抑制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贯穿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全过程,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最重要的生化标志就是C-反应蛋白。
阿托伐他汀能够减少血管中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b等炎症因子,并抑制白细胞在血管内皮的聚集,从而降低血管壁的炎症反应。
4. 减少血小板聚集
在斑块破裂形成溃疡后,血管内皮暴露的胶原可以促使血栓的形成,导致器官梗死。
阿托伐他汀能够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减少血栓素A2的合成,减少血小板聚集,阻碍血栓的形成。
5. 稳定斑块
斑块形成后,可能会出现内出血、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和管腔狭窄,引起缺血性病变。不稳定的斑块是心绞痛发生的主要原因。
阿托伐他汀能够直接作用于斑块表面的纤维帽,增加其厚度,从而稳定斑块,预防斑块破裂导致的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
明白了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如何正确使用以发挥其最大疗效是患者需要完成的课题。
使用阿托伐他汀降脂需要注意以下四个细节,以尽量避免错误使用,给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注意用药的四个细节,否则用错会伤身
1)注意使用药物的剂量,不能擅自加药或停药
阿托伐他汀的常用剂量为 每天10-20mg ,属于中等强度的药物剂量。一般起始剂量为每天10mg,剂量范围为每天10-80mg。目前市面上的药品一般为片剂,可有10mg、20mg、40mg等不同剂量。
每天服药的时间没有限制,饭前饭后服药均可。
然而,擅自增加药物剂量可谓百害而无一利。
增加使用剂量,不但不良反应产生的概率会同步上升,其降脂能力也不会有极大的增幅。因为所有他汀类药物都遵循 "他汀的6原则" ,即无论是哪一种他汀,在剂量倍增后,仅能进一步降低6%的血脂。
阿托伐他汀在取得预期疗效后,如果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建议 长期服用 。千万不要因为害怕产生副作用而不遵医嘱擅自停药,否则这可能会增加出现心肌梗死、中风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所以,药物的使用剂量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禁止擅自增加药量或停药。
我们在用药过程中,除了遵医嘱吃药,还需要密切关注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不适、血糖升高等,其中报道最多、最严重的就是肝毒性和肌毒性。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药物不良反应——肝毒性
服用阿托伐他汀后,患者的 转氨酶 可能会升高,其发生率为0.5%-3.0%。建议在治疗开始后, 每4-8周 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如果前期没有发生肝损害,后期肝功能检查的周期可以适当延长。
这种不良反应并不常见,临床表现比较轻微,而且与用药剂量是有关的。 所以定期检查肝功能,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是预防肝损害的关键。
3)药物不良反应——肌毒性
阿托伐他汀的肌毒性具体表现为 肌痛、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症 。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肌痛,其发生率为1.1%-5.0%,主要累及 腓肠肌 和 腰背部肌肉 。
常见症状包括 肌肉疼痛、肿胀无力 。因病变多累及肾横纹肌,患者尿的颜色可能会加深,变为 茶色 或 红黑色 。
阿托伐他汀的肌毒性大多与药物剂量过大、药物相互作用有关。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检测相关指标,如肌酸激酶(CK),必要时遵医嘱减少药物的剂量或停药。
4)用药期间不要吃西柚
西柚汁中富含 呋喃香豆素 ,可以抑制 CYP3A4 (一种酶)的活性,使血液中的阿托伐他汀 不能被正常分解 ,从而升高其 血药浓度 。
这导致阿托伐他汀在体内发挥作用时间延长, 药效得到极大的增强 ,相当于间接 提高药物剂量 ,对身体有极大危害。
与阿托伐他汀相似,同样不能和大量西柚汁合用的,还有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 奎尼丁 。二者合用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金鸡纳反应,具体表现为耳鸣、心悸、惊厥、视力障碍等,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要治疗血脂异常,除了正确服药,生活方式的调整也绝不能忽视。 三、生活方式的调整
当今,虽然饮食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 各种大鱼大肉、饮食结构失衡、缺乏运动锻炼 等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却成为了血脂异常的主要成因。
回到文章开头中的案例,郭先生得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他不均衡的饮食以及久坐不锻炼的习惯。
对于血脂异常患者,单纯靠吃药而不改变生活方式,是几乎不可能达到并维持目标血脂,甚至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石。
在饮食方面 ,以谷类为主,每天吃的食物种类要尽量丰富,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摄入鱼、禽、蛋、瘦肉等优质蛋白。
尽量不吃煎炸油腻食物以及蛋糕奶茶等甜食,坚持少油、少盐、少糖的清淡饮食。定时定量进食,不要暴饮暴食。
在生活习惯方面 ,戒烟限酒,远离二手烟环境。培养运动习惯,每周运动5-7天,每次至少30min。不要熬夜,早睡早起,每天多喝水。
血脂异常患者一定要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对于疾病的生存预后将会有极大的改善。
尽管上面列举了许多服用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后果,但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较低,相比于对心血管疾病的益处,还是利大于弊。
只要遵循医嘱,按时定量吃药,定期复查身体状况,是不会对身体有太大影响的 。
通过正确使用药物和干预生活方式,希望各位都能重获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 张宏,贾娜,张亚同,胡欣.药物相互作用对阿托伐他汀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9,16(01):43-46.
[2] 孙霞,吴葆杰,张岫美.调血脂药物与肌病、横纹肌溶解症[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02):130-133.
[3]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5):406-416.